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病理检测的革新之路:挑战、创新与未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4 22:03 1

摘要: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的高发恶性肿瘤,其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随着精准医学的不断发展,肺癌病理检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的肺癌病理检测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样本量不足、周转时间长、检测效率与质量的平衡等问题。本文将深入探

前言

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的高发恶性肿瘤,其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随着精准医学的不断发展,肺癌病理检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的肺癌病理检测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样本量不足、周转时间长、检测效率与质量的平衡等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肺癌病理检测的挑战,并介绍前沿的检测技术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肺癌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挑战重重:样本量不足与周转时间长成“拦路虎”

在肺癌病理检测中,样本量不足和周转时间长是两个最为突出的问题。特别是穿刺活检样本,由于其体积较小,往往难以提供充足的组织进行多项分子检测。这不仅可能导致无法满足诊断要求,还会延误患者的治疗进程1。例如,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样本量不足,医生不得不重新进行穿刺活检,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延长了诊断时间。此外,现有的病理检测流程,特别是基于FFPE(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样本的分子检测,如NGS等技术,通常需要5到10天的检测周期2与此同时,检测效率和质量的平衡也成为一大难题。传统检测手段在准确性和稳定性方面有保障,但过程耗时,样本易受污染或损失,而快速检测技术又可能面临交叉污染风险。例如,在样本处理过程中,若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容易出现样本交叉污染,影响分子检测的准确性3。这些问题共同构成了肺癌病理检测的“拦路虎”,亟需创新技术的突破。

此外,资源与技术限制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对于基层医院或资源有限的医疗机构,复杂的分子病理检测设备和技术可能无法普及,影响了肺癌患者获得精准诊断的机会。因此,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成为当前肺癌病理检测面临的重要挑战。

优化检测:新型样本收集器和检测路径为提升

检测时效提供新可能

为解决基因检测中穿刺样本不足和周转时间过长的问题,许多创新的肺癌病理检测路径正被积极探索。其中,基于“Biology collector (BIOCO)”——一种可吸附于切片刀片支架的高效样本收集器,是一项具有潜力的创新技术。一项研究4比较了基于BIOCO的新方案与常规采集的传统方案的基准周转时间及抗污染性能等。研究对39例NSCLC患者的穿刺活检标本进行EGFR、KRAS、HER2、ALK、ROS1、MET、BRAF、RET和NTRK肺癌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并实现了基因检测与病理诊断同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BIOCO的新检测路径将样本周转时间缩短至4~6天(传统方案的基准周转时间为8~14天),大幅加快了分子检测报告的生成。

这种基于新型样本收集器的病理诊断和基因检测路径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还提升了样本的利用率。例如,在传统检测中,由于样本量不足,医生往往需要进行多次穿刺活检,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延长了诊断时间。而BIOCO采集器能够有效保存病理样本,避免交叉污染,减少重新取样带来的时间延迟,且在准确性和有效性上与传统采集方法一致。这些创新路径极大地提高了肺癌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有望患者能够更快获得诊断结果并接受针对性治疗。

未来展望:非侵入性、实时性与高度自动化

成新趋势

随着精准医学的不断发展,肺癌病理检测面临更高的要求。未来,肺癌病理检测将朝着非侵入性、实时性和高度自动化的方向发展。首先,非侵入性样本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尤其是血液、胸腔积液中的游离DNA检测等新技术,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基因信息,有效避免重复穿刺的需求。其次,高灵敏度和快速检测平台的应用将成为趋势。基于NGS和数字PCR等高灵敏度技术的平台将进一步发展,缩短检测周期、提升检测通量,并降低成本。此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病理分析中的应用也将成为重要方向。AI算法能够快速分析病理切片图像、识别癌症特征,并与基因检测数据相结合,提高诊断的速度和准确性。最后,标准化和自动化的病理检测流程将进一步提高检测的效率和一致性。自动化的样本处理设备、标准化的检测流程以及集成化的诊断平台,将使病理检测在不同医院间保持一致性,减少人为误差。

结语

肺癌病理检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当前,尽管面临样本量不足、周转时间长等挑战,但通过创新技术的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肺癌病理检测正朝着更加高效、精准和个性化的方向迈进。随着非侵入性、实时性和高度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成熟,肺癌病理检测将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前景,推动精准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Atanesyan L, Steenkamer MJ, Horstman A, et al. Optimal Fixation Conditions and DNA Extraction Methods for MLPA Analysis on FFPE Tissue-Derived DNA. Am J Clin Pathol 2017;147:60-8.

2. Lindeman NI, Cagle PT, Aisner DL, et al. Updated Molecular Testing Guideline for the Selection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for Treatment With Targeted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Guideline From the 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 and the Association for Molecular Pathology. J Thorac Oncol 2018;13:323-58.

3. Shen LS, Xie GH. Molecular diagnosis in China: present status and challenges ahead. 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2016;39:473-6.

4. Shi C, Wei B, Liu X,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a patholog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athway may improve the molecular detection of lung cancer. Ann Transl Med. 2022;10(2):45. doi:10.21037/atm-21-6230.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审批号:CN-156543

有效期:21/06/2025

编辑:Axsean

审校:Shirley

排版:Yian

执行:Babel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医脉通肿瘤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