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有这样一群人,既是正义的守护者,以法律为剑、以证据为盾,在办案一线捍卫公平正义;也奔走在传递法治火种的路上,用专业与热忱,将法律知识播撒到每一个角落。坐在公诉席,他是“检察官”;站上讲堂,他是“法治老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解锁他们的“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有这样一群人,既是正义的守护者,以法律为剑、以证据为盾,在办案一线捍卫公平正义;也奔走在传递法治火种的路上,用专业与热忱,将法律知识播撒到每一个角落。坐在公诉席,他是“检察官”;站上讲堂,他是“法治老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解锁他们的“老师”角色!
学校里的 “法治课堂” 为青春撑起法治保护
立足法治副校长平台机制,聚焦“网络安全”“预防性侵”“预防校园欺凌”等未成年人普法重点内容,以案例警示、条例解读的方式,开展丰富多样的法治教育课程。目前有16名检察官兼任不同学校的法治副校长,今年以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33场,受众约3万人,派发普法资料约1300份。除了普法教育,检察官还通过检校常态化沟通机制,联合学校、家长、社区工作者等多方力量,对出现不良行为的在校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帮助其重回正轨。2025年以来累计帮教在校未成年人29人。
企业里的 “科普讲座” 为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依托“检企直通车”,根据企业需求,精准为企业提供法律知识科普讲座,聚焦“合同诈骗”“虚开发票”“职务犯罪”等主题,深入开展“带案入企”“送法入企”普法服务,提升企业法治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2025年以来,分别为低碳园会展中心、区烟草局和烟草公司、工商银行新塘支行开展法律宣讲活动,覆盖220人次。
乡村里的 “以案释法” 让法治阳光普照土地
聚焦农村地区法治力量薄弱,且土地争议、邻里纠纷等矛盾多的情况,将普法课堂下沉到农村。依托“榕树下”听证模式,检察官带案下乡,并化身普法讲师,以真实案例为素材开展“零距离”普法,解答村民疑惑、提供法律咨询,帮助化解矛盾纠纷,让司法办案有温度、轻罪治理有力度。相关工作成效被《检察日报》报道。
从公诉席到讲台,他们以法律为剑守护正义,以师者之心传递法治之光,在检察官与法治老师的角色切换中,诠释着对法律与教育的双重担当。
来源:广州政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