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场场离谱判罚震撼上演,仁川冠军赛上裁判席风头完全盖过了选手!黄牌如同不要钱一般疯狂发出。从向鹏被罚时满脸的茫然无措,到朱雨玲、林高远相继“中招”,中国球员仿佛被“犯规魔咒”附身。这究竟是严格整治赛风赛纪,还是背后另有隐情?咱们必须深入探讨一番。
一场场离谱判罚震撼上演,仁川冠军赛上裁判席风头完全盖过了选手!黄牌如同不要钱一般疯狂发出。从向鹏被罚时满脸的茫然无措,到朱雨玲、林高远相继“中招”,中国球员仿佛被“犯规魔咒”附身。这究竟是严格整治赛风赛纪,还是背后另有隐情?咱们必须深入探讨一番。
最让人觉得冤屈的当属向鹏的那场比赛。上一球结束仅仅 11 秒,裁判就迫不及待地亮出黄牌,小伙子举着球拍,满脸困惑直挠头。朱雨玲的那场比赛更是荒诞至极,比赛回放尚未播放完毕,裁判便迫不及待地掏牌。林高远就更惨了,一边擦着汗一边就被处罚,真真是现实版“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看台上中国球迷早已怒不可遏:“隔壁日本选手擦汗擦三分钟都没人管,咱们球员喘口气就犯规?”“这裁判怕是戴了有色眼镜执法吧?”甚至有人调侃:“黄牌凑够七张能召唤神龙不?”我想说,这判罚尺度比孙悟空的紧箍咒还让人捉摸不透,全凭裁判一张嘴说了算。
实际上,拖延判罚这事一直就有问题。网球场上明明白白摆着 25 秒计时器,没人敢耍滑头。可到了乒乓球场,裁判的秒表全在脑子里。有网友说得很有道理:“要是真要较真,就该像网球那样搞个倒计时,省得天天为判罚争吵不休。”
话说回来,这届裁判组面临的“业绩压力”实在让人产生诸多联想。要知道每张黄牌背后都连着实实在在的罚款,要是 WTT 靠这个来增加收入,那可真是把竞技体育玩出了“新高度”。
竞技体育最忌讳的就是“双标”。当判罚尺度变得如玄学一般,比赛的公平性就大打折扣。与其让裁判充当“活体计时器”,不如把规则明确量化。各位怎么看?是不是该给赛场装上一个明码标价的计时器了呢?
来源:阿栋说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