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告别了盛夏的热情似火,挟秋风送爽,走进了喜庆而又庄严的丰收季节。所以说喜庆,是因为秋天给我们奉献了累累硕果;所以说庄严,是因为秋天的大门敞开,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神圣的节日,而教师节就是其中之一。四十年前,设立教师节的时候,我还不太理解:为什么要设教师节?为什么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到了
告别了盛夏的热情似火,挟秋风送爽,走进了喜庆而又庄严的丰收季节。所以说喜庆,是因为秋天给我们奉献了累累硕果;所以说庄严,是因为秋天的大门敞开,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神圣的节日,而教师节就是其中之一。四十年前,设立教师节的时候,我还不太理解:为什么要设教师节?为什么要把教师节设在每年的九月十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本人的成长、成熟,我终于明白,设立教师节的意义和时间可用八个字概括:理所当然、恰到好处。
自古以来,有“天地君亲师”人之五伦之说。凡神圣之处,均供奉有“天地君亲师”之位,体现了敬天法祖、忠君爱国、孝亲顺长、尊师重教的价值观念取向。天,其实就是自然的支配者,主宰着人间的吉凶祸福;地,就是万物的孕育者,提供着人间的衣食住行。天道循环,地理昭彰,人间祭祀天地,求天地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理所当然。“君”有两种解释,一是君王,九五之尊,权势极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使臣民敬畏;一是圣贤,如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人。这些人把人们从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引导至人类文明时代,使民众敬服。跪拜君王,山呼万岁,乃威权所致;祭祀先贤,法古追今,乃道义所生。均理所当然。至于“亲”者,即是父母。父母养育子女,殚精竭虑,不图回报。古有敬亲之说,早晚请安。现代虽没有那么多规矩了,但是孝顺父母不能改变。如果说父母生育了我们的肉体,给予了我们生命,那么,培育了我们心灵和精神的就是“师”了。“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教师,更是引导人生方向的导师。“师”者,教人“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社会繁荣、国家稳定、民族昌盛的基石。以师为尊,理所当然。
教师节的设立理所当然,恰到好处
秋夜微凉,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味道。春华秋实,自然的合唱,到今天才算唱至高潮。万千学子,迎着灿烂的秋阳,开始了新的一学年的读书生活。丰硕的秋季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兴奋和激动,还有一丝神圣与庄严。她仿佛在提醒我们:在这最美的季节里,有一个人,或者说有一群人,在庄严的学校大门口笑盈盈地迎候八方学子,在神圣的知识殿堂耐心地坚守,坚守到哪怕天荒地老。他是教师,他们是人生导师。他们很有资格拥有一个节日,而这个节日就是教师节。原来我以为,教师节应该设在春季,因为春季是一年的开始,万象更新,寓有生机勃勃、风华正茂之意,尚且教师桃李满天下,而桃李花开季节,又正是盛春季节,岂不美哉?现在想想,其实幼稚。因为春天伊始,百业待兴,只问播种,不计收获。青年节、儿童节,均在此时,表现在人生,那就是不成熟的阶段。唯有秋季,人生的成熟,累积了岁月的积淀;事业的成功,开启了年华的新篇章。大地丰收,为其奏响辉煌的凯歌;社稷龙腾,再绘明朝发展的蓝图。伟大的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人文的中秋节、重阳节,均在这个时段,所以,设立教师节,锦上添花,恰到好处。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今年的教师节到了,我问候全天下的教师们:你们可好?九月是一年一度开学最忙碌的日子,你们辛苦了!
老师,您辛苦了!
有人说,教师是最温暖的人,再烦,她也保持着微笑,如灿烂的阳光照亮着每个初入校门的怯生生的孩子;教师是最沉稳的人,再急,她也心细如发,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个幼小的心灵;再苦,她也不停穿梭,如初秋的凉爽抚慰着每个稚嫩的身影……。因为她,几十年如一日独自欣赏着校园里那朴实的青春,吟唱着心中不悔的歌谣;因为她,站在岁月的箭头,撑一支向上的长篙,在知识的海洋里,带领学子们向更深处遨游。
稍有思想的人,假如抚今追昔,都会知道,成长的路上伴随一路前行的那个人一定是老师,无涯的学海里点亮指路明灯的那个人也一定是老师,给孩子爱的必是父母,给学生爱的必是老师!恩师应该谨记,盛情最是难却。秋色宜人,是老师在获得今年丰硕成果的同时又播下了明年的新的希望的种子;冬雪纯洁,是老师在教孩子怎样做人的同时还培养孩子坚定的信心和坚强的意志;春风徜徉,是老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不忘教导“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夏雨奔放,是老师在涤荡学子心灵污浊的同时还鼓励其热情地拥抱生活。学子长大了,一波波地走出校门,像老师教导的那样去拥抱生活,去奉献社会,去创造未来。而经历了一年一个轮回春夏秋冬洗礼的老师,却被辛苦漂白了头发,将岁月刻进了皱纹。望着老师日渐沧桑的容颜,我们只想说:老师,祝您身体健康,青春永驻,教师节快乐!
祝老师身体健康,节日快乐!
教师节的设立,其实当初是一波三折的。从那特殊的十年开始,教师职业一直不被人看好。虽然后来拨乱反正,教师方能重见天日,但是对于是否设立教师节,还是有许多人打着问号的,尽管有人搬出了“天地君亲师”的人之五伦,仍然被看不起教师的人讥讽为封建糟粕。后来,因缘际遇,我也成了教师一份子,本应为教师自豪,但胸中始终郁闷。因为教师地位的起起落落,使我的人生之路也充满了跌宕起伏。那些坚守在山区、农村的教师薪资微薄,能否养家糊口,恐怕食髓知味,只有他们本人知道。单说政府文件中“教师的待遇不低于同级的公务员”就落实得异常艰难。实际情况是,无论任何地方,教师的工资待遇和同级公务员相比,都是差之千里的。辞去教师职位而去考公务员的司空见惯,我从没有见过辞去公务员而去考教师的。许多职业,许多人,都在网上晒年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教师看着只有惭愧。同学聚会、朋友聚会,人家一介绍,什么书记,什么长,什么经理,迎来掌声哗哗。我以为我介绍我是教师,也会引来尊敬的眼光,但我看到的却是不屑,却是不恭,甚至一片“嘘”声,后来我也就再羞于介绍自己了。自从设立了教师节,提倡全民尊师重教,尤其政府文件中提到“教师的待遇不低于同级的公务员”以后,教师着实吃香了一段时间。报考教育院校的趋之若鹜,应聘教师的也摩肩擦踵,处处排起长龙。然而,好景不长,当教师的地位、待遇只是口惠而实不至的时候,便“门前冷落车马稀”了。尤其是现在的家庭把孩子一个个都宠成了小王子、小公主,教师再难以从严施教,动辄就容易被各个家长当成出气筒,甚至连自己的学生都敢对恩师饱以拳头,教师谁不人心惶惶啊?如今的各教育院校连基本的人数都招不满,大大小小的中小学教师更是人心不稳,人心思走,跳槽不断,还有几个人为自己是教师自豪啊?教师都不自豪了,教师节还有什么意义?尊师重教,不在于设定节日与否,而在于情感上是否钟爱,待遇上是否对等!
设立教师节的意义,就在于提倡尊师重教
今天再读唐代罗隐的《蜂》,不觉心酸:“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按说当教师的不应计较,但教师也是人,而不是神,即使孔夫子在世之时,也是周游列国,忙着推销自己呢。谁不希望自己得到认可呢?自己教出的学生,可能是一方大员,权势熏天,也可能是商界精英,腰缠万贯,但是教师自己呢?却还要为柴米油盐天天发愁,还要为自己的孩子谋出路的时候求爷爷告奶奶,还要在政府部门哪怕办一件微小的事也要遭遇冷若冰霜。有一个大姐,孩子不听话,大姐就呵斥、吓唬孩子:“你再不听话,长大就送你去当老师!”看看,教师职业沦落到什么地步了,遭人不屑、不恭还可以忍,遭人歧视、唾弃,孰不可忍!
但是,不得不说,教师群体还是伟大的,尽管遭遇诸多不公,可能在各行各业中,我认为最敬业的群体还是教师。每当新理论下来,率先垂范学习贯彻的就是教师,最守时,最重约,最能践行真理,最孜孜不倦的,还是教师,正如清代龚自珍所歌:“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有人经常用李商隐的两句诗来比喻歌颂教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要说,这是对教师的低估。教师要比春蚕伟大,因为春蚕只会作茧自缚,而教师薪火相传,是为了全人类;教师要比蜡炬有格局,因为蜡炬成灰,照亮的只是一个角落,一小部分人,而教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的是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我认为,我们做教师的,还应该为自己自豪。
斯大林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话虽大,但也不虚。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应是“真的种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帜”。“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人生旅途上,有我们,你就不会寂寞,你就不会迷失,你就会焕发出自己的光彩!
教师节既定,我们不妨就扬眉吐气地过,热情洋溢地过,毫无拘束地过。因为只有今天,人们才会知道,天底下还有教师这个职业,还有叫做教师的这么一群人。过了明天,我们只有像老牛一样老老实实地耕耘去了,谁还会记得你呢?
教师节,我来了!祝全天下的教师们,节日快乐!
祝全天下的教师节日快乐!
来源:小蔚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