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怀孕难耐婆婆唠叨 打包行李回娘家 三天后婆婆送来一个老旧铁盒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5 07:20 1

摘要:我坐在沙发上,看着客厅墙角那个一直没修好的渗水点,墙纸已经微微发黄,像是一块年糕上的霉斑。自从上周跟婆婆吵完架后,我就回了娘家,这是第三天了。老公马东来电话七八个,微信十几条,我没回一个。

外面下着雨,屋檐滴水的声音一滴一滴砸在我心上。

院子里的狗不知躲哪去了。平时听到动静它就汪汪叫个不停,今天倒是安静。

我坐在沙发上,看着客厅墙角那个一直没修好的渗水点,墙纸已经微微发黄,像是一块年糕上的霉斑。自从上周跟婆婆吵完架后,我就回了娘家,这是第三天了。老公马东来电话七八个,微信十几条,我没回一个。

“囡囡,吃点东西吧,从早上到现在就喝了口水。”妈妈端着一碗皮蛋瘦肉粥走进来,碗边还放着两根油条,油条包着张已经被油渍染透的纸巾。这是我小时候最爱的早餐组合,但现在只让我想吐。

“不想吃。”我摇摇头。

怀孕三个月的反应比我想象得要厉害。住在婆家那段时间,每天早上起来就是一阵干呕,什么都吐不出来,难受得要命。

“你这孩子,要争气也得有个度,你肚子里还有个小的呢。”妈妈叹了口气,把粥放在我面前的茶几上,碗底和茶几接触时发出咔哒一声轻响。

我听出来她话里的暗示。在娘家人眼里,我是拿着”金饭碗”嫁出去的。马家在县里有头有脸,马东是独生子,有房有车有存款,我算是高攀了。就为这个,我得忍气吞声,肚子里的孩子就是我最大的底气。

我拿起勺子,敷衍地舀起一口粥,但一闻到那股味,胃又开始翻江倒海。

“不知道是什么缘故,现在闻到一点味道就受不了。”我放下勺子,“婆婆做的饭我也吃不下,她还老说我矫情。”

妈妈坐到我身边,拍拍我的后背,“你婆婆那一辈人不懂这些,当年我怀你的时候,你外婆也说我装模作样。”

“不一样的,妈。”我摇头,“她每天唠叨个没完没了,非要我按她那一套来。早上要喝红糖水,午睡必须两个小时,还不许开风扇——说什么对孩子不好。她没上过学,那些老旧观念害死人!”

妈妈欲言又止。我知道她想说什么——婆婆也是关心你和孩子。但我现在听不进去这种话。

“东来怎么说?”

“他?”我冷笑一声,“他就知道打圆场,两边都不得罪。有次我实在受不了,想开窗透透气,他婆婆不让,说会着凉。我就问他怎么想,你猜他怎么说?”

妈妈望着我,等我往下说。

“他说’要不咱先关着,妈休息了咱再开一会儿’。”我模仿着他当时讨好的语气,“你说这算什么话?明明就是站他妈那边。”

茶几上放着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亮起——又是马东。我直接把手机翻过来,屏幕朝下。

“你们两个总得好好谈谈。”妈妈叹了口气。

“没什么好谈的。我现在回来休息几天,等气消了再说。”

妈妈还想说什么,门铃突然响了。妈妈起身去开门,我继续盯着那块渗水的墙皮发呆。

“囡囡,”妈妈的声音从玄关传来,“是你婆婆。”

我一愣,猛地回头。婆婆站在门口,身上的雨衣还滴着水,雨水汇成小股流到门口的地垫上。她手里提着一个绿色的塑料袋,那种菜市场装菜用的袋子,看起来鼓鼓囊囊的。

婆婆今年刚过六十,头发半白,人还算硬朗。此刻她的头发被雨水打湿,贴在额头上,脸上挂着几道雨痕,也可能是汗。

“不请我进去坐坐?”婆婆勉强笑了一下。妈妈赶紧让开门,婆婆脱下雨衣和鞋,换上妈妈递过来的拖鞋。

我别过脸,不想理她。听着拖鞋啪嗒啪嗒的声音越来越近,最后停在我面前。

“小雨,身体还好吧?”婆婆的声音比平时温和许多,不像在她家那样总是高八度。

我没作声,只是点点头。

“我给你带了点东西,”婆婆把那个绿色塑料袋放在茶几上,袋子被什么沉甸甸的东西撑着,发出闷响,“你看看。”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伸手打开塑料袋。里面是一个老式的铁盒子,方方正正,像是七八十年代的那种存放重要物件的盒子,上面还有点锈迹。盒子不大,也就鞋盒大小,但看起来很沉。

我拿出铁盒,放在膝盖上。盒盖上贴着一张发黄的老照片,是一个抱着婴儿的年轻女人,看起来有些眼熟。

“这是……”

“是我,抱着你老公。”婆婆坐到我对面的椅子上,椅子发出嘎吱一声响。

我低头看着照片,那上面的年轻女人和现在的婆婆判若两人。照片里的她笑得灿烂,眼睛弯成月牙,怀里的婴儿胖乎乎的,咧着没牙的嘴傻笑。

“打开看看。”婆婆说。

我掀开盒盖。里面摆着许多小物件:几个布娃娃,一些已经褪色的婴儿衣服,几个小玩具,还有几本发黄的小册子。

“这是……”我迷惑地拿起一个小册子,翻开第一页,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是一种很老式的字体,笔迹有些颤抖。

“那是我的育儿日记。”婆婆轻声说,“我生东来那会儿,身边没有长辈教,胆子又小,怕把孩子养坏了。那时候没有网络,我就一点一点记下来,遇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哪些办法有用,哪些没用。”

我翻开日记,第一页就写着:“今天宝宝发烧了,我吓得六神无主。翠花嫂子说用酒精擦,可我不敢,怕酒精伤到皮肤。最后找了个出租车,大半夜送去医院,结果医生说是小感冒…赵大夫说不要乱用土方法,发烧超过38.5度才需要吃药…”

我慢慢翻着,每一页都记录着一个小孩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有欢笑,有焦虑,有困惑。婆婆的笔迹时而潦草,时而工整,字里行间透着一个年轻母亲的忐忑和坚强。

“东来小时候可难带了,”婆婆说着,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跟他爸一个脾气,倔得很。两岁就会自己穿裤子,偏要自己来,怎么都不让帮忙,结果常常穿反…”

我继续翻看,从小册子翻到盒子里的其他东西。一件小毛衣引起了我的注意,已经有些泛黄,袖口处还有一个小补丁。

“这件毛衣是我给东来织的第一件衣服。”婆婆看着我手中的毛衣,眼神变得柔和,“那会儿没钱买新的,只能自己织。织了拆,拆了织,前前后后弄了一个多月。东来穿了整整三个冬天,直到胳膊肘都露出来了还舍不得扔。”

我摸着毛衣上的小补丁,想象着小小的马东穿着这件毛衣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的样子。

“这个盒子里的东西,都是东来小时候的。”婆婆的声音有些哽咽,“我知道,我这人嘴笨,说话直,还爱唠叨,可能让你觉得烦。但是小雨啊,我就是太担心了…”

她停顿了一下,深吸一口气,“我那会儿生东来,什么都不懂,犯了不少错。有回他发高烧,我不知道该咋办,听村里老人说用艾叶煮水擦身子能退烧,结果把东来的皮肤烫伤了…”

我惊讶地抬头看她。婆婆眼圈红了。

“我就是怕你也走我的老路,白白受那些苦。”婆婆从盒子里拿出一个小布袋,递给我,“你打开看看。”

我解开布袋的绳子,倒出里面的东西——是一些干草和植物根茎,还有几小包纸包着的粉末。

“这是我这些年收集的安胎、助产的草药,有的是真有用的,有的可能是迷信,但都记在那本最厚的日记里了。”婆婆指着盒子里那本最厚的小册子,“我想着…你要是不嫌弃,可以看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拿起那本最厚的小册子,翻开第一页,上面工工整整写着”给东来媳妇的话”。这显然是婆婆近期才写的。再往下翻,是密密麻麻的草药配方,每种都标注着用途、功效,甚至连可能的副作用都写得清清楚楚。最让我吃惊的是,每个配方旁边都用红笔注明了”已证实有效”、“存疑”或”不推荐”。

“这些年我一直在学习,”婆婆看着我惊讶的表情,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虽然没上过学,但我会看书啊。东来爸那些医学杂志我都偷偷看,不懂的字就查字典。后来有了电视,我看《健康之路》;再后来有了手机,我也学着上网查资料…”

我翻到册子最后几页,发现那里贴着几张打印出来的纸,是从网上下载的孕期营养搭配表和产检时间表,甚至还有几张超声波检查的注意事项。

眼泪不知何时已经模糊了我的视线。

这时妈妈从厨房端来三杯茶,轻轻放在茶几上。婆婆接过茶杯,双手捧着,却没有喝,只是低着头看着茶水上升起的热气。

“小雨,”婆婆终于开口,声音很低,“那天我不该那么说你,是我不好。我就是太紧张了,怕你受凉…我那会儿怀东来,大冬天洗了头发,结果感冒肺炎,差点没把他保住。”

她顿了顿,继续说:“我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也有科学依据。老一辈的经验有对的,也有不对的。你要是觉得我说的不对,可以直接告诉我,咱们一起商量着来。”

茶几上的手机又震动起来,我翻过来一看,是马东发来的消息:“老婆,你还好吗?妈执意要去找你,我拦不住…”

我抬头看看婆婆,又低头看看铁盒里的东西,突然感到一阵羞愧。婆婆做的这一切,不就是为了我和孩子好吗?她的方式或许过时,观念或许陈旧,但那颗心是真诚的。

而我呢?只因为一点不合拍就发脾气,连沟通都不愿意。

“婆婆,对不起…”我放下手机,眼泪终于落了下来。

婆婆赶紧起身,坐到我旁边,拍着我的后背:“傻孩子,哭什么啊,小心动了胎气。”

这又是她的老一套说法,但这次我没有反驳,只是笑着擦干眼泪。

“我们回家吧。”我拿起手机,回复马东:“一切都好,我和你妈马上回去。”

收拾东西时,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把那个铁盒子带上了。盒子虽重,但里面装的是几代人的爱与智慧,这比什么都珍贵。

离开前,我回头看了一眼客厅墙角那个渗水的点。雨停了,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那块渗水的地方在阳光下显得没那么刺眼了。

院子里的狗不知从哪冒出来,欢快地摇着尾巴。妈妈站在门口,目送我们离去。

婆婆走在我前面,背影显得那么瘦小。我忽然意识到,她已经不再是那个照片里抱着婴儿的年轻女人了。时光在她身上留下了痕迹,但也给了她智慧。

也许有一天,我也会拿着一个铁盒子,站在自己儿媳妇面前,试图传递我的经验和关爱。而我希望,到那时,我能比现在的自己做得更好一些——更有耐心,更懂得倾听,更明白爱的表达方式有千万种。

上车前,婆婆突然转过身来,有些局促地问:“小雨,今晚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我想了想,笑着说:“我最近特别想吃酸的,您会做泡菜吗?”

婆婆眼睛一亮:“会啊!我做的泡菜可是一绝,外婆传下来的手艺。”

“那就麻烦您了。”我真诚地说。

“不麻烦,不麻烦。”婆婆笑得像个孩子,“咱们一起做,我教你。”

车子启动了,带着我们驶向家的方向。路边的树上,一滴雨水落下来,打在车窗上,又被阳光蒸发。我想,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或许也像这雨水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重要的是,别让它在心里留下痕迹。

我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轻声说:“宝宝,你有个爱唠叨的奶奶,也许以后会烦她,但要记得,她的唠叨里藏着最深的爱。”

铁盒子安静地躺在我腿上,沉甸甸的,像是一个承诺,也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来源:一颗柠檬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