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鸢尾中文名源于其叶片形似猛禽“鸢”的尾巴,而它的拉丁学名“Iris”在希腊语中意为“彩虹”,也就是说鸢尾的花色有很多,并不是只有一种颜色。鸢尾花常见的颜色有蓝紫色、黄色、白色,较为少见有红色、橙色或者黑色。
鸢尾中文名源于其叶片形似猛禽“鸢”的尾巴,而它的拉丁学名“Iris”在希腊语中意为“彩虹”,也就是说鸢尾的花色有很多,并不是只有一种颜色。鸢尾花常见的颜色有蓝紫色、黄色、白色,较为少见有红色、橙色或者黑色。
不同颜色的鸢尾还被赋予不同的花语含义,蓝紫色是最为经典的鸢尾花色,被称为“蓝色妖姬”,代表仰慕之意;黄色鸢尾充满活力,象征着青春活泼;白色鸢尾洁白无瑕,代表着纯真;紫色鸢尾端庄大方,代表吉祥;黄色代表友情永固。
在现代城市绿化中,鸢尾也经常被用到,现全国鸢尾生产面积达1万余亩,产值近2亿元,也可见其在我国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广泛程度。
鸢尾品种繁多,适应性强。旱生品种如德国鸢尾,适合家庭盆栽及花境应用;湿生品种如路易斯安那鸢尾、花菖蒲和西伯利亚鸢尾,则适合水体环境。路易斯安那鸢尾甚至可常年生长在水中,吸收水中COD、BOD等富营养化物质,吸污能力强,生态效益显著。
鸢尾的观赏期也很有价值。在北方春夏交汇时节,观赏花卉出现断层,鸢尾是非常好的补充花卉。其花期主要集中在4月至6月,不同品种略有差异,能够形成绚丽的春夏季植物景观。
鸢尾在园林配置中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应用形式:
1. 花坛与花境
鸢尾花色丰富,可灵活多样地应用于花坛、花境中。矮生品种如马蔺可以栽植在花坛、花境的边缘,作为镶边植物;高型品种则可以与乔灌木一起配置,使植物垂直层次更加丰富。
2. 水景园与湿地公园
鸢尾中有较多水生和湿生种类,叶片翠绿挺拔,能增加水面的垂直美感。黄菖蒲适宜栽植在水深30-50厘米的土壤中,花菖蒲、溪荪、燕子花等适宜栽植在水深10厘米以下处。
3. 专类园
利用鸢尾不同种或同一种的不同品种,可以根据其生态习性及观赏价值的不同进行配置,构成植物专类园,用于品种收集、休闲观赏、科普展览等。
4. 岩石园
某些根茎类的有髯鸢尾品种,植株相对矮小,适宜种植在石灰质以及干旱的土壤中,结合叠水、山石以及高山植物,可形成清新秀丽的岩石园景观。
5. 地被应用
鸢尾、马蔺等植株矮小,叶型美观,抗性较强,适宜作为观花地被应用。它们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保持水土、固土护坡。
鸢尾喜阳光充足、气候凉爽的环境,耐寒力强,喜适度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种植时宜选择排水良好的位置,植株间距通常为20-30厘米。
繁殖多采用分株、播种法。春季花后或秋季可进行分株,一般种植2-4年后分栽1次。分割根茎时,注意每块应具有2-3个不定芽。
养护方面,生长期要勤浇水,保持土壤60%-80%的湿度,但不能积水。每月施一次多元素磷钾复合肥,花期前后要各施一次量大点的磷酸二氢钾,有助于提高花朵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鸢尾整个植株都带有毒性,若家里有小孩或者宠物,最好不要放在室内养,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来源:生活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