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人也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DeepSeek APP”的使用中。不断下载和学习清华、北大等高校各类“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的内部辅导讲义;收集和学习各类“提示词”等。
自DeepSeek发布以来,在各行各业兴起了“人工智能热”,感觉自己就是那个被AI替代的人。
本人也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DeepSeek APP”的使用中。不断下载和学习清华、北大等高校各类“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的内部辅导讲义;收集和学习各类“提示词”等。
在2025年2月—3月的密集使用中,让我感受到DeepSeek等人工智能给生活、工作带来的额外价值享受,促进了个人的认知觉醒。但也清醒认识与感受到:
当前的人工智能只是工具,在专业领域人始终是决策者和主宰者。
2025年3月2日在浙江省属高校三位一体招生简章公布的第二天,我们做了一个“人工智能在制定报考三位一体招生方案中的作用”实验。
某浙江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1A8B1C,高考预估分560左右,选考科目政治,历史,地理。如果他报考浙江省属地方高校的三位一体,在限报四所的前提下,他应该报考哪些高校?
DeepSeek搜索到45个网页,深度思考42秒后,给出了以下推荐学校:
根据2025年浙江省属高校“三位一体”招生政策的变化及考生的学考成绩(1A8B1C)、高考预估分(560分左右)和选考科目(政治、历史、地理),建议采取“冲稳保”梯度策略,结合高校初审要求、综合测试时间及专业匹配度,推荐以下高校组合:
1. 冲刺类(1-2所)
(1)浙江理工大学
推荐理由:仅要求学考各科合格(C及以上),综合素质评价B等以上,按学考折算分排名入围,适合学考成绩中等但综合能力较强的考生。
专业建议:文科试验班、公共管理类(需确认选考科目要求)。
(2)浙江外国语学院
推荐理由:语言类专业对政史地选考适配性高,学考要求较灵活,往年录取综合分在80分左右。
专业建议:英语、翻译、国际商务等。
2. 稳妥类(1-2所)
(1)浙大城市学院
推荐理由:学考折算分≥100分可直接入围测试,录取综合分约82~85分,适合作为“稳”的选择。
专业建议:法学、新闻传播学、行政管理。
(2)绍兴文理学院
推荐理由:人文社科专业较多,学考要求较低(如6A或折算分≥90分),考生有机会通过初审。
专业建议: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教育学。
3. 保底类(1-2所)
(1)浙江万里学院
推荐理由:学考要求宽松(如5A或折算分≥80分),录取综合分较低(约75~80分),适合保底。
专业建议:文化产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2)温州商学院/宁波财经学院
推荐理由:民办高校,学考要求低(如3A或折算分≥60分),录取综合分约70~75分,确保兜底。
专业建议:财务管理、电子商务。
当我们完整复制并打印出这份推荐高校名单、理由及专业时,感到很惊讶,错的真的很离谱!
1.第一错:把浙江理工大学和浙江外国语学院放一起推荐为“冲刺类”高校。两校是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浙江理工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外国语学院是浙江省语言类的普通本科高校,两校历年的招生分数差距很大。浙江外国语学院可以放在“稳妥”类学校中。
2.第二错:不考虑考生的学考成绩与高校的初审推荐,没有比较两者的匹配度。考生学考成绩(1A8B1C)依据浙江理工大学和浙大城市学院的学考成绩折算分A=10分,B=8分,C=4(6)分,D等不计分,分别是78分和80分。
根据这分数,冲刺浙江理工大学毫无希望,浪费一个报考名额。浙大城市学院的“录取综合分约82~85分”不能成为“稳妥”的理由。是否“冲刺”要分析历年初审条件、招生计划等因素。
3.第三错:同一推荐理由前后矛盾。如绍兴文理学院、浙江万里学院、温州商学院、宁波财经学院的推荐理由都认为学科要求低,但举例是6A或折算分≥90分、5A或折算分≥80分、如3A或折算分≥60分。学考6A、5A是要求高,3A也不低。
4.第四错:无法匹配本科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如,绍兴文理学院,确实有大量的文科类专业,但其三位一体招生专业都是理工类专业,没有文科专业。该生选考科目是政治、历史、地理,6个招生专业全部要求选考物理+化学,该生没有报考专业。
5.第五错:推荐报考高校与实际初审结果明显不符。依据2025年浙江省属三位一体报考初审结果,浙江理工大学最低通过分数是84分的理工类、经管人文类专业是88分;浙大城市学院最低通过分数是会展经济与管理(中外合作)专业84分。该生分数不够,绍兴文理学院选考科目不符,因此没有报考资格。只有浙江万里学院或温州商学院、宁波财经学院“保底”类高校符合初审推荐条件,但“浪费”分数很多。
为什么人工智能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下期再分析。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