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疾控局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4月,全国艾滋病发病数已经达到4534例,死亡1642人,而7月份发病4134例,死亡1464人,性传播占比超过98%。
很多人一开始把皮肤上的小毛病当成普通皮炎,结果拖着拖着才发现是HIV在作祟。
国家疾控局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4月,全国艾滋病发病数已经达到4534例,死亡1642人,而7月份发病4134例,死亡1464人,性传播占比超过98%。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痛楚,也提醒我们,皮肤变化有时是身体在求救,别不当回事。
先说皮肤干燥伴瘙痒,这在艾滋患者身上特别常见。
感染HIV后,病毒开始破坏免疫系统,皮肤屏障变弱,就容易出现干燥红斑。梅奥诊所的资料指出,这种红斑起初是浅色的,摸上去粗糙,患者挠一挠就掉皮屑。随着病情推进,它可能转成干性湿疹,表面裂出鱼鳞样的纹路。
国内的健康平台如39健康网也提到,早期炎症性皮肤病包括嗜酸性毛囊炎或脂溢性皮炎,头皮或躯干部位最明显。类似症状在急性期就可能冒头,伴随发热或疲劳。
红疹是另一个关键信号,通常表现为硬结节或丘疹。世界卫生组织的艾滋病事实表描述,这种疹子在感染2到6周内出现,扁平红色,分布在上半身,不一定伴痛,但瘙痒感强。
重庆艾滋病防治网的文章说,它可能像蚊叮包一样隆起,按压有弹性,数量从几颗增多到覆盖大片。
如果有高危行为史,这些红疹不能简单归为过敏,因为HIV诱发的免疫反应会让它们反复发作。早期皮疹常与淋巴结肿大一起出现,颜色红或紫,边缘清晰。艾滋病皮疹不同于普通荨麻疹,它更持久,容易误判为接触性皮炎。
溃烂阶段就更严重了,皮肤破损形成伤口。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指南说明,当CD4细胞计数下降,免疫力低时,细菌真菌入侵,导致感染性皮肤病。
脓疱或水疱破裂后流脓,周围红肿发热。带状疱疹是典型并发,沿神经分布成带状,破溃后留下溃疡面。卡波西肉瘤可能出现紫色病变,尤其在免疫极低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溃烂,但如果卫生差或接触病原多,风险就高。这种结痂往往从红斑演变而来,愈合慢,容易继发感染。
这些变化不是孤立的,从干燥到红疹再到溃烂,反映病毒逐步破坏。患者还可能有口腔溃疡或脱屑,似银屑病。
预防是重中之重,2025年的联合国报告呼吁,到年底将新发感染降到37万以下。中国遏制艾滋病规划(2024-2030)目标,到2025年诊断率90%以上,治疗覆盖95%。
措施简单:用安全套,避免危险性行为;不吸毒,不共针具;高危人群定期筛查。
暴露后,24小时内服阻断药,成功率高。
治疗方面,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是主力,无法根治但能抑制病毒。
艾滋防控形势严峻,但可防可控。
干燥瘙痒、红疹、溃烂,这些别轻视,生活本就多坎坷,多点警惕,就能少些遗憾。
18岁大学生和网友开房后低热以为是军训劳累,体检查出艾滋病 深圳新闻网
来源:原老师历史小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