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竞逐主动权益,新质生产力布局为胜负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1 14:34 1

摘要:Choice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纳入统计的4378只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近一年平均收益为48.13%,其中4354只实现正收益。

8月下旬起,上证指数站上3800点,创下近十年新高。

随着市场上行,主动权益类基金超额收益显著,吸引越来越多投资者关注。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纳入统计的4378只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近一年平均收益为48.13%,其中4354只实现正收益。

与此同时,市场热情也在升温。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主动权益基金首发总规模达到811.3亿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主动权益基金720.26亿元的首发总规模。

那么,沉寂了三年的主动权益基金今年为何迎来反转?绩优基金都布局了哪些机会?

01 前瞻布局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指数化投资迎来大发展,2024年末被动指数基金规模首次超越主动权益基金。然而,在今年以来的结构性上涨行情中,主动权益基金再度崛起,跑出较强的超额收益。

主动权益投资的核心价值,在于“主动”二字,通过深度研究、前瞻布局挖掘非对称机会,捕捉α收益。

在当前经济转型大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成为这一逻辑的核心承载,也是公募竞相布局的焦点领域。

从政策层面看,“新质生产力”是国家对经济发展方向作出的战略部署,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

从产业变革角度看,中国正经历从“地产-基建”旧模式向“科技-创新”新模式的转型,投资机会更多向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新兴产业集聚。

这也体现在公募基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布局上。以头部公募易方达基金为例,2019年以来已推出投资科技、制造、绿色、医药、国企等方向产品20余只。2019-2024年,易方达主动权益基金投向科创板和创业板的资产规模从超110亿元增长至超370亿元,增幅超200%。

广发基金、汇添富基金、嘉实基金等头部机构也在积极调整产品布局。广发基金近年来持续加大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研投入,汇添富在生物医药和数字经济领域深度布局,嘉实基金在绿色能源领域深耕多年。

从绩优基金最新披露的2025年中期报告来看,人工智能、创新药等板块受关注度较高,多只基金积极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在支持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也收获了不错的业绩表现。

02 持续加强体系化能力建设

随着公募基金迈入高质量发展时代,行业机构正通过体系化能力建设,构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首先,投研体系向“平台化”深度演进。

过去27年,公募基金行业曾经走出了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众多明星基金经理涌现。然而,随着市场不断完善、行业持续发展,过度依赖个人光环和明星效应的风险与弊端也日益凸显。

近几年,通过打造强大的投研平台、弱化个人影响似乎成为行业机构的共识,“团队作战”取代“单打独斗”成为主流策略。

中欧基金通过打造统一的投资理念、精细化分工机制与流程化协作体系,自2023年起推行“工业化”投研体系升级。

易方达基金构建了“大平台、小团队”管理模式,平台集合研究、合规、风控、交易等资源,为小团队在投资上做专做深、精进沉淀提供支持,并注重加强过程管理、完善考核体系,引导投资人员保持风格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其次,加大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研究。

基金公司近年来大力加强对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的研究,提升发掘未来潜在龙头公司的能力,为长期布局做好准备。

易方达基金立足长周期视角,紧密围绕科技金融、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等重点方向,持续探索科学投资方法,提高对国家政策、产业政策的研究深度,扩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覆盖,引导基金经理加大对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的投资力度,推动资金流向关键重点领域,促进“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诺安基金构建了覆盖科技全产业链的深度研究体系和投资策略:一方面,紧密跟踪全球技术迭代对产业格局的冲击与重构;另一方面,通过深度产业调研与交叉验证,扎根国内科技领域,尤其聚焦于技术封锁线的突破点。

此外,推进科技领域投研人才布局和培养。

科技更新速度快、细分行业多,进行科技行业研究须打通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大量积累,才能跟上科技发展的节奏,因此对人力需求比较大。

基于对科技创新主线的信心,景顺长城基金建立完善的人才梯队,将对科技领域有见解、有兴趣、有资源禀赋且科技类股票持仓较多的基金经理整合组建为景顺长城科技军团。

在人才体系上,易方达基金紧扣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等方向,加大投研人员招聘力度,在强化自主培养的同时加快外部人才引进,持续丰富人才梯队和人员风格,储备面向未来的增量人才,夯实投研平台建设。

可见,基金公司对新质生产力的投资,不仅是建立在扎实的全产业链研究基础之上,而且采取“全景式前瞻布局”策略,从体系、方法论、人才等全方位出击,是一个长期战略。

小结

市场的短期波动和长期机遇一直存在。随着我国经济转型深入推进,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将涌现更多投资机会。

公募基金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投研核心能力的竞争,能否更早发现并投资于代表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核心资产,是在未来的角逐中更胜一筹的关键。

而那些能够坚持深度研究、构建系统化投研能力、并持续完善人才体系的公募机构,有望在资管行业的变局中保持优势,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的长期回报。

- END -

来源:鹿鸣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