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观众总人数突破167万!苏超最新数据出炉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1 01:11 1

摘要:一场业余足球联赛,门票只要20元,却能做到场均观众超3万人,总观赛人数破167万,线上观看人次超14.6亿,甚至带动城市消费增长超40%——这就是2025年“苏超”创造的奇迹。

一场业余足球联赛,门票只要20元,却能做到场均观众超3万人,总观赛人数破167万,线上观看人次超14.6亿,甚至带动城市消费增长超40%——这就是2025年“苏超”创造的奇迹。

#热问计划#“苏超”自5月10日开赛以来,已经完成了前十一轮65场比赛。 数据显示,现场观众总数达到167.56万人次,场均上座率为2.58万人。 其中第十一轮比赛现场观众总数18.19万,场均观众数达到3.64万。 线上观赛总人次突破14.6亿,第十一轮线上观赛人次就达到1.3亿。 抖音、微信视频号、新浪微博等平台话题播放量超过563亿次。

这场由江苏省政府主导、13个设区市全员参与的业余足球联赛,参赛选手共516名,其中只有29人具有职业背景,其余都是学生、职场人等业余爱好者组成,年龄最大的40岁,最小的只有16岁。 就是这样一场“草根”赛事,却成为了2025年现象级的体育事件。

“苏超”的火爆首先源于它的低门槛和高情绪价值。 一张门票只要20元,也就是一杯奶茶的钱,几乎没有参与门槛。 但这种低门槛并不意味着低质量,比赛中频频出现世界波、倒挂金钩、任意球直接破门等精彩瞬间,这些通常只在顶级职业赛场上看到的场面,在“苏超”的赛场上也屡见不鲜。

赛事巧妙地利用了江苏特有的“散装”地域文化,将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竞争转化为足球场上的良性对抗。 从“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的调侃,到“盐水鸭”PK“水蜜桃”等充满地域特色的互动,让赛事从单纯的体育竞技变成了“社交话题”。 城市间的互动和调侃在江苏具有很强的群众基础,加上好玩的梗,引发了大众自发传播和讨论。

“苏超”的成功并非孤例,它与2023年的淄博烧烤、2024年的“尔滨”冰雪一样,都是城市实力、传播规律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的“厚积薄发”。 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两次提及足球,明确将城市联赛作为文旅体融合新亮点,加快三大球振兴。面对流量风口,宣传、文旅等部门主动出击,十三座城市纷纷在城市大屏互动“喊话”,在官媒平台配合“玩梗”,既宣传本地文化资源与历史底蕴,又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与网友互动。

“苏超”最值得关注的是它对体育消费模式的重构。 过去,体育消费往往局限于“门票周边”的单一模式,而“苏超”通过“场景延伸、跨界联动”打造出“文商旅体深度融合”的消费新范式。 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发布的“苏超”消费跟踪调研显示,95.9%的现场观众因观赛产生门票之外的延伸消费,65.9%的观众表示行程支出超出预期。

赛事整个赛季的官方赞助席位价格已飙升至300万元人民币,并且处于“一席难求”的状态。 京东和伊利成为官方赞助商,江苏银行以约800万元拿下独家冠名。 江苏省本土企业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今世缘酒业、紫金保险、龙蟠科技、卡尔美体育等品牌纷纷加入赞助行列。

在江苏13支参赛球队中,有7支球队的队服上醒目地印着本土企业的品牌标识。 常州队球衣上印着市属国企晋陵集团的标识,无锡队服背后印有“中信特钢”,徐州队获得了维维股份的全力支持。 这些企业大多是各市的“经济名片”和“产业地标”。

“苏超”主场城市大多不以球票盈利为目的,而是竞相以免费或象征性票价吸引观众,或在球票外附加“旅游福利”,为场外消费创造广阔空间。 南京队对阵苏州队的比赛现场观众达到60396人,创下中国业余足球赛事单场观众上座新纪录,带动南京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超255%,拉动客流142.5万人次,商品销售额达3.4亿元。

第十一轮南京主场吸引了60817名球迷入场观赛,再创苏超单场上座率新高。 南京全市重点商圈和商业街区在比赛当天实现交易金额12.3亿元,较上月同期增长5.4%。 无锡市在赛事期间总消费金额达到24.3亿元,同比增长16.9%。 苏州高新区全域消费较赛前同期增长超40%,赛事核心区域酒店入住率攀升至95%以上。

淮安市18家商业综合体和夜经济集聚区当天营业额为3120万元,同比增长11%。 许多观众因为观赛而在当地住宿、游览景点、品尝特色美食,产生了大量的延伸消费。深圳市乐的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王涣之从深圳飞往无锡观看比赛,他粗略估算,加上机票,两天的“苏超”之旅花费约几千元。

“苏超”创造了独特的“票根经济”,将赛事门票与景区游览、餐饮消费、购物优惠等权益有机结合,打造“看比赛、游景点、享美食、购好物”的一站式文体旅商融合消费新场景。 一张小小球票,成为撬动多元消费的“钥匙”。

赛事还创新性地提出了全域主场与全时赛场理念。 苏州同里古镇对扬州市民免票、连云港开通“零换乘”球迷直通车,将绿茵场扩展为省域联动的文旅枢纽。 常州天目湖景区推出“光头游客免门票”的趣味营销,淮安凭票根兑换特色美食,每张球票成为开启不同城市体验的金钥匙。

赛事的开球时间调整为19:,既避开高温时段,又激活“夜色经济”。 飞猪数据显示,6月以来江苏各地过夜游客数量显著增长,带动酒店、租车等预订量激增。 这种安排不仅考虑了观众的观赛体验,也有效地拉动了夜间消费。

“苏超”赛事也推动了各队独特球迷文化的形成。场上是对手,场下是兄弟,比赛成为增进省内城市间了解与交流的独特平台,弥合了“散装”带来的心理距离。 赛事成为展示城市风貌和文化的独特窗口,通过“苏超”让各个城市有了自我宣传和文化输出的绝佳机会。

爆款标题参考: 。 一场“业余”足球赛如何引爆167万人现场观赛? 苏超的爆火逻辑值得每个城市学习 。 门票20元,场均观众超3万! 揭秘“苏超”如何用“草根足球”撬动亿级流量 。 从“散装江苏”到“足球联盟”,“苏超”火爆背后的地域文化密码与经济新玩法

来源:钓鱼聚宝盆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