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时那个小宝宝舔完蜂蜜后,突然出现精神差、手脚活动减少、眼睛睁不开等症状。
最近,刷到一条新闻,刷新了我的认知。
陕西省西安市有个7个月大的婴儿花宝误舔蜂蜜勺,差点送了命。
当时那个小宝宝舔完蜂蜜后,突然出现精神差、手脚活动减少、眼睛睁不开等症状。
家长赶紧送到医院去,医生询问得知,原来家长最近在给大女儿(1岁以上了)喂食蜂蜜时,小女儿(7个月)舔过舀蜂蜜的勺子!
医生表示,对于1岁以内的小宝宝来说,蜂蜜是种危险食物!
1岁以内宝宝的肠道屏障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未必能抑制肉毒杆菌的繁殖,所以吃蜂蜜可能会导致中毒,中毒早期会出现便秘,继而出现困倦、吸吮无力、喂食困难、肌肉无力、哭声微弱,严重会致命。
经过检查,花宝被确诊肉毒杆菌毒素中毒,该病极为罕见,且救治药物为应急药物。
经过协调,救命药由兰州经专车当日转运至西安市儿童医院,15天后,花宝康复出院。
这样的案例每年都在发生!上海市儿童医院数据显示:
我国每年约发生200例婴儿蜂蜜中毒事件,其中10%需要重症监护。
所以,我怕有些家长没看过这则新闻报道,索性专门写一篇文章来给大家看看。
避免因为自己的无知,无形中伤害了宝宝。
如果不当妈的话,估计也不知道这个蜂蜜小宝宝不能吃,尤其是新鲜的蜂蜜。
看完这个新闻,我又继续去网上、育儿书里查了一些资料发现1岁以内的宝宝确实不能吃蜂蜜。
而且浙江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王教授指出:
"天然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杆菌孢子,这种微生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蜜蜂采集花粉时可能将其带入蜂蜜。”
对成年人来说,这些孢子根本不足为惧,因为成人胃酸强度高(pH值1.5-3.5),肠道菌群成熟,有完善的免疫系统。
但婴儿的消化系统完全是另一回事,他们的胃酸浓度仅为成人的1/10(pH值4.5-5.0),而且肠道保护性菌群未建立,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
孢子会在婴儿肠道内萌发,产生神经毒素,这种毒素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万倍!仅需0.1微克就能导致中毒。
因此,1岁以内的婴儿需避免食用蜂蜜。
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记录显示,婴儿肉毒中毒通常有“三不”特征:
1⃣️不吃:突然拒奶,吸吮无力
2⃣️不哭:哭声微弱像小猫叫
3⃣️不动:肌肉松弛如"布娃娃"
其他危险信号:便秘超过3天,眼皮下垂似"睡不醒",流口水异常增多,颈部无力支撑头部。
黄金抢救时间窗是在出现症状后12小时内,每延迟1小时治疗,后遗症风险增加15%!
如果小宝宝不小心误食了,家长一定要立即行动起来,用纱布缠指清洁口腔残留,记录误食时间、剂量(哪怕只是舔舐)。
因为这个到时去医院,医生问起来的话,可以给医生有一个就诊参考,省时省力。
然后赶紧拨打120时明确说明"疑似婴儿肉毒中毒",并且联系当地疾控中心获取抗毒素血清,快速查下宝宝的问题。
看到上述那个新闻,我感觉养育小宝宝真的要非常注意,尤其是家长们真的不要什么都给小宝宝吃。
以前我家附近有个邻居,她在给宝宝做辅食,做的是那种蚕豆煮粥。
宝宝吃了以后一开始是口唇变白,然后皮肤眼睛变黄、呕吐、发烧,没多久就晕倒了。
据说差点没了,还好抢救及时,阿弥陀佛。
去医院检查才发现他们的宝宝是蚕豆病宝宝,是不能吃蚕豆的,如果吃了的话会发生溶血,抢救不及时会对生命有危险。
这里简单科普下“蚕豆病”是什么?
蚕豆病,学名叫“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缺乏症),是一种遗传性酶缺乏病。
如果宝宝体内缺少一种叫G6PD的酶,导致红细胞容易破裂,引发溶血性贫血。
养育无小事,科学喂养才是真爱!
转发这篇文章,或许就能阻止一个家庭的不幸。
你身边有长辈还在用"土方法"喂蜂蜜吗?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吧~
今天就分享到这了,来自妈妈日记
---
数据来源: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婴儿肉毒中毒防治指南》
2. 美国儿科学会《婴儿喂养安全手册》
3. 上海市儿童医院2019-2023年急诊病例统计
来源:叮叮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