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打造了大梅花、小太平等8个“旅居示范村”,其中大梅花、小河边、法依哨被列为省级乡村旅居示范。
4月2日
全州旅居工作现场会召开
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
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
落实省委“旅居云南”战略部署
和州委对旅居经济发展的工作要求
奋力打响“旅居彩云南•红河最好在”品牌
全力推动全州旅居经济乘势起飞
近年来
弥勒市坚持以客源地思维
讲好目的地故事
以“六个坚持”推动“六个转变”
把旅居业打造成民生产业
全力打造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弥勒样样好”
的“始于山水、归于烟火”旅居目的地
弥勒旅居工作成效显著
●2024年,打造了大梅花、小太平等8个“旅居示范村”,其中大梅花、小河边、法依哨被列为省级乡村旅居示范。
●开发太平湖直升机“飞享”等新产品新业态。
●成立全省首家旅居联谊会,制定《民宿管理办法》《温泉康养服务评定规范》。
●2024年9月以来,新增宾馆酒店23家、房间922间、床位2289个;全市宾馆酒店共754家,床位4万余个。
●2024年9月以来,新增民宿211家、房间数2434间、床位4410张,全市现有民宿1200余家,其中五星级民宿2家,国家丙级民宿6家,床位2万余个。
●2024年,旅居客购买商品房占46.5%,涉旅企业税收比2023年净增1660万元。
●把弥勒的生态颜值和城市气质转化成诸多旅居产品业态。
●先后赴重庆、长沙、西安等重要客源地宣传推介。
●借助东风韵、太平湖等“网红”景区和余秋雨、周迅、杨丽萍等名人引流“圈粉”,吸引全国游客到弥勒避暑避寒、旅居康养。
●弥勒市多次上榜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节目,位居《中国新闻周刊》发布的“五一”“十一”最火县城第5位、第4位。
●2024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1779.3万人次、增长18.21%,实现旅游总花费217.4亿元、增长15.56%。
●2025年春节期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162.56万人次、同比增长23.21%,实现旅游总花费17.52亿元、同比增长25.68%。
2025年,谋划实施旅居项目,助推高质量发展
●以创建湖泉水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东风韵5A级景区为重点,谋划储备旅居康养项目9个,预计总投资约50亿元。
●加快推进弥勒市东风片区乡村振兴、文化艺术康养示范区二期、红河春天文旅康养度假区、太平湖森林疗愈中心、大成地产文旅温泉酒店、梅花温泉旅居康养综合体、朋阳养老、东风韵网球小镇等项目建设。
●持续跟进北京健康养老集团、红河州老年养护院等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
全力争做全省“旅居经济”发展标杆,打造“旅居云南”弥勒新品牌
下一步,弥勒市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放大文化旅游资源好、空间大、区位优、潜力足的综合效应,全力争做全省“旅居经济”发展标杆,打造“旅居云南”弥勒新品牌。
围绕乡村旅居、城镇旅居、度假旅居等业态,全面盘点挖掘本地资源资产,按照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原则,分类建立旅居重点村储备库,统筹整合项目资金,力争三年内打造高品质旅居村50个以上。
坚持专班化推进,完善运行调度机制,落实落细“旅居弥勒三年行动计划”。理顺政府引导机制,培育丰富旅居新业态,配套提升医疗康养、文化娱乐、购物消费等服务性供给,积极培育旅游旅居新消费增长点。
加快引培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或自带高流量的主体,用好政策扶持,支持东风韵、太平湖等有条件的文旅企业做强做优,从供给端培育壮大旅居经营主体。打造“蓝天学长”旅居基地、旅居联谊会艺术团和活动中心等,促进旅居产业多元化发展。
加强民宿行业规范化管理及旅居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民宿管家、客房餐饮服务等人才技能培训力度,为弥勒旅游旅居市场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多渠道加大宣传推广,年内赴越南、粤港澳大湾区、贵州、河南等地及呈贡大学城开展文旅宣传推介,吸引更多人群到弥勒旅学旅居旅创。以弥勒半程马拉松、阿细跳月生活艺术节等为依托,组织开展文旅促消费系列活动,力争全年旅游人次突破2000万人次、旅居客突破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突破250亿元。
来源:弥勒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