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t the end of year, all family members reunite. The Sichuan Takins of Tangjiahe,in this season, usually stay at low altitudes. Vig
中文名:四川羚牛
Common Name: Sichuan Takin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I
State Key Protection Level:I
学名: Budorcas tibetana
IUCN 红色名录等级:易危
月穷岁尽,万家团聚。这个时节,唐家河的四川羚牛都在低海拔的区域活动,机警的四川羚牛妈妈带着幼仔踱步到河边喝水。
At the end of year, all family members reunite. The Sichuan Takins of Tangjiahe,in this season, usually stay at low altitudes. Vigilant female Sichuan Takins walk to the river, drinking water with their children.
羚牛
四川羚牛又叫牛羚,因为其角会在生长过程中扭向后方,所以又叫扭角羚。属于牛科羊亚科,是一种亚高山动物。
四川羚牛体型高大、肥硕健壮,为当地体型最大的哺乳动物。其肩高100 厘米~130厘米,重达250千克~400千克。四川羚牛前半身多为白色,后半身杂以黑灰毛发,少数个体会有棕褐色或者通体白色。
它食谱广泛,喜食各种植物的叶片、嫩枝、竹叶,食量很大。在食物匮乏的冬春季,四川羚牛还会用牙齿刮食树皮。通过对唐家河食物资源的计算,唐家河的四川羚牛承载量在1500头左右。此外,它们对盐分的需求非常旺盛,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舔食大型岩体表面渗出的盐分。通常情况下,四川羚牛可以活12 年到15年。
四川羚牛可以采食的食物多达300多种,近年来唐家河的保护工作成效颇佳,自然植被也恢复得非常好,所以它们的数量有了显著的增长。四川羚牛的活动方式从独居到百只以上的大群都有。一般会以数量和结构比较稳定的“族群”为单位活动,“族群”成员一般在10只~45只。在一定的季节,不同“族群”还会合并为多达60只-130只的“聚集群”。
四川羚牛还有独特的托儿所行为,即雌性四川羚牛将幼仔集中起来由一两只成年四川羚牛进行照管。这些幼仔包括当年的初生幼仔和前一年的亚成体。这种托儿所行为有助于减少群体中其他个体的能量付出,但是会不可避免地造成某些幼仔掉队。每年都会有幼仔因掉队而夭折。研究人员曾记录到四川羚牛以头角朝外的方式将多达27只幼仔包围在群体中间进行警戒。
四川羚牛不甚畏人,沿路散步的它们是唐家河的一大奇观。在受到威胁时甚至会主动驱逐人类。其在发情季节的打斗也异常凶猛,对体格和体力要求很高。所以四川羚牛非常喜欢在乔木的基部磨蹭和在大树上摩擦双角来锻炼它们的力量,这有利于四川羚牛的肌肉发育和在打斗中获得优势。而这样的行为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乔木的损伤。乔木上高度在80厘米以上的伤疤一般为它们所为。通常情况下这种磨蹭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是强度过高时会造成乔木的早夭和生长缓慢。
以上内容摘自:
《世界本来的样子:唐家河鸟兽物语》
来源:豁达星球Jq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