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31日上午,株洲市政府七楼会议室内气氛庄重而热烈,全国光影助学工程株洲推进工作会在此隆重召开。株洲市人大原主任、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弱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邓德芳,株洲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胜跃,副秘书长欧阳元初,市教育局副局长罗裔,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弱光专业委员会主任
全国光影助学工程
株洲推进工作会召开
—政、协联动共绘光影育人新蓝图
3月31日上午,株洲市政府七楼会议室内气氛庄重而热烈,全国光影助学工程株洲推进工作会在此隆重召开。株洲市人大原主任、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弱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邓德芳,株洲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胜跃,副秘书长欧阳元初,市教育局副局长罗裔,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弱光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光影助学工程专家委员李晓英,株洲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廖云子,以及相关社会公益人士齐聚一堂,共商光影助学工程在株洲的落地实施方案,携手打造教育公益与艺术融合发展的创新典范。
会议伊始,副市长杨胜跃发表讲话。他指出,全国光影助学工程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生动实践,与株洲市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目标高度契合。市政府将全力支持项目落地,要求教育、文化等部门紧密协作,整合优质资源,为助学班开设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和平台支持。同时,他强调要结合株洲的工业文化、红色基因等地域特色,探索“光影课堂+社会实践”的新模式,帮助青少年在摄影创作中增强文化自信,全面提升综合美育素养。
随后,株洲市人大原主任邓德芳也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表示,摄影是一门充满魅力的艺术,是记录生活、传递情感的重要方式。通过光影助学工程,孩子们可以学会用镜头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用照片讲述自己的故事,这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他呼吁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关注和支持这项公益事业,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副秘书长欧阳元初在发言中提出,光影助学工程是深化“双减”政策、拓展课后服务内涵的重要抓手。他建议依托株洲市摄影家协会的专业力量,建立“公益导师+学校教师”的双师培养机制,将摄影艺术与德育、劳动教育有机融合,打造具有株洲特色的美育品牌。
全国光影助学工程专家委员李晓英首先感谢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对全国光影助学工程落户湖南株洲的重视。她系统介绍了全国光影助学工程的发起人许洪绪,作为北京公益摄影学会主席,自2016年协会成立以来致力于公益事业,甚至卖掉了北京的一套房产,在北京向全国发起了全国光影助学工程。该工程先后在北京、青海、贵州、甘肃、云南、四川、陕西、山东、安徽、新疆、内蒙古、西藏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捐助设立了88所全国光影助学校区。通过118名专家级摄影艺术家和668名公益摄影大师的共同努力和奉献,光影助学班九年来直接受益学生6528余名,间接受益人数万余名。李晓英表示,株洲作为工业重镇和红色热土,拥有丰富的影像创作资源。工程将重点围绕“三个一”目标展开:组建一支由本土摄影家组成的公益导师团队,开发一套融入本土文化的摄影课程体系,搭建一个线上线下联动的学生作品展播平台。计划在株洲设立2个助学班,培养百名“光影少年”,并通过全国性青少年摄影展、研学交流等活动,助力株洲青少年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提高青少年的审美意识。
株洲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廖云子在发言中表示,协会将全力配合市政府和全国光影助学工程的工作,共同推动助学班在株洲地区的设立和发展。他将组织协会成员积极参与相关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专业的摄影指导和培训。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项目纳入学校课后社团服务选修课程目录,并在师资培训、设备配置等方面给予专项支持。
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全国光影助学工程在株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随着政府、政协、学校、社会四方协同网络的构建,株洲青少年将借助镜头打开观察世界的全新视角,在光影艺术中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为制造名城、幸福株洲增添更多的人文温度与青春活力。
编辑|张 薇
初审|文 禹
二审|咏 洲
终审|廖云子
株洲市摄影家协会官方唯一公众号“株洲市摄影家协会”自上线以来,得到广大摄影爱好者的关注和支持,为进一步加强摄影交流,提高会员的创作热情和水平,我们鼓励会员积极投稿,分享自己或推荐别人的摄影作品以及摄影创作方面的心得体会,让株洲市摄影家协会微信公众号成为所有会员的展示平台。我们期待您的参与。顺祝各位会员生活愉快、创作丰收!
投稿邮箱:12437219@qq.com
如有侵权或违规发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来源:北京公益摄影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