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历史名人 八百四十 宋庠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4 16:17 1

摘要:宋庠(xiáng)(公元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后改字公序,开封雍丘县(今河南省民权县双塔镇双塔村)人 ,祖籍安州安陆,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

宋庠(xiáng)(公元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后改字公序,开封雍丘县(今河南省民权县双塔镇双塔村)人 ,祖籍安州安陆,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

网络图片,侵权联删

宋庠的祖先是周武王所封的宋国君主微子,到了晚唐唐昭宗之时,时任御史中丞的高祖宋绅,因其言语不当而获罪,被罢免其官,遂举家迁于雍丘县双塔乡。他的父亲宋玘,曾任九江掾。传说,其妻钟氏怀孕后,宋玘与妻子曾在庐阜祈祷。钟氏当夜梦见道士授给她书说道“:将它送给你的儿子。”一看却是《小戴礼记》,不久宋庠便出生了。后来,偶然看到许真君(许逊,东晋道士,“一人得道,鸡犬飞升”的原型)的像,才知她梦中所见的道士便是许真君。

宋庠在宋仁宗天圣初年时,进士及第,为头名状元,开封府试、试礼部都是第一名,提拔任大理评事、同判襄州。宋仁宗赵祯亲召他考较,升为太子中允、直史馆,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又升左正言。郭皇后被废时,宋庠与御史伏在官署争辩,被处以罚金。过了很久,宋庠又任知制诰。

当时,赵祯亲自考试策问贤良、茂才等科,却命令他们与武举人混杂一起考察。宋庠说道“:这不是对待天下士人的方法,宜按本朝的先例,命令有关部门设放用具饮食,斥退武举人令他们另外考试。”赵祯下诏采纳他的建议。

宋庠兼任史馆修撰、知审刑院时,密州土豪王澥私自酿酒,邻居前往捕捉他,王澥惶急之下便欺骗其奴仆说:“他们都是强盗。”叫来所有奴仆杀了邻居中的父子四人。密州官府按法律将奴仆判罪,王澥却没判死罪。宰相陈尧佐庇护王澥,宋庠据理力争要治其罪,终将王澥判为死罪。

其后,宋庠改判吏部流内铨,升尚书刑部员外郎。赵祯欲任命宋庠为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中书上奏说本朝先例没有从知制诰授宰相职务者,遂下诏宋庠为翰林学士。赵祯当时对待宋庠很看重,便将重用他。

宋庠原叫宋郊,大臣李淑担心他超越自己的官职,便以命运不好中伤他,上奏道:“宋,是朝廷接受天命的称号;郊,就是交。把姓名合在一起来说是不吉祥的。”赵祯并没有当作一回事,后来便把这事告诉了宋庠,宋庠却因此改成了现名,更字为公序。

宋庠因遭谗而改名,心中颇为不快。据说,他初次用新名给叶清臣(叶清臣为宋庠同榜第二名)写信,信中称叶清臣为“同年”。叶清臣接信后,回信时开玩笑说:“清臣是宋郊榜第二人,榜中无有宋庠,不知君为何许人也?”宋庠遂又写了一首七绝,又寄给叶清臣道:“纸尾勤勤问姓名,禁林依旧沾华缨。莫惊书录称臣向,即是当年刘更生(西汉刘向,原名更生)。”

宋仁宗宝元年间,宋庠以右谏议大夫衔参知政事。宋庠任宰相,学问深湛,气度雍容,熟练通晓旧时的事,自从他执政,碰上事情动辄要分辨是非对错,曾评论唐朝人入阁礼节。

宋庠退朝后上奏说 “:入阁,乃是唐朝逢单日在紫宸殿接受平常朝见的礼节。唐代有大内,又有大明宫,大明宫在大内的东北,世人称之为东内,唐高宗以后,天子多住在东内。大明宫的正南门叫丹凤门,丹凤门内第一殿叫含元殿,大朝会时皇帝就使用它;丹凤门内第二殿叫宣政殿,称作正衙,每月朔望日大册封拜官时皇帝就使用它;丹凤门内第三殿叫紫宸殿,称作上阁,也叫内衙,逢单日大臣朝见,皇帝便使用它。天子坐朝,必须在正衙殿前设立仪仗队,或者乘车只到紫宸殿,便唤仪仗从宣政殿两个门口进来,此为东、西上阁门。

以本朝宫殿来看:宣德门,相当唐朝的丹凤门;大庆殿,相当于唐朝含元殿;文德殿,相当唐朝宣政殿;紫宸殿相当唐朝紫宸殿。如今想要求取入阁本来的含意,在仪典中实行,必须先在文德殿设立仪仗,如同天子只到紫宸殿,便唤仪仗从东、西门进来,像这样就比较与旧礼节相合。只是现在的各殿,与唐制比较南北不相对称。又考唐自中叶以来,逢双日以及大臣不定时奏议大事,另开延英殿,就像如今假日时皇帝到崇政殿、延和殿,因此可知唐制度每遇上朝日,就是入阁,此后正衙设立仪仗因而逐渐废弃了,很不符合礼制。”

当时,宋庠与宰相吕夷简的主张屡次不相同,凡是宋庠与之友好的,吕夷简皆指为朋党,如郑戬、叶清臣等人全部被降职,又以宋庠为知扬州。不久,宋庠以资政殿学士衔调职郓州,升为给事中。参知政事范仲淹离开相位,赵祯遂问宰相章得象,谁是可以替代范仲淹的人,章得象便推荐宋祁。赵祯向来在意宋庠,便又召他为参知政事。

北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春旱,沿袭汉朝灾异时罢免三公的旧例,罢免宰相贾昌朝,辅佐大臣均削去官职一级,以宋庠为右谏议大夫。赵祯曾召中书省和枢密院二府,在资政殿回答问题。赵祯以手诏策问时事,宋庠上言道:“两汉时回答策问,本是引进居于岩穴草莱的隐士,如今把政府官员放在与那些考生相比的位置上,这不是用来尊敬朝廷的,请求到中书省一起商议逐条上奏。”当时,陈执中任宰相,他没有学问缺少礼乐典章制度方面的文化知识,夏竦遂为赵祯出此计谋,欲使陈执中困窘,议论者认为宋庠是懂规章制度的。

北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宋庠拜官工部侍郎,充任枢密使。在宋仁宗皇佑年间,宋庠拜官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宴享明堂,升工部尚书。宋庠曾请求恢复诸大臣的家庙,上奏道:“庆历元年赦书,允许文武官员建立家庙,而有关部门终究不能从以前的典章制度中推寻根据,因而遵循旧例观望不决,致使王公进献祭品祭祀;到同一个曲折小巷子里去,衣冠昭穆,混杂在普通人家中,依照这样得过且过沿袭着弊病,很令人叹息。请皇上下令有关部门议定执行。”后因大臣议论不一,终未能恢复家庙。

北宋仁宗皇佑三年(1051年),宋祁之子曾与越国夫人曹氏的门客张彦方游玩,而张彦方伪造皇帝敕牒,替人补选官职,后来被判了死罪。谏官包拯上奏弹劾宋庠没能严格要求子弟,又说宋庠在朝廷没有什么建树,宋庠遂请去职。赵祯命宋庠以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为知河南府,后调许州任职,又调到河阳,再升为兵部尚书。宋庠朝见赵祯时,诏令其服饰等级等同于同中书门下侍郎,出入朝廷看他的仪物。

后来,宋庠以检校太尉、同平章事的头衔充任枢密使,封为莒国公。宋庠曾多次上书说“:国家应当谨慎固守根本,京师地区的卫戍兵平常要满四十万,剩余的兵力就外调补充更戍,祖宗当初的谋略,不能苟且随便改变。”不久,他与副枢密使程戡不和,程戡被罢职,而御史又说宋庠糊涂懈怠,赵祯遂命他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同平章事、判郑州,后调往相州任职,因生病被召回京城。

宋英宗赵曙即位后,宋庠改镇武宁军,改封郑国公。宋庠在相州时,便向赵祯上书请求辞官回家养老,此时仍不停地请求回家养老。赵曙因为其为故旧大臣,不忍心马上答应,便让宋庠出判亳州。

宋庠前后所到的地方,都以慎重清静的方式治理地方,等到再受朝廷起用时,便不管沉浮而自求快乐。宋庠晚年痛爱信任幼子,其却多与小人游玩,行为不检点。御史吕晦遂请赵曙下令不准宋庠的二子跟随着他,赵曙却说:“宋庠年老了,为什么不让他的儿子跟随他呢?”宋庠到亳州后,请求回家养老的态度更加坚决,遂以司空致仕。

北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后,朝廷追赠其为太尉兼侍中,谥号为元献。赵曙为宋庠用篆文撰写墓碑 “忠规德范之碑”。

宋庠从应举时,便与宋祁以文章学问名扬天下,他生活节俭不好声色犬马之类,读书读到老也不厌倦。宋庠擅长考证书中的讹谬,曾校定《国语》,撰写《补音》三卷,又编辑《纪年通谱》,用以区别正闰年月。宋庠还著有《掖垣丛志》三卷,《尊号录》一卷,《别集》四十卷。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文章如果还看得过眼,就请赏小可一个赞,然后关注一下吧!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来源:龙城史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