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星”声汇湘江,科普盛宴燃动星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1 16:20 1

摘要:金秋九月,湘江畔凉风送爽,科创新城热潮涌动。9月10日上午,“智汇湘江・科普星声音”2025年长沙市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在湖南湘江新区城市馆举行。

“智汇湘江・科普星声音”2025年长沙市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在湖南湘江新区城市馆举行。

红网时刻新闻9月10日讯(记者 余雅琴)金秋九月,湘江畔凉风送爽,科创新城热潮涌动。9月10日上午,“智汇湘江・科普星声音”2025年长沙市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在湖南湘江新区城市馆举行。

从半决赛脱颖而出的14位选手会师总决赛,以科学为核、以表达为翼,展开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讲解较量,共同呈现出一场汇聚知识、创意与温度的科学盛宴,用声音传递科学力量,让科普点亮城市未来。

多维科普展现科学魅力

决赛评委阵容强大,涵盖高校教授、医学专家、语言艺术学者和媒体资深编辑,从科学性、表达力和传播效果等多维度为选手打分。

比赛设“20秒自我介绍”和“4分钟自主命题讲解”两个环节。选手们需在有限时间内清晰阐释科学原理或自然现象,做到科学准确、生动有趣、感染力强。

评分标准严格——内容科学性占5分,讲解方法与感染力占3分,语言流畅与仪态形象占2分。超时即扣分,充分考验选手的综合表达能力。

本次大赛选手演讲主题涵盖广泛,覆盖医疗健康、自然资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从地球深部到无垠宇宙,从人工智能到深海勘探,充分展现了科普的多元魅力。

选手们借助多媒体手段,结合生活场景,将高深科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故事,引得现场观众掌声不断。

其中,来自湖南省地质博物馆的陈苏,对万米深井钻探技术的震撼解读,将10910米的钻井深度类比为“钻透13座迪拜塔”;来自湖南大学的崔承生动阐释人工智能如何辅助癌症诊断,通过手机人脸识别的例子巧妙解释复杂的机器学习原理;来自中南大学的郑涵对火星奥秘的深入探访,带领观众穿越40亿年时空,探寻红色星球的命运变迁;来自湖南湘江新区城市馆的谭威对“海牛Ⅱ号”深海钻机的精彩讲述,展现我国深海勘探技术的重大突破……他们借助多媒体手段,结合生活场景,将高深科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故事,引得现场观众掌声不断。

大咖助阵,科普明星现身说法

在评委合议环节,大赛特邀三位科普嘉宾现场分享。湖南省地质博物馆科普老师、全国科普讲解大赛特等奖获得者郭伟超首先登台,以专业又不失风趣的方式带来他的科普实践心得。

湖南湘江新区城市馆讲解员、全国自然资源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何吕传,则结合自身经验讲述了如何让科普“动起来、活起来”。

最后,江西省南昌市规划展示中心宣教部副部长夏舒晴老师分享《高岭土:点泥成金的科学奇迹——解码景德镇千年窑火里的东方密码》,为长沙观众带来一场融合历史与材料科学的跨界科普秀。

三位“科普明星”的分享不仅缓解了比赛的紧张气氛,更展现了当代科普工作者专业、多元、充满热情的新形象。

本次大赛特邀湖南首位荣获第九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与“全国十佳科普使者”称号的医学专家张乐蒙教授对选手表现进行了总体点评。

“科普的本质是搭建科学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张乐蒙教授表示,“今天的选手们展现了出色的科学素养和传播能力,能够将复杂的科学概念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语言,这一点难能可贵。”

奖项揭晓,新一批科普使者诞生

经过近三小时的激烈角逐和严格评审,各大奖项最终揭晓。刘柳君、郭嘉一两位选手获得一等奖,谭威、陈苏、郑涵和崔承获得二等奖,欧阳佳怡、蒋雨岑等8人获得三等奖;郑涵、崔承、刘亦淞、谭威、欧阳佳怡获得专项奖;张望洲、王曼玲、于是等12人获得优胜奖,每位选手都以独特的方式诠释了科学的魅力。

奖项揭晓,新一批科普使者诞生。

“智汇湘江・科普星声音”2025年长沙市科普讲解大赛虽已落幕,但科学普及的道路没有终点。

正如大赛主题所倡导的,这是一次“用声音传递科学力量”的成功实践,也是长沙推动“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营造全民科普氛围的重要举措。

从半决赛到总决赛,每一位参赛者都是科普事业的同行者与传播者。他们用生动的语言、精彩的展示和真诚的热情,让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可亲可感,让沉默的实验室成果走进大众视野。

在长沙这座科创高地上,科普正成为一股清朗而有力的“星声音”,汇入湘江,涌向未来。

本次大赛由长沙市科学技术协会、湖南湘江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指导,湖南湘江新区城市馆、湘江新区(岳麓区)科学技术协会、湘江新区(岳麓区)社科联主办,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学习强国湖南湘江新区学习平台承办。

来源:网红长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