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女孩等待东北大哥3年去娶她,非大哥不嫁宁愿孤独终老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1 13:20 1

摘要:出口处,珠珠戴着三年前那顶草帽,人瘦了十斤,怀里抱着一罐自己腌的酸菜,罐子外壁贴着纸条:酸菜好了,人也要到了。

三年疫情,1095天没见面,18岁越南姑娘守着一句承诺不删微信不关机

芽庄机场那天,杨大哥落地时手机电量只剩3%,他怕关机错过定位,一路举着充电宝狂奔。

出口处,珠珠戴着三年前那顶草帽,人瘦了十斤,怀里抱着一罐自己腌的酸菜,罐子外壁贴着纸条:酸菜好了,人也要到了。

很多人以为跨国恋爱靠滤镜,其实靠账单。

杨大哥做旅游博主,疫情前月入两三万,疫情后广告全停,银行卡一度只剩四位数。

珠珠在越南也惨,学校改网课,家里小餐馆倒闭,她白天上网课,晚上去夜市帮炒河粉,一小时赚折合人民币12块。

两人视频时背景音都是锅铲声,谁也不提苦。

越南海关数据显示,2020到2022年,芽庄接待中国游客从每月十五万人次跌到不足五千。

杨大哥和珠珠的聊天记录里,出现最多的词是“再等等”。

为了省国际漫游,珠珠每天凌晨四点起床抢免费WiFi,蹲在楼道口冻得打哆嗦,只为说一句早安。

杨大哥这边,把旧相机卖了换流量包,夜里举着手机教珠珠说东北话“嘎哈呢”。

疫情第三年,珠珠考了HSK五级,成绩单寄到杨大哥老家黑龙江,信封里夹着一张纸条:我准备好了,你也别怂。

同一时间,杨大哥在老家隔离点当志愿者,帮老人扫码,换了一身防护服照片发给珠珠,配文:穿这身娶你,够正式不。

2023年3月,越南取消入境隔离,杨大哥抢到的第一张机票比春运还难,经济舱全价没折扣。

落地那天,珠珠穿着三年前第一次见面时的白裙子,手里多了一本存折,里面是她炒河粉攒下的两千万越南盾,折合人民币不到六千,但够买一对金镯子。

越南婚礼讲究三金,珠珠没要彩礼,只提了一个要求:镯子要刻中文名字,因为杨大哥的姥姥不会写越南字。

婚后第三个月,珠珠怀孕,孕吐厉害,杨大哥把直播设备搬进厨房,一边拍越南家常菜一边学越南语。

粉丝留言说想看跨国夫妻吵架,杨大哥回:吵不起来,她一句东北话“你瞅啥”我就怂了。

孩子出生那天,越南娘家和东北娘家视频连线,两边老人隔着屏幕一起唱摇篮曲,一首中文一首越南语,跑调却没人笑场。

有人算过,疫情三年,全球跨国情侣分手率超过四成,能熬下来的,要么有钱,要么有心。

杨大哥和珠珠两样都占得不多,却占了一样别人学不来的:把日子拆成一天一天过,今天存一块酸菜,明天背一句中文,后天抢一张机票。

爱情到最后,拼的不是浪漫,是账本和耐心。

芽庄夜市现在恢复了热闹,珠珠的炒河粉摊变成了一家小店,招牌写着“东北酸菜越南粉”,一碗折合人民币15块,每天卖光。

杨大哥把店名注册成商标,计划年底开到哈尔滨,让东北人尝尝加了酸菜的越南味。

有人问珠珠后不后悔等了三年,她边翻账本边说:后悔啥,三年换一辈子,划算。

来源:在草原享受宁静的居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