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风拂面,万物复苏,又是一年清明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西峡县直第一幼儿园于2025年4月2日精心开展了以“清明时节·传承与成长”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分小班、中班、大班三个层次展开,寓教于乐、
清风寄哀思,童心润传统—西峡县直第一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纪实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又是一年清明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西峡县直第一幼儿园于2025年4月2日精心开展了以“清明时节·传承与成长”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分小班、中班、大班三个层次展开,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孩子们在丰富多元的体验中,感受节日文化,培育感恩情怀,收获成长喜悦。
在小班组,孩子们以“感知清明”为核心,通过趣味手工和童谣表演开启与传统节日的初遇之旅。《小手捏青团》活动中,稚嫩的小手在教师引导下灵巧地揉搓、压扁、成型,一个个绿色青团在指尖跃动,幼儿在游戏中初步理解清明的味道和节日的意义。《清明柳条摇》让孩子们用皱纹纸装点春日柳枝,观察春意萌动,用心灵触碰自然的律动。在童谣《清明乐》的轻唱与律动中,清明的节气之美、节俗之趣悄然浸润幼小童心。
中班组的孩子们则踏入“探索清明”的旅程,聚焦自然与生命的体验教育。在《清明小农人·春种体验》中,孩子们通过阅读绘本《一粒种子的旅行》,亲手播下绿豆种子,三日后观察“豆苗成长记”,绘制探索画,感受生命的奇妙律动。《清明雨》儿歌学习配上自编动作,让节气之美与生活智慧巧妙融合。而《小燕子送青团》体育游戏则通过障碍闯关、协作竞技,将“燕子归巢”“送青团”的节俗具象化,既锻炼了身体,又提升了团队意识。
大班组活动则聚焦“文化传承·情感升华”,引导孩子们在故事与行动中领悟清明深意。《介子推的故事》共读中,孩子们听着割肉救主、隐居深山的动人情节,探讨“感恩”的多样表达方式,创作感恩卡片,把内心的敬意化为文字与色彩。《清明祭英烈·童心永传承》活动通过改编红色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让孩子们在歌声中缅怀革命先烈,录制“英雄,我想对您说”短片,在纯真童言中寄托不变的敬意。而《放飞希望·风筝制作》则将情感升华至美好愿景的表达,孩子们绘制风筝,写下心愿,携手老师在春日晴空中放飞希望与梦想。
整个清明主题活动紧扣节日文化,以故事启智、游戏育人、劳动育德、艺术润心,不仅拓展了幼儿的认知视野,更潜移默化地培育了感恩、敬祖、惜物、爱自然的核心素养。西峡县直第一幼儿园始终秉承“以儿童为本,以文化为根”的教育理念,让传统文化在童心中生根发芽,在润泽中代代相传。
清风化雨,春日长歌;清明祭祖,亦是生命的礼赞。在传承中生长,于成长中铭记,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正以最纯真的方式,铭刻传统、赓续文脉,走在春天的路上,步履坚定、心怀敬意。
文 / 图 | 刘欢欢
编 辑 | 黄俊
来源:欣鑫育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