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东省潮州市作为我国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深厚的中医药历史积淀、丰富的产业实践经验和成熟的文化传播路径,对四川省崇州市深入挖掘唐慎微中医药文化内涵、擦亮“慎微故里 蜀州本草”品牌、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好的启示和学习借鉴意义。本文结合潮州经验
广东省潮州市作为我国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深厚的中医药历史积淀、丰富的产业实践经验和成熟的文化传播路径,对四川省崇州市深入挖掘唐慎微中医药文化内涵、擦亮“慎微故里 蜀州本草”品牌、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好的启示和学习借鉴意义。本文结合潮州经验,笔者提出崇州学习借鉴的路径与策略建议。
一、文化挖掘与品牌塑造:以“慎微”为核心,打造中医药文化新地标
1. 系统梳理历史资源,强化文化认同
潮州通过建设“潮州中医药博物馆”等方式,系统整理本地名医、典籍与验方。崇州可设立“唐慎微研究中心”,深入研究其生平与《证类本草》学术思想,挖掘其与蜀地中医药发展的历史联系。
2. 丰富文化传播形式,增强公众参与
崇州可编纂地方中医药文史资料,定期举办“唐慎微学术研讨会”,提升“慎微故里”文化厚度;同时策划“唐慎微足迹寻访”旅游线路,将文化地标与自然景观、药材基地串联,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
3. 打造文化地标与体验场景
借鉴潮州文化街区建设经验,崇州可规划建设“慎微文化园”或“蜀州本草主题街区”,集历史展示、研学教育、文创体验于一体,形成中医药文化消费新场景。
4. 创新传播方式,讲好“蜀州本草”故事
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出《唐慎微与蜀州本草》纪录片、短视频系列,结合川派中医药特色,打造具有地域辨识度的传播内容;同时举办“慎微中医药文化周”,开展义诊、药膳体验、古籍展览等活动,提升群众参与度与文化认同感。
二、产业转型与融合发展: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体系
1. 推动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与精深加工
借鉴潮州全链条发展模式,崇州可建设“蜀州本草标准化种植基地”,优选川芎、黄连等川产道地药材,推广生态种植技术,提升原料品质。
2. 强化科技支撑,推动产品创新
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唐慎微中医药创新实验室”,围绕经典名方开发药食同源产品、健康护肤品等,拓展中医药现代应用边界。
3. 发展“中医药+文旅”新业态
潮州将中医药与康养旅游深度融合,崇州可开发“本草研学旅行”项目,设计采药、制丸、香囊制作等互动课程;同时建设中医药康养小镇,提供药膳调理、中医理疗、节气养生等高端服务,打造“健康旅游”新名片。
三、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打造“蜀州本草”区域公用品牌
1. 强化品牌认证与标准化建设
借鉴“潮州三宝”地理标志保护经验,崇州应注册“蜀州本草”区域公用品牌,制定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提升市场公信力。
2. 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
利用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国际中医药展会等多元渠道,推动“蜀州本草”系列产品走向全国、迈向国际。
四、政策支持与人才保障:构建产业发展支撑体系
1. 加强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
制定《崇州中医药产业振兴规划》,明确唐慎微文化IP的核心地位,整合农业、文旅、科技等政策资源,形成发展合力。
2. 设立专项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建立“中医药产业发展基金”,支持重点项目孵化、企业技术改造与品牌建设,激发市场活力。
3. 强化人才培养与传承创新
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合作,设立“慎微中医传承班”,培养本土中医药人才;同时引进高端科研团队,推动唐慎微学术思想的现代化、数字化应用,如AI辅助本草研究等。
五、差异化发展策略:突出崇州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
1. 立足地域优势,突出川药特色
潮州依托岭南湿热气候与民俗资源,崇州则应强调川西平原的道地药材资源与蜀医人文底蕴,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 深耕唐慎微IP,打造独特文化符号
避免简单复制外地模式,应围绕《证类本草》开展数字化复原、经典方剂开发等,构建具有崇州辨识度的中医药文化体系。
3. 融合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借助成都科创资源优势,推动中医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融合,打造“智慧中医药”产业新高地。
六、行动路径建议:文化引领、产业驱动、品牌输出
1. 文化先行:以唐慎微研究为核心,打造全国中医药文化标识地。
2. 产业联动:构建种植、加工、文旅、康养融合发展集群。
3. 政策护航:通过规划、资金、人才政策形成系统支撑。
4. 品牌输出:推动“蜀州本草”标准化、数字化、国际化发展。
潮州的实践表明,中医药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守正创新”。崇州应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唐慎微文化为独特切入点,推动中医药产业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真正擦亮“慎微故里 蜀州本草”这块金字招牌。
来源:健康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