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的母亲叫向秀丽!”|清明缅怀先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4 20:33 1

摘要:向秀丽,生于1933年5月,祖籍广东清远。1958年12月13日晚,向秀丽所在的车间酒精瓶破裂起火,危及烈性易爆的金属钠,为避免金属钠爆炸引起整个厂区和附近居民区的重大火灾,她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截住正在燃烧的酒精,避免了严重爆炸事故的发生。经过33天的全力抢救,

不足2岁,别的同龄人还在母亲陪伴下蹒跚走路、牙牙学语时,崔定邦却与母亲永别了。他不知道母亲是谁,长什么样,到底去了哪里。

直到7岁,他才从课本和老师口中得知,原来母亲叫向秀丽,是广州何济公制药厂的一名普通职工,也是一位舍身救火的女英雄。

在课本里“看到”了母亲

向秀丽,生于1933年5月,祖籍广东清远。1958年12月13日晚,向秀丽所在的车间酒精瓶破裂起火,危及烈性易爆的金属钠,为避免金属钠爆炸引起整个厂区和附近居民区的重大火灾,她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截住正在燃烧的酒精,避免了严重爆炸事故的发生。经过33天的全力抢救,1959年1月15日,向秀丽因伤势过重牺牲,献出了不到26岁的生命。

当人们都在为向秀丽的牺牲,感到伤心难过时,年幼的崔定邦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由于父亲是一名火车司机,常年跟着火车跑,很少有时间与家人团聚,工作比较忙,小定邦从此跟随外公外婆生活。

“我的妈妈是谁?她长什么样子?到底去了哪里?”长大点,小定邦开始羡慕小伙伴,因为他们上幼儿园有妈妈接送,能和妈妈一起玩耍,可以冲着妈妈撒娇。他不明白,为什么母亲不在身边陪自己,“那时,每次我一提到妈妈,外婆就忍不住哭,只告诉我,妈妈去了很远的地方工作。”崔定邦回忆道。

幸运的是,在成长过程中,崔定邦遇到了不少关爱他的老师,尤其是读一年级时的班主任,很照顾他,经常帮他打饭,哄他睡觉。从老师身上,崔定邦感受到了母爱。一天,崔定邦从课本上读到了广州何济公制药厂职工向秀丽舍身救火的事迹。班主任告诉全班同学,他,就是英雄的儿子。这时,崔定邦才知道,原来自己的母亲叫向秀丽,她已经去世了。那一刻,伤心的他紧紧地抱住了一向疼爱自己的班主任,大哭着喊了一声,“妈!”同学们也纷纷围了过来,安慰崔定邦。

“母亲的形象就是我的座右铭”

在家人、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中,崔定邦逐渐长大。他开始向家人了解母亲的过往,也会收集更多关于母亲的生平资料,向更多的人讲述向秀丽故事。“外婆告诉我,妈妈清醒后第一句话就问金属钠有没有爆炸?工厂有没有受到损失?她还和外婆说,没有烧到工厂,就安心了,她就是这样一个一心为公的人。”崔定邦回忆道。

外婆还告诉崔定邦,由于生活困难,10岁时母亲被迫当了地主家的婢女,常常挨打受骂。有一天,她脚趾受伤发炎,因为得不到救治,病情加重。地主家看她几乎失去了劳动能力,就把她赶出了大门。家人想方设法为她治疗,最后截掉了半个脚趾才保住了性命。

“为什么我的母亲这么勇敢扑火呢?我想与她的成长经历分不开。童年生活太苦了,中国共产党给了她翻身当家做主的机会,她非常感激,愿意奉献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崔定邦说,在父亲眼里,母亲是个很努力、上进的女性。他们认识时,母亲还在街上卖咸鸭蛋。后来进了工厂,她积极加入工会,服务职工。扫盲运动时,她认真学习认字、写字。工作中她也很刻苦,多次被评为优秀工作者。

在人们眼中,向秀丽是舍身救火的女英雄,“党的好女儿”“最美奋斗者”“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在崔定邦心里,她也是一位温柔爱美的平凡母亲,看着手中的照片。崔定邦回忆,“爸爸告诉我,妈妈很温柔,说话都不大声的。平日里她都很节省,但其实她内心也很爱美,有一回发工资后,她兴高采烈地去做了个头发,还去照相馆拍了这张为数不多的照片。”

“从我懂事至今,妈妈的形象就是我的座右铭,要自律自强,乐于助人,不要在母亲脸上抹黑。”崔定邦说,在他60余年的人生中,每每遇上不如意的事情,他就会想起母亲奋不顾身的形象,就会产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力量。

崔定邦说,1962年2月8日,雷锋曾在日记里专门提到学习向秀丽精神。

(图片由广州何济公制药厂提供)

如今,孙子崔靖也接棒讲好向秀丽故事,成为广州白云山何济公药业有限公司“向秀丽·雷锋志愿服务队”的荣誉队长,尽己所能,让“爱岗敬业、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向秀丽精神代代相传。

清远发布编辑部

策划:钟志宏 钱敏敏

采写:钱敏敏

摄像:邱炜民

剪辑/编辑:冯嘉欣

编辑:曾智丽

校对:吴婷婷

二审:肖阳

三审:钟志宏

来源:清远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