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入读了UCL很有实力的项目,但伦敦的房租却高得令人发指…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1 15:12 1

摘要:“11月底才交申请,圣诞节前连收三封拒信,连UCL都把我第一个志愿秒拒,那一刻真以为今年完了。

“11月底才交申请,圣诞节前连收三封拒信,连UCL都把我第一个志愿秒拒,那一刻真以为今年完了。

这种过山车,谁申谁知道。

先说结果:最后补申UCL的Health Psychology,居然捞上岸。

回头看,晚交不是死罪,但每一步都得算得死死的。

晚申的代价

11月底系统才点提交,圣诞假招生办直接关机。

曼大HR先给了offer,心里刚稳,爱丁堡、KCL、UCL第一志愿三连拒,拒信里一句“竞争激烈”就把人打回原点。

能翻盘全靠补申——把个人陈述里科研经历往健康干预方向硬拗,顺带提了之前在精神卫生中心打杂的两个月,没想到正对胃口。

UCL这项目今年录取率40%,比去年又缩了5%。

系里明说,晚申还想拿offer,科研匹配度必须一眼命中。

上课像在开盲盒

课表写着UCL,结果一半课得跑去Birkbeck。

教室倒是新,白板能直接投手机,实验课一人发一台心率仪,回宿舍还能当手环用。

最惊喜的是新生周,导师把实验室项目摊出来任人挑,从“戒烟App”到“癌症病人运动干预”,像菜市场买菜。

作者蹭进一个数字心理健康小组,现在每周给AI聊天机器人打标签,时薪12镑,够一周咖啡钱。

同学人均“卷”

全班60来人,20个中国脸,个个有故事:北师大学姐带着两篇SCI来的,港中文小哥做过创伤热线志愿者。

第一次小组讨论,老师甩一篇30页的meta-analysis让当场 critique,空气安静得可怕。

作业不难,但打分真狠。70分算优秀,第一次论文拿了68,心里偷乐,结果排名一看倒数30%。

系里悄悄开了学术写作急救班,去了一次,老师直接拿高分范文一句句拆,原来“批判性思维”就是要把文献作者怼到无话可说。

伦敦生存碎片

宿舍在西一区,9平米小房间月租950镑,洗衣机还要投币。

好处是走路25分钟到系楼,省掉地铁费。

吃饭倒不亏待自己。

学校后门新开了一家东北烧烤,五花肉8镑一串,贵但解乡愁。

中国城现在多了家24小时中超,半夜两点还能买到辣条。

冬天下午4点天就黑,靠图书馆的“光疗灯”续命,灯一开,人就像手机开了省电模式,困意瞬间清零。

一点小建议

1. 晚申可以,但PS一定精准对标项目关键词,别一份通吃。

2. 科研经历别只写“参与了”,把具体工具、数据、结论写清楚,哪怕只是打杂。

3. 住宿先抢学校合作的校外公寓,比私人房东稳,退押金不扯皮。

一句话总结:英国硕士不是冲刺,是精打细算的持久战。

晚一步没关系,每一步踩对点,照样能上岸。

来源:盐田惬意赏结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