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炊事兵开了烧烤摊,顾客找茬说难吃,我炒了盘沙子说:吃完再走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1 16:49 1

摘要:"老板,来二十串羊肉串!"一个穿着蓝色工作服的中年男子走到摊前,掏出钱包。

"老板,你这肉新鲜吗?"一个顾客随口问道。

"刚买的。"男人头也不抬,声音简短有力。

隔壁卖凉皮的李嫂偷偷观察着这个邻居。

两年了,这个退伍军人话依然不多,但做事认真,从不偷工减料。

只是生意一直平平淡淡,勉强维持生计。

李嫂哪里知道,今晚注定不会平静。

四个喝得醉醺醺的年轻人正朝这边走来,他们脸上带着桀骜不驯的笑容...

一场意想不到的较量即将上演。

夜市的灯火在晚风中摇曳,空气里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味。

赵铁柱站在自己的烧烤摊前,手里拿着蒲扇,不停地扇着炭火。

火光映在他黝黑的脸上,显得格外沉静。

"老板,来二十串羊肉串!"一个穿着蓝色工作服的中年男子走到摊前,掏出钱包。

"好嘞,您等等。"赵铁柱放下蒲扇,熟练地从冰柜里取出羊肉串,一根根摆在铁网上。

这是他每天都要重复无数遍的动作。

两年前从部队退伍回来,赵铁柱在这个工业区的夜市里租了个摊位,靠着在部队里学到的一点烧烤手艺维持生计。

说是手艺,其实也就是基本功,在炊事班的时候,偶尔给战友们改善伙食,烤点肉串什么的。

炭火发出轻微的嘶嘶声,羊肉串在高温下慢慢变色。

赵铁柱撒上孜然粉和辣椒面,翻动着烤串。

这些动作他已经做了两年,闭着眼睛都能完成。

"师傅,生意怎么样?"工作服男子点燃一支烟,随口问道。

"还行,混口饭吃。"赵铁柱的回答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他不是个爱说话的人,在部队的时候就这样,退伍后更是话越来越少。

工作服男子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他知道赵铁柱的性格,这个烧烤摊主很少主动和顾客聊天,但做事认真,分量足,价格公道。

烤串的香味慢慢飘散开来,引来了更多的顾客。

附近纺织厂和机械厂下夜班的工人们陆续过来,有的要烤串,有的要烤鸡翅,还有的要几个烤茄子。

赵铁柱忙得团团转,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铁柱,今天生意不错啊。"隔壁卖凉皮的李嫂探出头来说道。

"还行。"赵铁柱应了一声,继续埋头工作。

李嫂摇摇头,这个赵铁柱啊,就是太闷了。

要是会说话一点,生意肯定比现在好得多。

不过人家实在,从来不用变质的食材,这在夜市里已经很难得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夜市的人流慢慢达到高峰。

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烟火气十足。

赵铁柱的摊位前排起了小队,大家都耐心地等着。

"老板,快点啊,我还要赶车回家呢。"一个年轻工人催促道。

"马上好,您稍等。"赵铁柱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其实他心里也着急。

最近夜市的管理费涨了,从原来的五十块钱涨到了八十块钱。

别看只涨了三十块钱,对于他这样的小摊贩来说,已经是不小的负担了。

加上买菜买肉的成本也在上涨,每个月的开支越来越大。

家里还有媳妇和刚满三岁的儿子,全指望着他这个摊子过日子。

媳妇在家带孩子,没有工作,所有的压力都压在赵铁柱一个人身上。

"师傅,我的烤串好了没?"刚才那个催促的年轻工人又问了一遍。

"好了好了,十串羊肉串,三块钱。"赵铁柱将装好的烤串递过去。

年轻工人接过烤串,掏出三张一块钱的票子递给赵铁柱,匆匆离开了。

夜色越来越深,夜市里的人流开始减少。

赵铁柱收拾着摊位,准备打烊。

今天的收入还算不错,卖了五十多块钱,除去成本能净赚二十多块钱。

就在这时,四个年轻人走了过来。

他们看起来都喝了酒,走路有些摇摆,说话声音也很大。

02

"哎,这里还有个烧烤摊!"其中一个矮个子大声说道,"走,去尝尝。"

赵铁柱抬头看了他们一眼,心里有些不太舒服。

这几个人一看就不是善茬,身上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头发也梳得油亮油亮的,一副小混混的打扮。

"老板,来点烧烤!"矮个子拍着桌子说道。

"要什么?"赵铁柱问道。

"羊肉串来二十根,鸡翅来十个,再来几个烤茄子。"矮个子大声说道。

其他三个人也跟着起哄:"对对对,多来点,今天高兴!"

赵铁柱点点头,开始准备烧烤。

虽然心里不太情愿接待这几个醉鬼,但生意就是生意,来者是客。

炭火重新旺了起来,羊肉串在火上嘶嘶作响。

矮个子几人在摊位前的塑料桌子旁坐下,继续大声说话。

"今天在舞厅玩得真爽,那几个小妞都围着我转。"一个戴眼镜的青年得意地说道。

"那当然,咱们几个在县城里也算有头有脸的人物。"矮个子拍着胸脯说道。

"就是就是,谁不知道咱们刘哥的名号。"另外两个人立刻拍马屁。

赵铁柱一边烤串一边听着他们的对话,心里越来越厌烦。

这几个人明显就是县城里的小混混,仗着有几个钱就到处张扬。

"老板,烤好了没有?我们等得花都谢了。"矮个子,也就是他们口中的刘哥不耐烦地说道。

"马上好。"赵铁柱应道。

过了几分钟,第一批烤串烤好了。赵铁柱装好盘子,端到他们桌前。

"来,尝尝!"刘哥拿起一根羊肉串,大口咬了一口。

其他几个人也跟着吃了起来。

一开始他们还有说有笑,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样子。

赵铁柱继续烤着剩下的串。

看这几个人吃得挺香,他心里稍微放松了一些。

"这肉怎么有股腥味?"刘哥突然皱着眉头说道。

"是啊,我也觉得有点不对劲。"戴眼镜的青年跟着附和。

赵铁柱听到这话,心里一紧。他明明用的都是新鲜羊肉,不可能有腥味的。

"老板,你这肉是不是不新鲜啊?"刘哥大声质问道。

"不会的,都是今天买的新鲜肉。"赵铁柱解释道。

"你说不会就不会啊?我们吃出来有腥味,你还敢狡辩?"刘哥的声音越来越大。

周围其他摊位的摊主都看了过来,但大家都只是远远看着,没人敢上前。

这几个年轻人一看就是混子,普通人惹不起。

"要不我重新给您烤几串?"赵铁柱压着火气说道。

"重新烤?你以为我们是要饭的啊?"刘哥站了起来,"这种破烂货还想收钱?"

说着,他一把将盘子里的烤串扫到地上,几根烤串滚落在泥土里。

赵铁柱看着地上的烤串,心里涌起一阵愤怒。

那可是好好的羊肉串,就这样被糟蹋了。

"你这是干什么?"赵铁柱的声音有些颤抖。

"干什么?老子教训你这个黑心老板!"刘哥指着赵铁柱的鼻子说道,"卖这种破烂货,还敢要钱?"

其他三个人也跟着起哄:"就是,这种垃圾烧烤摊早该关门了!"

"当兵的就这水平?真给军人丢脸!"

最后这句话就像一根钢针扎进了赵铁柱的心里。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拳头紧紧握在一起。

03

在部队的那些日子是他最珍贵的回忆,是他最骄傲的经历。

这几个小混混居然敢拿这个来羞辱他,简直就是在他最疼的地方撒盐。

"你们再说一遍?"赵铁柱的声音变得很低,但每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怎么,不服气啊?我说你们当兵的就这水平,丢人现眼!"刘哥更加嚣张地说道。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在窃窃私语。

有人认出了赵铁柱的身份,小声议论着:"这几个人太过分了,铁柱在部队里可是好兵,人也实在。"

"就是啊,这几个小混混简直没王法了。"

"可是谁敢管啊,他们在县城里有后台的。"

议论声传到赵铁柱耳朵里,让他感到既愤怒又屈辱。

堂堂一个退伍军人,居然被几个小混混欺负到这种地步,还要被人同情。

"老板,你到底服不服?不服的话,我们可就不客气了。"刘哥挥舞着拳头威胁道。

赵铁柱看着地上被踩烂的烤串,看着围观群众同情的目光,心里涌起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那是愤怒,是屈辱,更是一种深深的不甘。

他想起在部队的时候,班长总是说:"军人的荣誉比生命还重要。"

他想起第一次穿上军装时内心的激动,想起在部队里和战友们一起摸爬滚打的日子。

这些美好的回忆现在都被这几个小混混的话给践踏了。

赵铁柱突然转身,走到摊位后面,抓起一把沙土。

围观的群众都愣住了,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只见他将沙土倒进铁锅里,点上火,加了油盐调料,开始炒了起来。

"你疯了吗?"刘哥瞪大了眼睛。

赵铁柱一言不发,继续炒着锅里的"沙子"。

炒勺在他手里飞舞,就像炒菜一样认真。

很快,锅里传出了香味,居然闻起来还挺不错。

围观的群众更加困惑了。

有人小声说:"这是要干什么?真的炒沙子吗?"

赵铁柱炒了几分钟,将锅里的东西盛到盘子里,端到刘哥面前,冷冷地说道:"既然说我手艺差,这个你吃完再走。"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连夜市里其他摊位的嘈杂声都好像消失了。

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看着这一幕,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刘哥看着面前这盘"炒沙子",脸色变得惨白。

他的三个跟班也都傻眼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你这是想毒死我们吗?"刘哥结结巴巴地说道。

赵铁柱依然面无表情:"你们不是说我手艺差吗?这是我的拿手好菜,尝尝看。"

"老板,这,这不合适吧?"戴眼镜的青年咽了咽口水。

"怎么不合适?刚才你们不是吃得挺香的吗?现在怎么不敢吃了?"赵铁柱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嘲讽。

围观的群众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这是真的炒沙子吗?"

"看起来好像还挺香的。"

"铁柱这是被逼急了啊。"

"这几个小混混也太过分了,现在遇到硬茬了。"

刘哥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他在县城里向来横行霸道,什么时候遇到过这种情况?一个小小的烧烤摊主居然敢这样对他。

"你以为我不敢吃吗?"刘哥硬着头皮说道。

"那就吃啊。"赵铁柱将筷子放在盘子边上,"吃完再走。"

这四个字说得很轻,但每个字都像重锤一样敲在刘哥心上。

04

周围这么多人看着,如果他现在认怂,以后在县城里还怎么混?

"吃就吃,谁怕谁!"刘哥一咬牙,拿起筷子。

他的手有些发抖,筷子夹起一点"炒沙",慢慢送到嘴边。

围观的群众都屏住了呼吸,连空气都变得凝固起来。

刘哥闭着眼睛,将筷子伸进嘴里。

"咦?"他睁开眼睛,脸上露出困惑的表情。

"怎么样?好吃吗?"赵铁柱问道。

"这,这不是沙子?"刘哥惊讶地说道。

赵铁柱冷笑一声:"睁大眼睛看清楚,这是炒花生碎。"

什么?围观的群众一阵哗然。

大家仔细一看,盘子里确实不是沙子,而是炒得金黄的花生碎,混着各种调料,看起来还真挺有食欲的。

"花生碎?"刘哥的脸涨得通红。

"对,花生碎。我刚才从摊位后面抓的是装花生的袋子里的花生碎,不是沙子。"赵铁柱淡淡地说道,"看清楚再说话,别一上来就胡说八道。"

这下子刘哥的脸面彻底没了。

他刚才还以为真的是沙子,吓得要死,现在

才知道是花生碎。

更要命的是,这花生碎炒得还挺香,味道不错。

"你,你这是耍我们?"刘哥恼羞成怒。

"耍你们?是你们先找茬的。"赵铁柱指了指地上被踩烂的烤串,"我的烤串被你们糟蹋了,现在给你们炒盘花生碎尝尝,这叫耍你们?"

围观的群众开始窃窃私语:

"原来是花生碎啊,我还以为真的是沙子呢。"

"铁柱这招厉害,把这几个小混混唬得一愣一愣的。"

"看他们刚才那怂样,还以为有多厉害呢。"

"现在知道铁柱不好惹了吧。"

议论声越来越大,刘哥几个人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他们在县城里一向呼风唤雨,什么时候被人这样戏弄过?

"我们走!"刘哥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等等。"赵铁柱拦住了他们,"钱还没结呢。"

"什么钱?"

"刚才点的烧烤,总共十五块钱。"赵铁柱伸出手。

"你疯了?那些烂肉串我们根本没吃完!"刘哥大声说道。

"没吃完是因为你们自己扔在地上的,又不是我的问题。"赵铁柱的语气很平静,"做生意讲究一个字——理。你们点了菜,我做了,该给钱就得给钱。"

"我们不给!"

"不给也行。"赵铁柱看了看周围的围观群众,"大家都在这里看着呢,以后谁还敢来你们这几个人开的店里消费?"

这话说到了点子上。

刘哥他们虽然是小混混,但也有自己的生意,主要是开游戏厅和台球厅。

如果名声坏了,确实会影响生意。

"算你狠。"刘哥从口袋里掏出十五块钱扔在桌上,"走!"

四个人灰溜溜地离开了夜市。

围观的群众看着他们的背影,忍不住笑了起来。

"铁柱,你这招太绝了!"李嫂竖起大拇指。

"就是,把那几个小混混治得服服帖帖的。"

"以后谁还敢在你这里闹事?"

赵铁柱没有回应大家的称赞,默默地收拾着摊位。

地上的烤串已经不能要了,损失了好几块钱的成本。

不过能让那几个小混混灰溜溜地滚蛋,这点损失也值了。

"师傅,你刚才是怎么想出这个办法的?"一个年轻人好奇地问道。

05

"没什么特别的。"赵铁柱一边收拾一边说道,"就是觉得不能让他们这样欺负人。"

"可是你怎么知道他们会被唬住?"

"不知道。"赵铁柱诚实地回答,"就是试试看。"

其实他心里很清楚,这几个小混混虽然平时张牙舞爪,但遇到真正的硬茬就会露怯。

在部队里见过太多这种人了,外强中干,一旦遇到比他们更硬的人,立刻就怂了。

"师傅,下次他们还会来找麻烦吗?"有人担心地问道。

"应该不会了。"赵铁柱摇摇头,"这种人最要面子,今天在这么多人面前丢了脸,估计以后都不敢来了。"

果然,从那天以后,刘哥那几个人再也没有在夜市里出现过。

听说他们现在看到赵铁柱的烧烤摊都要绕着走,生怕再遇到什么尴尬的场面。

而赵铁柱的名气却因为这件事传开了。

很多人专门跑来看那个传说中的"炒沙子",虽然知道其实是花生碎,但大家还是觉得很有意思。

"老板,来一份炒花生碎!"

"师傅,听说你这里有特色菜?"

"就是那个把小混混唬住的炒沙子吗?"

面对这些好奇的顾客,赵铁柱总是淡淡地回应:"就是普通的炒花生碎,没什么特别的。"

但他心里明白,这盘"沙子"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它代表着一个退伍军人的尊严,代表着一个普通人面对强权时的不屈,代表着在困境中依然要保持的那份坚持。

夜市里的生活还在继续。

每天晚上,赵铁柱依然会准时出现在他的摊位前,点起炭火,准备食材,迎接一天的生意。

炒花生碎也成了他摊位的一个特色,虽然利润不高,但总有顾客愿意尝试。

"师傅,你这花生碎是怎么炒的?味道真不错。"一个常客问道。

"没什么秘诀,就是火候要掌握好,调料要搭配得当。"赵铁柱一边炒着花生碎一边说道。

"听说当初你是用这个把那几个小混混唬住的?"

"嗯。"赵铁柱点点头,没有多解释。

那天晚上的事情现在想起来还是有些惊险。

如果那几个人真的不信邪,非要和他硬碰硬,后果可能会很糟糕。

幸好他们虽然嚣张,但关键时刻还是怂了。

"师傅,你以前在部队里是做什么的?"年轻顾客好奇地问道。

"炊事兵。"赵铁柱简短地回答。

"怪不得烧烤做得这么好。"

赵铁柱笑了笑,没有反驳。

其实他的烧烤手艺真的很一般,在夜市里只能算是中等水平。

但他有一个优点,就是用料实在,从不偷工减料。这在物价上涨、竞争激烈的夜市里,已经很不容易了。

生意慢慢好了起来。除了常客之外,还有不少人是慕名而来,想看看那个传说中能够"炒沙子"的烧烤摊主。

虽然大家都知道那只是花生碎,但这个故事本身就很有传奇色彩。

"听说你一个人就把四个小混混给治服了?"一个中年顾客问道。

"没有那么夸张。"赵铁柱摇摇头,"就是碰巧他们比较胆小。"

"胆小?那几个人在县城里可是出了名的横,怎么会胆小?"

"真正横的人不会欺负小摊贩。"赵铁柱说道,"真正有本事的人也不会仗着人多势众来找麻烦。"

06

这句话说得很平静,但听在围观群众耳朵里却很有份量。

大家都知道赵铁柱说的是实话,那几个小混混平时只会欺软怕硬,遇到真正的硬茬立刻就露了原形。

时间一天天过去,那盘"炒沙子"的故事在夜市里越传越广,甚至传到了县城的其他地方。

很多人都知道工业区夜市里有个退伍军人开的烧烤摊,手艺不错,人很实在,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色菜。

"师傅,我是从隔壁镇专门过来的,听说你这里有炒沙子?"一天晚上,一个陌生面孔出现在摊前。

"就是炒花生碎,没什么特别的。"赵铁柱笑着说道。

"我知道我知道,就是想尝尝传说中的味道。"

赵铁柱点点头,开始炒花生碎。

这个动作他现在已经很熟练了,火候、调料、时间都掌握得很好。虽然只是简单的花生碎,但经过他的处理,味道确实不错。

"真的很香啊。"陌生顾客尝了一口,"难怪能把那几个混子唬住。"

"主要是他们自己心虚。"赵铁柱说道。

"可是师傅,你当时不怕吗?要是他们真的发疯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赵铁柱想过很多次。

说不怕是假的,当时他也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但是当听到那几个人侮辱他当兵的身份时,内心的愤怒已经压过了恐惧。

"怕也没用。"赵铁柱淡淡地说道,"总不能一直被人欺负下去。"

"说得对,男人就该有骨气!"陌生顾客竖起大拇指。

夜色渐深,夜市里的人流开始减少。

赵铁柱开始收拾摊位,准备回家。

今天的收入还不错,除了正常的烧烤生意,光是炒花生碎就卖了十几份。

虽然每份只赚几毛钱,但积少成多,也是不小的收入。

更重要的是,这让他的摊位有了特色,有了名气。

"师傅,明天还来吗?"常客问道。

"当然来,每天都在。"赵铁柱一边收拾一边回答。

"那我明天还来吃你的烧烤。"

"好,欢迎。"

收拾完摊位,赵铁柱推着小车回家。

路上经过那条熟悉的巷子,看到自己家里还亮着灯,心里涌起一阵温暖。

媳妇肯定在等他回家,儿子可能已经睡了。

这样平淡的生活虽然辛苦,但很踏实。

推开家门,媳妇迎了上来:"今天怎么这么晚?"

"生意比较好,多卖了一会儿。"赵铁柱简单解释道。

"那就好。对了,今天有人来问你炒沙子的事情,是怎么回事?"

原来消息已经传到家里了。

赵铁柱将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媳妇听完后既担心又骄傲。

"以后遇到这种事情小心点,安全最重要。"媳妇关切地说道。

"我知道。"赵铁柱点点头,"不过那几个人应该不会再来了。"

"那就好。对了,今天的收入怎么样?"

"还不错,比平时多了十几块钱。"

媳妇脸上露出了笑容。

对于他们这样的小家庭来说,每天多赚十几块钱就是很大的收入增长了。

"都是因为那盘炒沙子?"

"算是吧。很多人慕名而来,想尝尝那个传说中的味道。"

"那你以后要好好保持这个特色。"媳妇建议道。

赵铁柱点点头。

07

他明白妻子的意思,既然这盘"炒沙子"能够带来额外的收入,就应该好好经营下去。

从那天开始,炒花生碎正式成了赵铁柱烧烤摊的招牌菜之一。

虽然成本低廉,但因为有了故事背景,反而成了很多顾客必点的菜品。

"师傅,来一份传说中的炒沙子!"

"老板,那个把混子唬住的花生碎给我来一份!"

"师傅,听说你这里有特色菜?"

面对这些顾客的要求,赵铁柱总是默默地点头,然后开始炒花生碎。

动作熟练,手法娴熟,很快一盘香喷喷的花生碎就做好了。

生意越来越好,收入也越来越稳定。

那些曾经让他发愁的开支现在已经不是问题了,甚至还有了一些积蓄。

更重要的是,赵铁柱重新找回了作为一个退伍军人的尊严和自信。

那天晚上面对小混混的挑衅,他没有选择忍气吞声,而是用自己的方式维护了尊严。

这种感觉很好,让他重新相信自己还是那个在部队里受人尊敬的兵。

夜市里的其他摊主也对他刮目相看。

以前大家只知道他人老实,手艺还行,现在才知道他还有这样的一面。

"铁柱,你这招真绝!"李嫂每天都要夸赞几句。

"就是运气好。"赵铁柱总是这样回答。

但大家都知道,这不仅仅是运气。

这需要勇气,需要智慧,更需要在关键时刻的果断。

县城里的小混混们现在提到赵铁柱都要摇头。

那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烧烤摊主,居然有这样的手段。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在他的摊前闹事了。

而那盘"炒沙子"也成了夜市里的传奇故事,被人们一遍又一遍地讲述着。

每当有新来的顾客询问这个故事,老顾客们总是津津乐道地讲述那天晚上发生的一切。

"你是没看到,那四个混子当时吓得脸都白了!"

"铁柱那叫一个淡定,就像真的在炒沙子一样!"

"最后他们灰溜溜地跑了,丢脸丢到家了!"

这些故事让赵铁柱的名气越来越大,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现在他的烧烤摊在整个夜市里都算是有名的了,不仅本地人爱来,连外地人都会慕名而至。

时间过去了几个月,那盘"炒沙子"依然是摊位上最受欢迎的菜品之一。

赵铁柱也习惯了每天炒几十份花生碎,虽然单价不高,但销量大,总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家里的经济状况改善了,媳妇脸上的笑容多了,儿子也能吃得更好一些。

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那天晚上的那盘"沙子"。

赵铁柱有时候会想,如果当时选择忍气吞声,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可能摊位还是那个普通的烧烤摊,生意平平淡淡,勉强维持生计。

而他自己,可能还在为那天晚上的屈辱而耿耿于怀。

幸好他选择了反击,用自己的方式维护了尊严。

这不仅改变了生意,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他自己。

现在的赵铁柱虽然依然不爱说话,但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完全不一样了。

夜市里的生活还在继续,那盘"炒沙子"的传奇还在流传。

而赵铁柱,这个前炊事兵,也在这个小小的烧烤摊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来源:清风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