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封建王朝中,不少位高权重者,身边都有一个或者是几个亲近之人,他们可能是自己身边的亲人,或者是有能力、被提拔上来的人。若身边人是亲人,那可能流言蜚语不会多,毕竟何种关系都一清二楚。若不是,又是异性者,那难免会遭他人说闲话,各种不正当、不干净关系的言论就流传出来。
封建王朝中,不少位高权重者,身边都有一个或者是几个亲近之人,他们可能是自己身边的亲人,或者是有能力、被提拔上来的人。若身边人是亲人,那可能流言蜚语不会多,毕竟何种关系都一清二楚。若不是,又是异性者,那难免会遭他人说闲话,各种不正当、不干净关系的言论就流传出来。
陪伴慈禧多年的大太监李莲英便是被他人说,他与慈禧是不正当关系,不是主子与仆人这么简单。因为俩人的住所只有一墙之隔,慈禧还特意在这一墙之中开了个小门。那么,俩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李莲英,出生在一个无钱无势的人家中,父亲游手好闲,自己不挣钱养活自己的孩子,反倒是希望能通过孩子的出生,给自己的家庭添点喜气。所以,他给这个孩子取名叫“李进喜”,即后来改名的“李莲英”。
李莲英的父亲在他几岁之时,就以让孩子进入宫中能够混口饭吃,且自己家庭也能因此挣点钱为由,将李莲英送入宫内。年纪小小的李莲英在这阶段受的苦确实不少,自己都不太能独立生活,就要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脑袋。
不过,这一段路走上来,能够来到慈禧的身边伺候她,也说明了李莲英有成大事的潜力。他拥有一把剃头的好手艺,是家里祖上传下来的。而他将这一绝活转化了为慈禧按摩头部的技能,以达到缓解头疼的效果。正中慈禧关注点的手法,也让慈禧对这个小太监越来越看重。在不断赢取慈禧的信任之后,李莲英的职位不断提升,并得到巩固。
后来的李莲英,在慈禧身旁站稳脚跟之后,慈禧也将其当成了自己的“身边人”,很多事情都会和他说,跟他说话也会称是“咱们”,而不是“你”。慈禧甚至是将李莲英的住处安排到了自己的身旁,仅仅是一墙之隔,并且在这堵墙上开了个小门,使两间房间相通。
就俩人住所一墙之隔,又开了小门这事情,让不少人心中有疑惑:慈禧与李莲英是不是太过亲密了?即使是身边人也不能让一个太监住得这么近。还是俩人有什么不正当的关系?
有人推测是李莲英一开始净身做得不到位,这对常年孤独的慈禧而言,就是身边最好的存在。但这种言论很快就被否定了,因为李莲英又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人家出身,当年行此规矩之人只是将其看成是某个犄角旮旯出来的底层小孩,自然不会净身不彻底。
而是因为慈禧十几岁就进宫,早早就为皇帝生了子嗣,但也没几年就死了丈夫,中年时期儿子也先她一步离开了人世。她看着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开自己,也同自己不那么亲近,所以对于李莲英常年待在自己身旁,也就把他看成更亲密的人了。
李莲英对慈禧忠诚有加,一心都在慈禧身上,即使是他手中想要握有大权,但依旧是需要将慈禧放在第一位,才能巩固自己的权势。慈禧对于他而言,是主子亦是靠山。
他能尽力且有效地为慈禧解决日常生活及事务上的问题,对慈禧的作用也很大。慈禧自然是与之愈加亲近。更何况李莲英对于慈禧身上的病症,大多能够“对症下药”,这一点也深得慈禧的喜爱。
俩人长期相处,且心是通向一处的,能够成为胜似亲人的关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在李莲英的心目中,慈禧实际上也是自己的恩人。如果没有慈禧对自己的看重,将他留在身边,那么他可能早就不知道自己的性命是死是活了。所以这一份感恩也换来了李莲英一生对她的忠诚,每一日对她的关爱。
直至慈禧去世之后,李莲英还为其守孝百日。他的这一份恩情是延续了一生都不止。就算俩人在后世人眼中一直都不是什么好角色,但他们对于彼此情感的真切,是外人很多都无法去理解的。慈禧逝世之后,李莲英不久之后也跟着老去。他一辈子追随着慈禧,她凋零了,他也跟着去了。
两个人的感情,从利益出发,也可能由真情作结。慈禧与李莲英俩人的关系、情感,数十年之中可能也有变化,但最终李莲英能够为她守孝百日,俩人又相继离世,说明在彼此的心目中,都很重要。
来源:古来今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