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志愿者(volunteer),是志愿服务的重要主体。然而,由于文化背景及界定角度的差异,不同国家、地区对志愿者有着不同的称谓,如在我国港澳地区称其为“义工”,在我国台湾地区称其为“志工”等,但实质内容基本是一致的。
联合国将志愿者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
我国的志愿者定义:志愿者是指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自愿以自己的时间和知识、技能、体能等,从事志愿服务的自然人。
志愿者(volunteer),是志愿服务的重要主体。然而,由于文化背景及界定角度的差异,不同国家、地区对志愿者有着不同的称谓,如在我国港澳地区称其为“义工”,在我国台湾地区称其为“志工”等,但实质内容基本是一致的。
志愿者是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的人,在不计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人员。
志愿服务(volunteer service)则是任何人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
志愿精神:推动着人与人之间建立互助、互爱、互信、互利的和谐社会关系,这种志愿精神本身不仅是难以估量的巨大的“社会资本”,更是人类共有的积极向上向善的内在力量,是社会创新的动力源泉。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良好的道德重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于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就成为了中国志愿精神的深情表达。
有人说,志愿者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团体
有人说,志愿者是社会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那么以什么为目的?
那么就要明白志愿者的动机,志愿者参与义务活动(志愿服务)的动机可以分为三类。
1、着重个人学习与成长,获取个人内在的满足感,依个人感受来决定参与志愿者。获得一个深入接触社会实际、真实了解与认识中国国情的极好机会,这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生活阅历,还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
2、着重他人和团体的影响,他们的目的是结识朋友,获得他人的肯定。增强协作精神、团队精神和帮扶弱势群体意识,使大家学会与人团结合作,依靠团队力量去共同完成任务。还能从中学会关心他人,并延及关心整个社会,学习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并延及服务于整个社会和人民的利益。
3、是为了回应社会责任,并获得社会的认可。强化人们的社会责任感,这对改善社会风气,确立敬业精神起积极作用。
做志愿者当义工的目的是:通常在于贡献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和社会,同时实现个人成长和自我价值的提升。
做志愿者当义工的目的在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给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并不计报酬,给社会传递正能量。传递爱心,传播文明;是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是促进社会进步;是丰富生活体验。
参加志愿者活动的目的
参加志愿者活动是一种积极投身于社会、贡献个人力量并促进社区发展的行为。每个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这些目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责任感
许多志愿者选择参与活动是因为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公正和进步。这种责任感不仅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上,也体现在对环境保护、教育普及等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中。
2. 个人成长与发展
志愿服务为参与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参与不同类型的志愿活动,志愿者可以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志愿服务还能增强自信心,培养领导力和创新思维,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建立社交网络
在志愿者活动中,参与者有机会结识来自不同背景、拥有共同目标的人们。这不仅有助于拓宽社交圈子,还能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交网络。这些关系往往能够持续下去,成为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4. 实现自我价值
通过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志愿者能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价值感来源于看到自己的努力带来的积极影响,无论是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还是推动社区发展。志愿服务让志愿者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加珍惜生活,积极向上。
5. 提升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参与志愿服务有助于减轻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志愿者能够转移注意力,减少对自身问题的关注,同时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快乐。这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于维护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6. 了解社会问题
志愿服务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社会问题和挑战的平台。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解决这些问题,志愿者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自己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这有助于激发更多的思考和行动,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
综上所述,参加志愿者活动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社会的贡献和对他人的帮助,也包括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和心理健康的提升。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参与志愿服务,都能带来积极的影响和改变。
做志愿者当义工的意义是:其意义则体现在促进社区和谐、增进人际间的理解和互助,以及培养个人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1、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
2、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志愿工作,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
3、促进社会进步。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志愿工作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4、丰富生活体验。志愿者利用闲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志愿者在参与志愿工作过程中,除了可以帮助人以外,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导能力,学习新知识、增强自信心及学会与人相处等。
来源:何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