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芬兰人把TRACKX开进展台,15吨的小个子,跑得挺快,可防弹板只能挡住AK的钢芯弹。
伦敦防务展一开门,空气里就飘着柴油味,像给未来战争提前点了香。
芬兰人把TRACKX开进展台,15吨的小个子,跑得挺快,可防弹板只能挡住AK的钢芯弹。
观众围着它转圈,像在打量一辆加厚的SUV,心里嘀咕:这玩意儿要是遇上无人机,是不是得靠司机踩油门躲导弹?
隔壁英国展区更热闹,挑战者3披着新装甲包,像穿了件加厚羽绒服,74吨的身板压得地板吱呀响。
讲解员说它能扛住顶攻弹药,可没人敢问:真打起来,这坦克能不能在泥地里掉头?
旁边老军迷小声补刀:当年海湾战争,它跑丢过履带,现在多贴几块钢板,怕不是给维修工加活。
美国人把“猎人之狼”推出来,六轮小车号称混动,纯电只能撑12公里,跟外卖小哥的电动车差不多。
遥控手柄一摆,小车原地打转,像在跳机械舞。
有人问:这算无人战车还是大号遥控玩具?
工程师摊手:算法还在训练,先让士兵当手柄侠。
一圈逛完,发现西方军火商集体患上“钢铁怀旧症”。
坦克越来越重,装甲越叠越厚,炮管越来越粗,可没人敢打包票能拦住一群500美元的穿越机。
展馆大屏循环播放俄乌战场视频,无人机像蜂群一样俯冲,坦克炮塔飞得比烟花还高。
观众看得沉默,像在参观一场提前写好的悼词。
反观北京“九三”阅兵,激光炮直接烧穿钢板,无人狗背着步枪小跑,指挥车屏幕里全是实时数据流。
没有柴油味,只有电路板散热的嗡嗡声。
有人说那是科幻片,可俄乌前线已经证明:未来战争拼的不是吨位,是算力。
走出展馆时,夕阳把泰晤士河照成金色。
一个穿西装的军火销售掐灭烟头,嘟囔着明年得给坦克加Wi-Fi。
旁边清洁工推着垃圾桶,桶里躺着印着“未来战场解决方案”的彩页,被风卷起来,像只折翼的鸽子。
来源:岛上安静看星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