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泡失速,即饮难支,两条腿走路的香飘飘越努力越辛酸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1 13:37 1

摘要:曾几何时,那句“一年卖出10亿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3圈”的广告语,让香飘飘火遍大江南北,成为家喻户晓的奶茶巨头。然而如今,它却陷入了越努力越辛酸的转型陷阱。

曾几何时,那句“一年卖出10亿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3圈”的广告语,让香飘飘火遍大江南北,成为家喻户晓的奶茶巨头。然而如今,它却陷入了越努力越辛酸的转型陷阱。

香飘飘最新公布的2025半年报,就像一份“成绩不佳的考卷”。公司上半年营收10.35亿元,同比下降12.21%;归母净亏损0.97亿元,同比暴跌230.13%,让人不禁为其发展捏一把汗。

图据网络

其实,香飘飘的业绩下滑并非一朝一夕。从财报数据来看,2019年它营收达到39.78亿元的顶峰后,便开启了连续三年的下滑模式,2022年营收降至31.28亿元。好在2023年业绩有所反弹,达到36.25亿元,可到了2024年,又再次下滑至32.87亿元,仿佛陷入了一个难以挣脱的怪圈。

更糟糕的是,今年上半年,香飘飘的存货周转天数攀升至37.75天,创近五年新高。这就好比商品在仓库里积压,卖不出去,折射出产品动销疲软的现状。曾经一杯冲泡奶茶就能打天下的辉煌,正渐渐被市场的冷遇消磨殆尽。

冲泡奶茶业务,曾经是香飘飘赖以立足的根基,如今却成了它最大的利润“黑洞”。

2020年,香飘飘的冲泡业务营收还能达到30.67亿元,可到了2024年,这一数据一路下滑至22.71亿元。短短4年时间,营收就减少了将近8亿元。进入2025年,情况依旧不容乐观,上半年冲泡业务营收仅有4.23亿元,收入规模还在持续缩减。

这一局面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消费者习惯发生重大变革的必然结果。

以前消费者想喝奶茶时,去超市买一杯香飘飘,回家用开水冲泡,大概需要15到30分钟,这也算是一种比较便捷的选择。

图据网络

但如今,时代变了。只需打开外卖APP下单,一杯由专业设备新鲜制作,冰度、甜度都能按个人喜好定制的现制奶茶,同样约30分钟就能送到手中。香飘飘原本凭借便捷占据的优势,几乎荡然无存。

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养成了饮用现制茶饮的习惯。《2020年新式茶饮白皮书》中的用户调研数据显示,相较于2019年,2020年新式茶饮消费者的购买频次增加了,超过八成的消费者每周至少会购买一次现制茶饮。

更严峻的是,冲泡业务一直是香飘飘盈利的关键,是公司的利润引擎。如今,这类高毛利产品营收快速下滑,直接冲破了公司的盈利底线,给香飘飘的经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香飘飘为了摆脱对单一业务的依赖,大力发展即饮业务。但从目前来看,即饮业务看似增长,实则暗藏不少问题。

今年上半年,香飘飘的即饮业务营收5.91亿元,同比增长8.03%,营收占比增至58.3%。然而,这部分增长并没有弥补冲泡奶茶的下滑。从利润率来看,冲泡奶茶才是真正的“利润奶牛”,即饮产品并不赚钱。

图据网络

过去几年财报显示,冲泡业务毛利率基本维持在40%以上,而即饮板块直到去年毛利率才突破20%。并且,即饮业务8.03%的增长率在即饮行业中只能算平平,和头部品牌动辄20%以上的增速相比,香飘飘的即饮业务表现并不出众。

此外,即饮业务需要完全不同的成本结构,更高的渠道费用、更激烈的促销竞争、更频繁的产品迭代,这些都在侵蚀本就不丰厚的利润空间。

对香飘飘来说,最致命的挑战不是来自竞争对手的围攻,而是消费者心智中固化的认知枷锁。在年轻一代主流消费群体眼中,香飘飘不再只是一种饮料,而是一个符号,象征着父辈的偏好、过去的时代、不酷的选择。

这种认知一旦形成,就像烙印一样难以祛除,直接导致了双重消费者断层的加速形成。

一方面是传统客群的自然流失。原有核心消费者年龄渐长,消费能力和场景逐步收缩,他们代表的是品牌过去的辉煌,而非未来的市场。

另一方面是新生代的认知抗拒。Z世代及更年轻的消费者成长于新茶饮爆发时期,他们追求新鲜感、健康化、社交属性和品牌认同感。香飘飘即便产品本身仍具性价比,却难以跨越情感价值的鸿沟。

图据网络

在即饮市场这个关键战场上,香飘飘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喜茶、奈雪、瑞幸等新式茶饮品牌发动了系统性攻击。

在产品层面,它们推出鲜果茶、奶盖茶、0卡糖等更符合现代健康趋势的产品;传播层面,通过高频次、强互动的社交媒体营销,与热门IP、娱乐偶像联名持续制造话题;渠道层面,深度融合线上点单与线下即时配送,嵌入年轻人的日常动线;形象层面,以高颜值设计、开放空间体验和数字会员体系构建鲜明的年轻身份认同感。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残酷的结论:品牌老化不是营销可以局部修正的问题,而是关乎企业生存的根本性危机。香飘飘若仅依靠口味扩展、包装微调或促销拉动,无异于在旧帆船上修补漏洞,或许能暂缓下沉,却无法逆转航行方向。

图据网络

香飘飘的困境,是许多传统企业转型的缩影。转型过程中,转得太慢,会被时代淘汰;转得太快,则可能失血过多而亡。

双线作战的最大风险是资源分散。香飘飘既要守住传统业务,又要开拓新市场,往往两头不讨好。更重要的是,即饮行业的竞争格局已定,香飘飘作为后来者,需要找到差异化的突破口,而非盲目跟随。

在我们看来,香飘飘的财报不仅是一份业绩公告,更是一封传统企业的转型警示信。它告诉我们:营收结构的现代化不等于盈利能力的提升。在转型过程中,质量远比速度重要。

未来的出路可能在于聚焦核心优势,找到传统与创新的最佳平衡点,而不是盲目追求新兴业务的规模增长。香飘飘的转型之路,正在为整个中国传统食品行业上一堂深刻的转型课:要么重生,要么淘汰,中间没有舒适区。

来源:腿哥时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