摘要:9月9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今日说法》栏目、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以“探秘‘世界橱窗’看涉外检察守‘沪’国际化底色”为主题,联合开展第109次“走近一线检察官”直播活动。上海市检察机关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护航国际静安的“高质量发展、高品
9月9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今日说法》栏目、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以“探秘‘世界橱窗’看涉外检察守‘沪’国际化底色”为主题,联合开展第109次“走近一线检察官”直播活动。上海市检察机关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护航国际静安的“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开放”。让我们一起走进国际静安,聆听一个有园、有河、有校的涉外检察故事。
此次直播联合央视频、微博、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澎湃新闻、红星新闻、极目新闻、封面新闻等平台,共同做好优质检察内容“二次传播”。截至9月10日15时,此次视频直播观看量968.7万。“走近一线检察官”话题总阅读量23.5亿次,总讨论量321万次。
10:15
张园是上海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库门建筑群。1951年1月24日,经最高人民检察署华东分署批准,上海市人民检察署正式成立并在此办公。从上海检察机关之“根”,到如今转型为沪上涉外商业元素丰富的新地标,历史在这里形成时空交叠。依托上海检察机关“园区法治副园长”特色机制,静安区检察院在此设立检察服务工作站,聚焦历史建筑保护、安全生产、涉外知产金融等领域,量身定制《检察守护“海上第一名园”三年规划》,提供一站式检察服务。“我院紧扣区域‘高能级总部经济’‘全球服务商’功能定位,在此加强涉外检察履职探索,打造‘静ING’涉外检察品牌。”静安区检察院金融和知识产权检察部主任武晶介绍道。
10:25
知识产权权利人实质性参与刑事诉讼工作是上海检察的创新探索。静安区检察院根据侵犯商标类、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犯罪案件的不同特点,制发对应中英文版《知识产权被害人协助取证提示书》,确保高效精准取证,提高案件办理质效。在办理一起利用儿童时装走秀方式假冒多个知名品牌服务商标的案件中,上海检察机关与权利人就服务商标注册、使用等情况做出高效准确的沟通。权利人集团品牌保护代表专门到访检察机关,赞扬该案办理为品牌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树立了司法标杆。检察官助理李军介绍,“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一线检察干警,我们有责任以专业法律素养与宽广的国际视野展示好中国检察官的形象,讲好中国检察故事。”
10:37
生态治理对优化人居环境、增强投资吸引力具有乘数效应。苏河湾作为世界级滨水区,产业生态与营商环境相得益彰,守护苏州河就是在守护城市绿脉。在办理苏州河沿线福寿螺入侵、非法捕鱼等公益诉讼案时,静安区检察院结合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特点,引入“技术调查官+特邀检察官助理”模式,赋能高质效办案;建立“河长+检察长”机制,联合多部门设立公益保护观察点、共建生态环境修复基地;创新生态修复方法,通过督促侵权人购买碳汇、从事环保志愿服务等,实现“惩罚、修复、教育”三合一效果。
10:45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往往呈链条化、组织化、产业化特征,追赃挽损难度大,不仅严重侵犯受害者人身财产权益,也对区域和平稳定发展造成极大威胁。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平台,检警通力协作,深挖彻查上下游犯罪链条,依法严惩幕后“金主”、骨干成员,共筑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的坚实防线。在电信网络诈骗涉案财物追缴与处置研讨沙龙现场,上海市检察院第二分院第三检察部主任王建平谈道,“打击跨境电诈天涯海角不惧远,千难万阻不能避。明确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所得赃款赃物,一旦查实,该封的封、该冻的冻,绝不让骗子的钱顺利‘漂白’!”
11:00
全国第41个教师节即将来临,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道路上,检察机关与高等院校紧密合作、联动发力。静安区检察院与华东政法大学携手举办“涉外检察工作实践与展望”专题研讨会,签订涉外检察人才培育框架协议,正式开启检校合作培养模式。华东政法大学涉外法治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马乐曾在上海市检察机关举办的首届涉外检察实务竞赛中担任评委,他介绍:“考生不仅外语表达流利,更在涉外检察案件办理上展现出扎实的理论深度、开阔的视野宽度与严谨的专业精度。”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队伍正加速形成。
跨国商标维权难?检察机关斩断
污染“世界橱窗”的侵权黑手
“海上第一名园”张园汇聚了众多国际知名品牌,首店经济蓬勃发展,但假冒品牌产品暗流涌动,严重侵害知识产权、侵蚀市场秩序。2024年,静安区检察院依法办理一起生产销售假冒入驻张园的某知名品牌箱包案。检察官精准把握商标保护地域性原则,深入研判国际注册商标法律适用,查明涉案国际商标领土延伸保护申请情况后,按照我国商标法、马德里协定等,确保国际商标与国内商标同等保护,并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一体追责,切实维护了知识产权权利人合法权益。
灯光扰民怎么办?
检察公益诉讼推动光污染治理入法
商场、楼宇林立,是中心城区鲜明标识。夜晚璀璨灯光点亮城市夜景,光污染却悄然困扰居民生活、影响行车安全。静安区检察院接到群众举报光污染扰民后,确认问题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公益诉讼检察官立即联合技术调查官,多次于夜间至凌晨赴现场,用亮度计、照度计等工具采集数据,精准确认6个点位超标。经研判法规明确监管部门职责,检察官向相关职能部门送达检察建议督促整改。现行《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吸纳了该案办理经验,成为首部将光污染纳入治理的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专业导师带教检察官
涉外人才培育有了“最佳助攻”
2023年以来,静安区检察院探索构建检校合作新模式,聘请高等院校专家学者担任专业化办案团队的“专业带教导师”,在涉外检察案件专业化办案、专业化研究、专业化培养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在办理销售假冒某国际知名品牌玩具案时,检察官对于玩偶上图形商标设计是否构成商标性使用存疑。依托该制度,华东政法大学王迁教授结合涉案玩偶形象、附着商标使用情况,从图形商标概念、识别商品来源作用、侵权法律定性等进行综合分析,为成功办理此案奠定理论基础。“我们像‘助推器’,用专业理论帮检察官解决实务新问题。”华东政法大学涉外法治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马乐谈道。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静安,作为上海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是“在上海、为全球、链世界”的一隅缩影。当前,上海检察机关正持续发力,构建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涉外检察工作格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积极贡献力量。
来源:西安铁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