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画家吴泽浩先生的“铁铸抗战”画作在多家媒体专版发表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1 13:14 1

摘要:初秋的济南,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吴泽浩先生的画案上,宣纸上未干的墨迹晕染出一片苍劲的松柏。这是我多次拜访吴先生,为的是记录他为抗战胜利80周年创作系列画作的故事。

初秋的济南,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吴泽浩先生的画案上,宣纸上未干的墨迹晕染出一片苍劲的松柏。这是我多次拜访吴先生,为的是记录他为抗战胜利80周年创作系列画作的故事。

“每一笔都要对得起历史。”吴先生铺开一幅刚完成的《血战台儿庄》草稿,指尖抚过画中持枪冲锋的士兵,“这些年轻人,当年不过二十出头,却用命守住了家国。”老人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为了还原历史细节,他泡在省档案馆三个月,翻遍抗战时期的老照片、战地日记,连士兵绑腿的缠法、步枪的型号都反复考证。有次为了确认一场战斗的地形,他还特意驱车前往莱芜战役旧址,在荒草丛生的山头上蹲坐半日,用速写本记下山势走向。

在纪念抗战80周年时,《大众日报》的编辑第一次看到这批画作时,在办公室里红了眼眶。那幅《铁道游击队》尤其动人:月光下,游击队员趴在火车顶上,手中的大刀映着微光,远处的星空下,村庄还在沉睡。“我想画出他们的勇,更想画出他们的柔——他们战斗,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安稳睡个觉。”吴先生说。

接着,这些画作开始在《大众日报》《联合日报》等十多家媒体推出专版。有位92岁的抗战老兵看到报纸后,对家人颤抖着说:“画里的桥、画里的树,和我当年打仗的地方一模一样。”

如今,吴先生的画案上还堆着新的画纸,下一幅要画的是《我们胜利了!》。他说:“80年了,枪声响过的地方早已长满庄稼,但我们不能忘。我用画笔留住历史,就是想让后人知道,今天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夕阳落在宣纸上,那抹未干的红色,像极了当年战士们用热血染红的山河,也像此刻我们心中,永不熄灭的敬意。

来源:我为黄河唱赞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