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43岁的郭先生(化名)被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夜间一躺下就觉得憋闷呼吸不了,必须得靠着床头半卧着才能正常呼吸。日常稍微做些体力工作就大汗淋漓,气喘吁吁。随着症状反复出现,不断加重,药物治疗已经无法缓解症状。郭先生和家人怀揣着最后一搏
哪吒以莲藕重塑血肉
逆天改命的神话
正被现代医学的银针绣入人间
近日
福建省心脏医学中心
一位植入人工心脏长达6年的患者
心脏自主功能已恢复正常
经多学科团队评估后
成功撤除人工心脏装置
他原本衰弱的心脏
像哪吒一样获得重塑
奇迹逆转
“多亏了这颗人工心脏,我才能见证儿子踏上高考的考场。”
2019年,43岁的郭先生(化名)被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夜间一躺下就觉得憋闷呼吸不了,必须得靠着床头半卧着才能正常呼吸。日常稍微做些体力工作就大汗淋漓,气喘吁吁。随着症状反复出现,不断加重,药物治疗已经无法缓解症状。郭先生和家人怀揣着最后一搏的想法,慕名来到福建省心脏医学中心求医。
入院后经过全面检查,心脏超声显示全心扩大,左右心功能减退,左室射血分数(LVEF)仅24.5%,处于终末期心衰阶段。在此阶段,药物治疗难以缓解心衰症状,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严重的心脏功能衰竭,死亡风险极高。
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心衰的有效治疗手段,但由于心脏供体短缺和药物不耐受等问题,有些患者无法及时的接受心脏移植手术。
陈良万主任医师团队经过细致的检查和分析,认为郭先生的身体状况并不适合进行心脏移植手术,多方考量之下,团队决定为郭先生换一颗强劲的人工心脏,助他渡过难关。
经过手术,这颗EVAHEART人工心脏被植入郭先生体内,从此与他开始了两千多个日夜的并肩作战,他也成为福建省第一个植入人工心脏的患者。“多亏了这颗人工心脏,我才能见证儿子踏上高考的考场。”郭先生感慨万分地回忆。
“我命由我不由天”微创技术撤除血泵
人工心脏在胸腔里运转的 2190 个昼夜
恰似神话里太乙真人
以仙露浇灌的莲藕精魄
人工心脏
既为等待心脏移植的病患留住生机
亦为心肌细胞的自愈争取珍贵时间
在人工心脏植入后的这段时间里
郭先生的生活逐渐回归正常
他可以平躺睡觉
自由活动
曾经困扰他的问题已经不复存在
从2021年开始,医院复诊的超声心动图监测显示,他的左心室容积显著缩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在逐渐恢复。在2022年至2024年的持续复诊中,心脏彩超显示EF值均大于45%,心脏功能越来越好。2025年初,经过陈良万主任医师团队的评估,确认郭先生的心脏已具备自主循环能力,认为他的心脏功能已经恢复到可以不再依赖人工心脏的程度,这一好消息让郭先生和家属欣喜若狂。
近日,在陈良万主任医师团队和各学科的密切配合下,采用微创的手术方式进行撤泵,将陪伴了郭先生长达六年多的人工心脏顺利摘除。郭先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他可以与这颗守护他多年的人工心脏告别,开启全新的人生篇章。
“个性化、整体化、全程化管理缺一不可,有望让更多心衰患者心脏康复。”
李虔桢主任医师:
“部分心衰患者植入人工心脏后心功能是有希望恢复的,不需要做心脏移植手术。当初为患者选择人工心脏,主要是考虑到人工心脏能够进行长期心室辅助,使全身器官灌注更好。同时具有生理博动性血流,能够促进心肌细胞的再生,帮助自身心脏的恢复。人工心脏可以帮助衰竭的心脏进行泵血工作,为心肌赢得更多的休息恢复的时间。”
陈良万主任医师:
“终末期心衰治疗方案中,针对不同患者,我们需量身定制合适的治疗方式,个性化、整体化、全程化管理缺一不可,这些是帮助患者康复的关键。而人工心脏的植入,不仅仅是一项手术,术前管理、术中操作、术后管理,每个环节都涉及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人工心脏患者的预后和心功能恢复,与患者的依从性和配合度密不可分。我们期待,通过不断努力,人工心脏技术能惠及更多心衰患者,让更多的患者回归工作和家庭。”
什么是人工心脏?
人工心脏,专业术语称为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它是一种可植入体内的小型血泵,可以部分或全部替代人体心脏进行泵血的工作,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确保了身体各个部位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大流量的 LVAD 可以帮助心衰患者恢复心脏功能,促进心肌再生。对于终末期心衰患者而言,人工心脏不仅是等待心脏移植过程中的过渡手段,也可以作为永久性的心脏辅助方式长期辅助,并且对于一部分患者而言,它们可以作为一个生命的桥梁,帮助他们的心脏功能恢复到常规水平,撤除血泵恢复正常生活。
“人工心脏”无疑是心脏外科领域的一座高峰。作为我院心脏医学中心乃至我国“人工心脏”的拓荒者,2019年6月17日,陈良万主任医师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开展了福建省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也是同年,福建省心脏医学中心成为全国“人工心脏”临床试验的三甲顶尖心脏中心之一。
来源:小田说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