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少的时候,我曾听村民们讲过杨公的一则故事,觉得很有趣,分享给大家。
杨筠松,民间俗称“杨救贫”,或直呼“杨公”。
杨救贫是广东信宜人,唐朝的国师,有名的地理大师。
年少的时候,我曾听村民们讲过杨公的一则故事,觉得很有趣,分享给大家。
在讲这个故事之前,先问一下大家,你们知道为什么历史上先有薛家将,后有杨家将吗?
据说这里面有一段故事。
唐朝的时候,广东的粤西地区出了一位鼎鼎有名的地师就是杨救贫。
广东信宜杨公雕像
杨救贫运用他在李唐皇宫里偷学的堪舆术帮助了许多贫苦农民。
好多穷人经过他的指点彻底改变了命运,但是杨公一家还是一贫如洗。
杨公的儿媳妇受不了,有一天她就向杨公抱怨:“公爹,你到处为穷人寻龙点穴,人家都飞黄腾达了。你本事这么大,咋不为老杨家找一处风水宝地呀!”
杨公每次都笑称机缘未到,儿媳妇听得耳朵都起茧了。
时间久了,经不起儿媳妇长期的抱怨。
广东杨公纪念馆
杨公对儿子儿媳们说:“你们经常责怪我不为老杨家寻觅风水宝地。那我问你们,你们想要子孙当一代王侯,还是十代将相?”
他们都说一代王侯时间太短,要十代将相。
“十代将相,那得等我归天之后才行。”
儿子们没办法,唯有慢慢等待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杨公老了,他知道自己的寿限就要来临了。
眼看寿限将至,杨公召集儿子们到他榻前。告诫他们:“我死了之后,你们抬着我的棺材一路往南走,不要回头望,不要停步,棺材绳断了,你就当场把我葬在该地就好啦。”
几个儿子虽说有些疑惑,但还是记住了杨公的遗言。
杨公去世之后,儿子们遵照杨公遗言——抬着他的棺材一路往南走。
他们走呀走,走得脚都起泡了,棺材绳还是没有断。
杨公的小儿子觉得太累了,就抱怨起来:“阿爹会不会临死之前糊涂了,好好的棺材绳怎么会断呢?把棺材扔在这里就好了,要不我们准会累死!”
大儿子不同意——这么多年都等了,这点辛苦算什么,再坚持一下吧。
几个儿子轮流抬棺材,走了半天终于到了一处山谷。
山谷的两边耸立着高高的青山;谷底里有一条小河,五颜六色的野花开满河岸,时不时飘来一阵阵花香;鸟儿掠过蓝天,发出一阵阵的鸣叫。
真是个不错的地方。
就在他们醉心山谷美景的时候。“轰!轰!轰!”几声巨响从远方传了过来。
声音犹如雷公在咆哮,又如成千上万野马在奔腾。
紧接着大地为之一震,好巧不巧,棺材绳子竟然断了,棺材重重地摔了下来。
“棺材绳断了,就这里啦!”
儿子们如释重负,长叹了一口气。就要当场挖坟,把杨公的棺材埋下去。
谁知道,不到片刻,汹涌澎湃的山洪向他们淹没过来。
“妈呀!这是山洪爆发!”
儿子们顾不上杨公的棺材,赶忙逃命要紧。
他们往山上跑去。
爬到高高的山岭,他们往棺材掉落地望去——涛涛的洪水把整个山谷都填满了,山谷变成了一条地上河流。
棺材在水面上一直打转着,似乎下面有个漩涡。
他们明白这是天葬!这一幕实在是太惊奇了!
兄弟几人好奇地盯着棺材,打算等棺材卷入漩涡就打道回家。
就这个时候,不知从哪里冒出了一艘商船。原来是一位薛姓员外航行经过此地。
薛员外远远看到了在水面打转的棺材。他也曾研习过易经,知道水底的漩涡处是个千年难得一见的绝好穴位。
薛员外不再迟疑,他把中指咬破了,对准旋涡挤射出一股中指血。
鲜红的中指血射到了旋涡里,很快就被卷到了水底下,紧跟着杨公的棺材也被卷入了水底。
棺材被卷入了漩涡,又是山崩地裂的一声巨响。
再望过去时,水面上风平浪静,漩涡也没有了,一切恢复了平静。
村民们说薛家的中指血先射进穴位,杨公的棺材后进穴位。是以先有薛家将,后有杨家将。
这个故事,在我少年时期广为流传。
不过故事就是故事,经不起严谨的推敲。首先杨公是晚唐人,薛家将是早唐时期人,差了二百年呢。
再就是杨公是广东人,杨家将是山西人,杨家将不可能是广东杨救贫的后代。
故事流传于粤西大地,可能是当地民众对杨救贫的缅怀罢了!
来源:月光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