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国明, 于2011年开始发表、2016年出版了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里、找到百回全本《红楼梦》后20回曹雪芹文笔的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做出了校对、纠正了前八十回文本中1000多个错误,根据脂批本补全了第21回,以考
哇哇,咋回事,以前的妹子,能让唐国明写出很多鹅毛诗,现在的妹子,让唐国明写不出鹅毛诗了
【正文在本文第一张图片下】
唐国明, 于2011年开始发表、2016年出版了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里、找到百回全本《红楼梦》后20回曹雪芹文笔的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做出了校对、纠正了前八十回文本中1000多个错误,根据脂批本补全了第21回,以考古复原方式,删除了第67回不是曹雪芹的文笔,正文中带文句汇校标注、一点精选脂批、词句注释、难字注音本的《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这部大书。此外,为传播自己的理念,唐国明于2019年和2022年陆续出版了《零乡》大部分草稿《鹅毛诗》和《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2018年作品《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于上海作协、华东师大获奖。自2013年成名后,多次因学术主张、作品出版、文学话题登上热搜,最热时,一次光微博热搜阅读量就是1.2亿。
【半途主义就如前所未有的给世界带来“鹅毛风范、长风情怀”精神的唐国明,最初以《鹅毛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出版了成熟部分的《零乡》一书中表达的那样: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将来,只在途上;不在别处,不在远方,只在路上;不在故乡,不在他乡,此刻只在半途之上。】
具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的学者、诗者、智者。
找到《红楼梦》80回后曹雪芹文笔。前所未有地发现论证了,在项数为m的等差数前后,数差d相同,项数n相同,且与项数为m的等差数互相为连续数的两组数的和差b= dn(m+n)=d(mn+ n²);则当两组数中间的等差数项数m为0时,则两组项数n相同、数差一律是d的整数,自然相互是连续数,其和差b=dn²。开创鹅毛诗、半途主义、诗意流;集文学家、哲学家、红学家、数学家于一身的著名作家唐国明作品
∮5、回答女学生采访的第五部分:一个文人的流水帐
2009年4月前我给7个女孩写过诗,第1首,初稿写于1992年故乡,叫《鹅毛月》,内容为:“那是一轮天边的月,如一片鹅毛挂在天边/悄无声息地落下来,只留下漆黑的荒原”。第2首,初稿写于1994年故乡,叫《别离的管箫》,内容为:“忘不了你废墟似的宇宙,蔚蓝的胸口/忘不了你闪闪如星的眼睛,溢着清香的鼻唇/忘不了你,如细细花蕊的脚步,扬落湖心/忘不了你纯净如水,轻盈的身影//再也放置不下,这颗流浪的心;再也依恋不了,你轻柔的云/横过你的黄昏细雨,我如一支笛;在如水的月下悄悄离去/望你一眼,你如一只别离的歌;望你一眼,你如星星在夜空闪烁/再也不能倚着你的门槛,看细雨斜阳;再也不能站在你的窗前,赏群山浩荡/你的清影,如一朵悠悠白云;月下的你,如云上花朵//飘飘是走时的静默,静默是一片空空的尽头/尽头是怅怅的离路,离路是如此的遥遥/遥遥是聚首的出离,出离是挥别的萧萧/萧萧中依依,依依回首;回首是离离,离离的芳愁”。第3首,2002年写于岳麓山,为拉我导演节目《海的女儿》的女大学生而写的《写在别离之前的诗》,内容为:“离是你扔下的花,别是我喝下的酒/你的脚下除了野草,没有花朵;我的背后除了大海,就是空阔/当你笑时,如花的酒杯,向天空高高地举着;当我走了,野草长满了向阳山坡/当太阳恼怒地来到春天,青青的草地花已开过;当风剥尽了山的皮肤,当天空把冬天的大地扔满了白骨/当你成为我看不见的泪水,当我成为你拾不到的泪珠,当我为你拿笔写下鹅毛诗歌/就是别离时刻”。第4首,2003年写于故乡中医院,为一个好看的女护士小妹而写的《门》,内容为:“你生活在这安宁的小城,于一个角落清理着,过去了又过去了的事情/我问你多年以前在哪里!你望着窗外,迎面移来的是那,洁白洁白的云/我想牵着你的手对你说远方的风景,你在廊中晃动着粉红色的裙/我向小廊深处睁着一双迷离的眼睛,数着一扇扇你走过的门,数着那些你用温柔的小手指,擦出来的星星;想着这个春天是否还有一条晃动的裙子,把我引向那扇,迟早要进去的门”。第5首,2006年写于岳麓山,为一个公司前台小妹而写的《无根的树》,内容为:“你如丝的长发,像梦里柔柔的水草,荡动在我安详的心湖/我来了,你疏影横斜如一株离离的玉竹;我近了,你暗香浮动如一条带满芳愁的垂柳/你那细细如花蕊的脚步扬落,扬落在芦花飘香的沙洲;你那青翠滴玉的身影,告诉每一个流浪的人,像我一样在透明如水的空气里,如一棵无根的树”。第6首,2008年写于岳麓山,为一个16岁的高中女孩写的《致一位女孩》,内容为:“你飘,你迷离,只能把你放在,如梦的水里/在月亮洁白的纸上,你如墨水一滴,玉滴了烟云里的自己/你不是一条,优美在沧浪水里的鱼;你是爱情透亮的泪珠,只在自己的眼雾下流来流去”。第7首,2008年写于岳麓山,为向阳坡上与我租居在同一个院子的女生而写的《安居他乡》,内容为:“从放不下书桌的大地,把书桌搬到天空去/终于能在鹅毛云上写作了,却不能在鹅毛云上生活;那些相逢过的灵魂我怎能抛弃/我怎能抛弃闪动如诗的眼睛,清香的鼻唇,花蕊的脚步,如雾的裙裾,轻盈的背影/让天空与海水见证,太阳为全世界升起,我只为我高举落日/在哗哗的书页声、风雪弥漫的夜晚,一个无乡的人,只有用文字为自己,修一条路安居”。
2013年4月5日我在《野花》一诗里写道:“洁白的月光如一片羽毛,飘落在草原上/野花是大地深处的火,沿着植物的根茎/一直烧到春天的尽头,烧到果实落地”“愿有一天我们彼此寄托/寄托在已经远离我们的故土/生活在我们为王的表里山河”。5月4日,云南大理女孩珈彤在《致唐国明老师》一诗中写道:“如果你看到文雅的角度是30度/那么品行的角度应该是360度/如果你读到的笔墨是80万字/那么深刻的长度应该是万卷书”。5月20日甘肃何耀峰在《致唐国明》一诗中写道:“真的太瘦了,太瘦了/瘦成了一弯风流倜傥的镰月/瘦出郑板桥墨管流出的一棵竹”。
2014年,3月12日我写道:“大山深处,一脉山下,两山一抱,与世隔绝,天然一片安宁之乡。洞窟一个,碧泉一流,残枫一棵,难得修心成佛之所。人生苦短,不管富贵贫困者,还是尼僧得道成仙者,终是过客。唯有此洞、此山、此水、此石林与此诗云月色,才是此处之主人。来于尘土归于尘土,不过人间走一程。于其是非居人间,不如清白化明月。”4月2日我写道:“我给这个世界带来了质量与体质/血流在我黄色的皮肤里/大地在冷酷中不断繁殖/我永远在不停地走动与歌唱中向天空表达自己”。7月8日我写道:我家前无有名之士,今无显达之人,在出仕无投靠之门,经商无资本起步之时,唯有从文之路,可守清贫得之。从十四岁立志从文后历尽艰辛。二十五岁又进大学念书,二十九岁出学院门,于岳麓山下租居陋室,粗衣淡饭,把海子与李白一些代表性的诗句当我的两只酒杯,把曹雪芹的《石头记》当我的屋子,把川端康成的《雪国》当我的床,把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当我的窗子,把沈从文的《边城》当我永远的村庄,把其他百科经典书籍当我收割粮食的田地山河。就这样如梦隔世,以“云梦湖边的天鹅”自居,四十岁时,得“神仙”“书痴”“狂人”“曹雪芹在世”之名。赞我者,赞我一贫寒之士,执着一梦,终有所成。骂我者,骂我不习时务,于追逐名利消费之世,还执着写千古文章,说我脑袋进水精神不正常有之,说我是社会废物者有之。9月9日我写道:我自己的人生目的就是成为你不离不弃的唐国明。因获“名人”之名,虽是“名人”,可以说是世上最穷之“名人”。成“名”之前,瞒父母租居岳麓山林,专注文学事业,无人理解。成“名”之后,“穷名”万里,“酸名”传闻市井。有赞我执着之精神者,有骂我沽名钓誉者。因“穷名”出,昔日红颜远避;因“穷名”出,友人皆敬而远之。终得清闲,更获宁静,更能埋头作文。于岳麓山之下,向阳村坡上租房内,春如卧水,夏秋如卧火,冬如卧冰。午吃饭,早晚兑茶水喝芝麻糊各一包,有时加土鸡蛋与水果补身养神。身清风朗后,于闲时月夜下一人沿江边一走,或桃子湖公园坐听蛙鸣。或过岳王亭去山中取泉一壶,再回陋室,或赋诗文一篇,或捧书卷一阅,或听曲歌诗,或挥毫写鹅毛诗书一幅,或卧眠一会。11月10日我写文道:世界是个制造清风明月的工厂,你我在世界这张共有的床上。
2015年3月15日,我在《我写的每一首诗值3000万》里写道:“大地贡献给我们麦子与粮食,我们还给大地骨头与尸体,愿每一首优秀能流传的诗歌在诗人生前,能挣到3000亿/走吧,从那个淹没我们几千年的深巷、大海、沙漠走出来,向天下的人们叫卖:我写的每一首诗值3000万/头顶天空脚踏生活,抛却我们的已抛却,向世界飞翔的我们无可奉告;我们已不是天空飞的鸟群,我们梦想奋斗成有价格的商品,梦想一天被拔去了毛,摆在案板上,金子一样出售自己的肉身;即使无用的文字记录了我们悲剧的奋争,我们只能于一无所有的命运里,梦想无所不有地出卖此生/我们不能在失去尊重被嘲笑穷的同时,再失去对自己正确的认识;我们不能再等待再被活埋,等待死后再让别人认识自己的价值/我们该走出淹没自己的大海与深巷,走上现实功利的高台,将自己创造的价值售卖;即使是无价的永远不能估价的,我们也要在活着的时候,获得哪怕一点点自己可能奉献给人类未来的价值;我们不能再在别人给的虚空的无实利的座位上,假装神仙不吃饭;我们在永守清贫傻傻追求给人类可能留下永恒文化宝藏的同时,应清醒地认清自己的价值与未来/努力争取自己应该得到的与失去的,该从那个压了我们几千年文人风骨的囚笼里走出来/戴着属于自己的桂冠,为让世俗审判者宣布死去的真文人,好好活下来/在一个苍蝇满天、土豪称霸的世界,在一个识字文盲横行的世间,在一个用钱将一切,推入愚乐粪池的现实里,我们就应该大胆地向天下叫卖:我写的每一首诗值3000万”
2016年8月,面对老家,我写诗道:“我不知道我的祖先为何要来到这个山顶,来到这个叫胡山界的地方,把家安在一个叫葛藤坪也叫‘盖上’的山坡上/我降生在山坡青瓦木墙的中央,每天面对着从山坡洒下的阳光,每天面对大风,面对如墙一样围着这个山坡的每一座山岗成长/每次面对父亲的讲述,每次面对那条已修了二十多年、如今仍然是下半条是水泥上半条是泥土、埋在梯田中弯曲的村公路,我怎么爱这个山村,也只能爱得痛心疾首/每一个人都是一棵在血泪里生长出来的树;每一个人都有一块地方叫故土/每一次我走过那条挂在云中的小路,去山外求学;每一次在路上渴了、饿了、累了,总是在小水、棉花落、高龙头、半岭上这些村庄的人家里喝水、吃饭、坐坐/我每次来回在,从葛藤坪到桐龙村的半岭上、高龙头、棉花落那条挂向天空的路上,再踩着如浮在山溪云雾上丝带一样的县际公路,坐在至茅坪、至叶溪江、至烂泥溪、至大古、至新宁的班车上,去远方再去远方成就自己名扬四方、千古流香的理想/我每次想起青瓦灰墙的土桥村漂浮的晨雾与茅坪镇初中、完小,城步六中、城步一中的书声朗朗;我就是在这书声朗朗与图书馆里认识了曹雪芹;然后远离故土,漂泊四方;然后著书立说,满足自己如水安和天下的渴望/但愿我的故乡胡山界永远是一个存在的村庄,如果它的名字被淹埋在另一个名字上,从此我真的会开始无乡/我不想用笔对故土回忆一生,最终成为一个回不了故乡的士兵”9月11日我写道:“立于楼前,顿生奋发图强之志,登于楼上,胸怀安和天下之心。问:‘此系何处?’曰:‘不知何处。’遂问其名,曰:‘无名,待征。’便赐名‘云梦里’,以待评。”9月15日我写道:明月当空,摇扇静坐。坐者谁也?唐国明也。唐国明何许人也?生于大山,因获“曹雪芹在世”之名,租居于岳麓山下,得“隐居”之名。因好歌诗,有缘认识一妙龄诗女,常作诗彼此取悦,而自成气候,创鹅毛诗,再得“云梦湖边的天鹅”与“鹅毛诗人”之名。身虽瘦,温饱度日,然凡好文探奇者,皆知其名。
2017年,9月20日我写道:我,唐国明,在世人眼里住得不像样子,穿得不像样子,吃得不像样子。唯诗文写得像个样子,学问做得像个样子。在我眼里,住得还像样子,穿得还像样子,吃得还像样子。因寄居岳麓山,不事产业,专以卖文为生。世人奇之,有呼我为神人、怪人、奇人者有之,有称我为天才、怪才、奇才、蠢才者有之。虽有天下之名,无天下产业之实;有名人之声,确活得如无名之人。虽胸怀天下,而眼前天下不过八平方陋室。虽识尽天下美食,可我每日只取天下一餐。10月9日我写道:我虽系清风明月之后,出自寒门,却以苍松翠竹之气,做着贵族之事业。衣食不愁的家庭都难完成的事,而我却忍难受苦地完成了。然到今日2017年10月9日,我仍租居在岳麓山脚下8平米房内,常写文自嘲云:“唐国明者,山身岩骨,有名无钱,说他自来人世,只为复原一本书,考古天下事;力求神通乾坤,德配天下。”也常写文戏称自己为红楼先生、鹅毛诗人、自由古体诗人、半途哲人、诗意流公子、岳麓山名士、天鹅歌手、写鹅毛帖的清风明月中人,以自娱。10月21日我在微博里说:“有家可归的我们,家是一个冒死都不会丢弃的行李箱。无家可归的我们,家成了一个随时会丢弃的行李箱。”“2017年10月14日,在湖南师范大学附中做完讲座后,有三个女学生,要我对对联,上联是:红楼梦断梦未完,曹公写梦未入梦。我回到房中想了一下,到2017年10月20日晚再思其联,觉得上下联全改一下才合事实,便改成:红楼梦断梦未完,雪芹完梦未入梦;红楼梦完梦已断,国明入梦已完梦。”
2018年我在《诗歌的脸蛋还要被屎涂抹多久》一诗里写道:“用屎涂抹诗歌的脸蛋不知还要涂抹多久;在苍茫拥挤的大地,还会建多少写着诗歌二字的厕所;幸好诗歌的月亮仍在大唐的天空高高地挂着,飞越长空的诗歌天鹅宁愿飞死,再也不愿降落尘土/白天,我坐在山下,面对大河;夜晚,为了诗歌,睡在鹅毛云上,任大雪飘落/我等待以屎涂抹诗歌脸蛋的时代结束,我等待大唐诗歌的月亮降落在我门前的时刻,我等待诗歌天鹅归来,与我一起在鹅毛云上,将诗歌如鹅毛大雪一样,洒向诗意栖居的故国山河/我修炼在岳麓山上,我的身体已散发出大唐诗歌不及的光芒;我虽然住在尘世,我用血喊出的,从我无尽苍穹以鹅毛大雪之势,飘舞而下铺天盖地的鹅毛诗,却从没有被尘世弄脏过/我坚信,只要坚持,骑着单车也能上月球;我深信,蚂蚁爬满山岗,也能咬死吃掉一头凶猛的大象/即使诗歌的脸蛋已被屎尿涂抹得如同粪坑,但诗歌圣洁高贵的鹅毛体,仍然保留在天空洁白的鹅毛云之上”
2020年,我觉得我像一个没有领地的国王一样,10月前便写下了这些鹅毛诗句:“清风与明月相遇时,却在泥土飞扬的山坡上,生下了野心勃勃、性情温和、心直口快、固执灵活、行为不俗、总在途上,桑、松木命,叫唐国明、叫清风明月的我/今夜泥土飞扬在山坡,清风与明月的儿子在山坡上静静地坐着”“在这个世界上,我是无用之王/我无用在这个世界上,从生到死,从死到亡/世界上的一切都无用地匆忙在半途之上”“我不是你的行尸走肉,更不是你的奴仆;我只是我自己,我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王帝/我不是第一,但我是唯一;缺失了我,则是全人类的损失/我从天降落到大地的中央,迎着大风,洒落光芒;所以我不向你屈服投降,我要做文艺科技的帝王;以王的姿态端坐在这个世界剧场上;在被别人看,在看别人下场上场”“这世上只有我与我共着一身骨肉,只有我与我从来没有告别与分手/尽管世俗的一切污水如乌云一样要淹没我的光明;尽管一切冲天铺地的沙尘暴要将我淹埋干净;尽管一把把大火要将我焚烧得在世上荡然无存/可我如大风一样,无生无灭,天生地成,在雷劈不死、火烧不移、风雨不垮的呼啸中,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作品”“除了写下万古流传的诗书,我什么都没有;除了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我什么都没有/我不在过去,也不在现在,更不在将来,只是在途上,踩倒高山就上路/我是什么?我是什么?我的生活不是在别处,我只是一个不失长风情怀、已具鹅毛风范的未知数”“大风来了,大风去了,还剩下一坡又一坡让我生存的黄土;大风来了,大风去了,还剩下一条在奔流的黄河”“我是一个没有领地的国王,我的领地在自己写的一本又一本书上/我是一个没有领地的国王,我的领地是我一生的故事对世人的影响”“离开了故乡如离开了泥土的草木;把水泥钢筋当做成长的土壤,一下被栽在南,一下被种到北;一下被移死,一下被移活;一下被移荣,一下被移枯/离开了故乡,我把房子当做衣服穿在身上,四处的闯荡;我把故乡当做思想装在脑壳上,走向远方” 10月6日我写道:司马迁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我说,“用胸中之石,补天地之缺,替天下代言,道古今之理,写《零乡》一册。”
2021年4月16日,我在《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410教室的一次讲座》一文里写道:“2021年4月15日下午两点半,一到这个我1998年至2002年四年大学常上课的地方,文学院410教室,站在讲台上本想说:作为诗者,传道四处碰壁而有无归感的孔子,想有所归,而编《诗经》;庄子为消除无归之感,而作《逍遥游》安慰自己:归于无用之处,归于天地之中,无处不是归。屈原被贬于朝野因无归,而做《楚辞》,开骚风之先河;陶渊明不愿屈就自己为五斗米折腰而无归,归田园苦中作乐耕读写诗;李白想经济天下而无归,便诗出盛唐气象;苏东坡、李清照一生颠沛流离而无归,而作出愁乐之词。曹雪芹活在断发、剃须、易服之中而无归,因作《红楼梦》。因他们都是处于无归零乡状态中的人,想有所归,而写诗作文,于无归的现实之外,以诗文给自己一个精神的安身之所。意外的是他们作诗为文的举措,留下的诗文却成了他们的来生。因这一番领悟,加上自己人生的遭遇,我便写出了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自传《零乡》,开创出了鹅毛式的诗意流半途主义哲学。”“接下来却讲了林妹妹她们作诗怎么诗风不同,曹雪芹在小说中是如何做到的。我说,就是曹雪芹找一个个与小说人物性格或气质相对应的诗人作品进行仿写而成的。”“讲到这,我只有用‘零乡’一词阐释我因为前途未知,总是处在无归的半途状态,为实现梦想,雷打不动、火烧不移、风雨不垮,思危奋发的现实;也表明了自己所作的鹅毛诗,就是一种半途主义哲学的文学表达。然后我用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讲我怎样用现代诗去抵达唐诗,领悟唐诗与现代诗的关联、呼应、对话。”“如王维《山居秋暝》原古诗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根据原古诗,我所作的《山居秋暝》现代诗为:空空的山中已有雨来过/空空的山中还有什么//明月在寻找松林辉耀千秋/清泉在寻找石头流传千古//那竹林清风中飞舞的是空山的水骨月肉/那划出荷叶空载人间烟火晚归的鱼舟/又捕捞到了什么//春去秋来,唯有空山让我如王一样/与明月清泉在尘世外起伏”
2021年9月13日我到长沙第十一中学与学生交流回来感慨万千地写道:有几人逃出洪流自己成流!是浊藏净身!还是净身浊藏!
唐国明的书法:鹅毛帖
半途主义是由著名作家唐国明提出的哲学思想与文学观念。其核心观念是:我们都是途中人,此刻我们都是一群在途上去成就自己和天下的人。
他经典的表述为:“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将来,只在途上;不在别处,不在远方,只在路上;不在故乡,不在他乡,此刻只在半途之上。”
唐国明通过已经发表、出版大部分草稿的《零乡》,以诗意流方式融合诗、文、史、哲、数理,将半途主义具象化为对“归属感缺失”与“人类永恒漂泊”的哲学反思,形成了独特的“鹅毛诗式的诗意流半途主义废话”文学风格。
半途主义认为人生与世界处于永恒的变化与过程中,既无绝对的起点也无绝对的终点,一切皆在“途中”。
人作为“途中人”,既不属于过去、现在或未来,也不拘泥于故乡与他乡,而是始终处于半途之上。生命的价值在于“此刻”,即“除了拥有此刻,我们一无所有”,在千难万险中,以鹅毛风范、长风情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每个人都如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一样,心中都装有一个精神上的皇帝。在《零乡》这书中,主人公唐国明是以自己为自己的皇帝,士兵是以皇帝为皇帝。
《零乡》一书中主人公,唐国明,是以自己为自己的皇帝;士兵,是以皇帝为皇帝。他们与每个都如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一样,心中都装有一个精神上皇帝的形形色色人,在长城要塞上交集,共同演绎出一部跨越几千年的史诗。展现了无归的人类为了寻找归,而艰难奋进的历程。
一个忠于自己的皇帝的士兵,一个不失鹅毛风范骨、长风情怀心,开创鹅毛诗、诗意流、半途主义,找到《红楼梦》八十回后曹雪芹文笔,写有《零乡》、忠于自己理想的作家唐国明,与一些神神色色的人,以长城要塞为中心,共同交集出了一部从古至今,跨越几千年的话剧一样的、百科全书式的史诗。整部作品以鹅毛满天的方式,以诗意流的形式,讲述了永处半途之上、永处无归零乡状态的“我们”,为了一个归,一个此刻又一个此刻艰难奋进到今的历程。
唐国明的《零乡》是一部融合自传、哲学思考与诗意表达的长篇作品。该书被视作“诗意流”与“半途主义”文学的开创性实践,以独特视角探讨人类普遍的精神困境,被称为“一部关于我与我们被零乡的书”。
作为“百科全书式的自传小说”,《零乡》结合了文学、哲学与数学思维,通过碎片化的废话叙事展现个体在当代社会的生存困境。书中包含2019年、2022年前后出版的《鹅毛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
从文学哲学上说,“零乡”是唐国明开创的一个词。通过“零乡”这一概念,指出人类处于“无根、无确定性、无依靠感”,“在途上、无归、老在此刻、此处”的状态。“我们都是途中人”,“此刻才是我们唯一的归宿。”提出了“我们既不在过去,也不在现在,更不在将来,我们只是在途中、在此刻此处”,以及人类在“重复在此”里,不得不把此刻此处作为归,归于一个又一个此刻此处的哲学主题。
2025年3月14日安徽全椒县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好书推荐”发布了何章平先生写的《在喧嚣中觅得诗意栖居:》一文里——称唐国明为“都市生活的诗人哲学家”。称《零乡》一书“书中的每一页都闪烁着智慧的熠熠光辉,每一章都蕴含着对生命本质的深度叩问,如同镜子一般,清晰地映照出我们的生活状态与精神困境。”
唐国明2016年出版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找到《红楼梦》80回后曹雪芹文笔的书。
唐国明说过:续写《红楼梦》一万年也没有意义
编辑
唐国明,具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的学者、诗者、智者; 集文学家、哲学家、红学家、数学家于一体,集找到百回全本《红楼梦》后20回曹雪芹文笔,开创鹅毛诗、半途主义、诗意流成就于一身的著名作家。在《钟山》《诗刊》《鸭绿江》《延河》《星火》及其他国内外书报杂志上发表作品近100万字。于2011年开始发表、2016年出版了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里、找到百回全本《红楼梦》后20回曹雪芹文笔的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做出了校对、纠正前八十回文本中1000多个错误,根据脂批本补全了第21回,以考古复原方式,删除了第67回不是曹雪芹的文笔,正文中带文句汇校标注、一点精选脂批、词句注释、难字注音本的《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这部大书。此外,为传播自己的理念,唐国明于2019年和2022年陆续出版了《零乡》大部分草稿《鹅毛诗》和《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2018年作品《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于上海作协、华东师大获奖。自2013年成名后,多次因学术主张、作品出版、文学话题登上热搜,最热时,一次光微博热搜阅读量就是1.2亿。
另外,唐国明在数学上——
一、发现论证了等差数列3个新规律
1、项数n相同,数差一律是d,且相互是连续数的两组整数,其和差为d与n²的乘积,即b=d×n²。如1、2、3、4与5、6、7、8;这两组数之和的和差就是它们的数差1乘以它们的项数4的平方16。如2、3、4与5、6、7。这两组数之和的和差就是它们的数差1乘以它们的项数3的平方。如2、4、6和8、10、12,这两组数之和的和差就是它们的数差2乘以它们的项数3的平方。
这个规律可以通过数学公式来证明。假如一组数为a、……、a+(n-1)d;另一组数为a+nd、……、a+(n+n-1)d,则:
b={【(a+nd)+[(a+(n+n-1)d)]】×(n÷2)}-[a+(a+(n-1)d)×(n÷2)]= d×n²。
若a前与a后数差d相同,项数n相同,且与a互相为连续数的两组数的和差b为d(n+ n²),即:b= dn(1+n)=d(n+ n²),如4前的1、2、3与4后的5、6、7,和差就是数差1乘以项数3加3的平方,为12。如12之前的9、10、11与12之后的13、14、15,和差就是数差1乘以项数3加3的平方,为12。如12之前2、4、6、8、10与12之后的14、16、18、20、22,和差就是数差2乘以项数5加5的平方,为60。如100之前的91、94、97与100之后的103、106、109,和差就是数差3乘以项数3加3的平方,为36。如16前的1、4、7、10、13与16后的19、22、25、28、31,和差就是数差3乘以项数5加5的平方,为90。
这个规律可以通过数学公式来证明。a前等差数列为:(a-nd) 、……、a- d ;a后等差数列为:(a+ d) 、……、a+nd;则:
b= { [ (a+d)+(a+nd)]×(n÷2)}-{ [ (a-nd)+(a-d)]×(n÷2)}= dn(1+n)=d(n+n²)
同样可推导出,在项数为m的等差数前、后,数差d相同,项数n相同,且与项数为m的等差数,互相为连续数的两组数的和差b= dn(m+n)=d(mn+ n²)。如4、5、6前的1、2、3,与4、5、6后的7、8、9,和差就是:数差1×[(中间数组项数3×两边数组项数3)+两边数组项数3的平方]=18。如“14、16、18”前的6、8、10、12,与“14、16、18”后的20、22、24、26;和差就是:数差2×[(中间数组项数3×两边数组项数4)+两边数组项数4的平方]=56。
这个规律可以通过数学公式来证明。“a、a+d、……、a+(m-1)d”前等差数列为:(a-nd) 、……、a- d ;“a、a+d、……、a+(m-1)d”后等差数列为:a+md 、a+md+d、……、a+md+(n-1)d;则:
b= { [ (a+md)+【a+md+(n-1)d】]×(n÷2)}-{ [ (a-nd)+(a-d)]×(n÷2)}= dn(m+n)=d(mn+n²)
综上所述,在项数为m的等差数前、后,数差d相同,项数n相同,且与项数为m的等差数,互相为连续数的两组数的和差b=dn(m+n)=d(mn+ n²)。若中间,间隔等差数,项数为0,即m=0时,则两组项数n相同、数差一律是d的整数,必然相互是连续数,其和差为d与n²的乘积,即b=dn²。
2、项数n相同、数差是d,且相互是连续数的两组整数之和的和差,与另一项数n相同、数差是d,且相互是连续数的两组整数之和的和差相等。如:2、4、6、8与10、12、14、16这两组数之和的和差,等于15、17、19、21与23、25、27、29,两组数之和的和差,都是32。
3、从1开始的,项数相同、数差是2,且相互是连续数的两组奇数,一组数之和是另一组之和的3分之1。如1、3、5和7、9、11,这两组数之和的比就是9:27。如1、3、5、7、9、11与13、15、17、19、21、23,这两组数之和的比就是36:108。【可以不看的简单证明:设每组数的项数为n,即{ [1+【1+2(n-1)】]×(n÷2)}÷{(1+2n)+ [1+2n+2(n-1)]×(n÷2)}=1/3。】
二、在论证哥德巴赫猜想的过程中,发现至少存在一对素数对称分布于任意大于3的整数左右两侧,且这两素数之和是此整数的2倍。即 t=[(t÷2)-q]+[(t÷2)+q]。 这一发现为哥德巴赫猜想1+1形式的成立提供了确定的支持。
三、 开创性的将3x+1猜想拓展为哲学模型,来解释宇宙万有的生成过程。通过“奇变递增为偶”和“偶变递减为奇”的运算规则,指出任何大于0的自然数最终都会落入一个特定的类似于3x+1猜想,“奇数x乘3加1,奇变递增为偶”和“偶数除以2的n次方,偶变递减为奇”的运算规则下,产生的4、2、1数字循环圈中,形成一种“万有总在途中”的通变模式。即:
……2x ↔ x ↔ (3x+1)÷2ⁿ ↔ …… ↔ 2ⁿ ↔ 4、2、1……
从而推导出宇宙星系万有的诞生与演化,不可能来自于爆炸,而是遵循类似于3x+1猜想“奇变递增为偶,偶变递减为奇”的圈套生成,最终归于“4、2、1”循环模式的形式。即:宇宙不始于爆炸,宇宙始于似递增递减的奇偶扩散造化中。
来源:作家唐国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