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德城区新华街道:农文旅融合激活发展新动能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4 15:52 1

摘要: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对2025年“三农”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明确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德州市德城区新华街道立足辖区生

大众网记者 张凤帅 德州报道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对2025年“三农”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明确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德州市德城区新华街道立足辖区生态资源禀赋,着眼于农村、农业和农民,着力于生态、生产和生活,以农文旅产业为抓手,积极推动旅游与乡村的自然资源、文化价值、生态环境、特色村落相嫁接,创新“农文旅+”发展新模式,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盘活乡村资源价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这百亩花海不仅是群众休闲打卡的‘网红地’,更是我们探索农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德城区新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肖彤说。

4月20日前后,新华街道李何社区牡丹芍药园区中的百亩牡丹芍药园将迎来盛花期。预计吸引游客超万人次,带动周边农家乐日接待量突破500人次,直接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

无独有偶,岔河两岸的700亩金银花也将在五月迎来采花季。为提升岔河两岸的整体环境,新华街道成立金银花种植合作社,整合清理岔河河圈地700余亩,种植“北花一号”金银花40.6万余株。目前,岔河两岸整体环境已实现了巨大提升,金银花种植区域整洁美观,同时实现了防风固沙固土,防止泥沙进入河道。三七村金银花基地入选“2023年度山东省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创建单位”。

“人勤春更早,致富不等人!三七村专门请农业专家来指导春季醒苗灌溉,看来又能让乡亲们数钱数到手抽筋!”新华街道三七村党委书记周超豪指了指即将完成灌溉的金银花说。预计今年,金银花平均亩产超110公斤、总产量突破7万公斤,总产值超1000万元。

近年来,新华街道延伸“赏花经济”价值链,通过“花卉经济”带动周边餐饮、零售消费增长,同时盛花期时可以为周边1000余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实现“一朵花”撬动“一条产业链”的融合发展模式。

深挖乡村特色产业,助力产业融合发展。

一村富带动连片兴,打造村办企业新华样板。

“带孩子来摘樱桃既能体验采摘乐趣,又能认识不少蔬果品种,这趟亲子游值!”在新华街道新园村农业科技示范园,一垄垄玛瑙般透亮的樱桃挂满枝头,吸引众多家庭游客挎篮穿梭其间。

新华街道发挥强村“头雁”作用,实施9个行政村的“跨村联建幸福家园”建设行动,新园村整合闲置土地资源,引入智能温控、无土栽培等技术,投资5000余万元建设18个高标准现代农业大棚,与德州学院共建博士工作站,成为集旅游观光、果蔬种植、科技示范、研学教育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园区。

新园村负责人介绍,当前正值樱桃季,已累计接待游客超1000人次,带动周边农家乐增长40%。园内智能温室展示的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技术,让亲子采摘变身“行走的科普课”。项目年产值超3000万元,带动周边村民人均年增收1.1万元,实现集体经济与农民收入“双提升”。这种“种出风景、卖出体验”的转型路径,正为新华街道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另外,新华街道坚持发展乡村产业,适合什么就发展什么,有什么资源就发展什么原则,打好“特色牌”,做大“土字号”。打造4条“农文旅+”特色主题线路:串联梁子黑陶工坊、环球酿造非遗基地,推出“农文旅+非遗”探秘路线;以德州市动植物园为核心,提供动物喂养、农事体验、花海摄影等服务,打造“农文旅+生态休闲”度假路线;依托新园村党史馆、七西村红色遗址,开发情景党课、重走长征路等“农文旅+红色教育”传承路线;举办“新华美食节”,挖掘高家包子、九州灌汤包等地方特色小吃,打造“农文旅+烟火新华”路线。在第三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期间,新华“农文旅+”特色主题线路的全网曝光量突破50万次,吸引游客超5万人次。

深度解读文旅资源,解锁乡村流量密码

“镜头前的家人们,咱们新华街道的草莓、樱桃可是‘喝’着纯净水长大的,齁甜齁甜!”新园村农业科技园区主播唐燕在直播间热情推介,背后是新华街道以“数字+文旅”解锁乡村振兴的流量密码。

新华街道利用微信、抖音等线上平台推广“采摘节”,樱桃、草莓、无花果等绿色认证农产品经品牌化包装,附加值提升50%,成为电商直播间的“爆款单品”。围绕乡村美食美景、好品好物、风土人情等策划拍摄“吃喝玩乐在新华”系列短视频,推出“新华悦览”月刊,深度解读街道文旅资源,吸引人流向乡村聚集。

文化惠民工程持续释放磁吸效应:25支村级文艺队年均演出500余场,“一村一戏”让乡土文化“活”起来;创新融合体育赛事,承办省级自行车联赛、运河马拉松,沿线设置农产品展销点、非遗手作工坊,打造“可移动文旅超市”。夜色降临,“新街口不夜园区”霓虹闪烁,光影艺术展、民俗夜市、“星空”影院构成24小时消费闭环,春节期间总客流破10万,拉动消费550万元,成为区域夜经济新标杆。

从“传统农业”到“三产融合”,从“资源沉睡”到“活力迸发”,新华街道以农文旅融合为笔,书写了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未来,街道将继续创新“农文旅+”模式,让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民变股东,在绿水青山间绘就共同富裕的壮美画卷。

来源:大众网•德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