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文化瑰宝在中国失传,却在日本和朝鲜找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4 12:12 1

摘要: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约4000多年,要追溯到传说时代有5000年,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无数的文化财富,刊印成书,但是由于战乱等种种原因,却在中国失传了,不幸中的万幸,很多我们又都在日本或者朝鲜找到,庆幸之余,我们是不是要反思一下我们现代有没有做这样的事情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约4000多年,要追溯到传说时代有5000年,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无数的文化财富,刊印成书,但是由于战乱等种种原因,却在中国失传了,不幸中的万幸,很多我们又都在日本或者朝鲜找到,庆幸之余,我们是不是要反思一下我们现代有没有做这样的事情呢?接下来请随鲁速君一起盘点一下都有哪些东西是从国外回传到中国的。

1、《玉烛宝典》

《玉烛宝典》是隋朝杜台卿所著的一本按照月令排序记录古代礼仪及社会风俗的著作,凡十二卷,成书于隋开皇初年。该书以《礼记·月令》为主干,触类而广之,博采诸书,征引丰博详洽,颇具类书的性质,有很高的文献资料价值。

该书在我国久佚,唯在日本有其传本,盖自唐宋时期流入者。日本最早的传本是原为加贺藩主前田纲纪家藏的尊经阁文库本,这个本子为日本嘉保三年(相当于中国北宋哲宗绍圣三年,即1096年)至贞和四年(相当于中国元顺帝至正八年,即1349年)之间写本的合缀本,卷装六轴,称“日本旧钞卷子本”,其中缺失了第九卷。此后有日本图书馆寮钞本、森立之、森约之父子钞校本和依田利用《玉烛宝典考证》本等。

清光绪年间,杨守敬在日本学者森立之处访得《玉烛宝典》的旧钞卷子本,光绪十年(1884),驻日公使黎庶昌辑刻《古逸丛书》时将该书收入,成为国内唯一一个《玉烛宝典》的传本。由于这些本子都是以旧钞卷子本为底本的,所以皆缺第九卷。

2、《兰陵王入阵曲》

兰陵王入阵曲也叫大面,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歌舞戏。起源于北齐,盛于唐代。是为歌颂兰陵王的战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独舞。舞者表现兰陵王“指麾击刺”的英姿。据《北齐书》中的相关记载,《兰陵王入阵曲》源于公元564年邙山战役。此战中兰陵王受命中军将,领五百勇士攻入北周包围圈内,使北齐军队反败为胜。在邙山之战胜利后,北齐皇帝亲到洛阳慰劳三军,庆功会上能歌善舞的北齐将士以这场胜仗为背景创作了歌颂兰陵王的舞乐《兰陵王入阵曲》。

这也不是靡靡之音,而是有正能量的战争舞曲,据说唐朝的《秦王破阵曲》很多源于《兰陵王入阵曲》,在前段时间范冰冰主演的武则天上,范冰冰还跳过《兰陵王入阵曲》,随着唐朝和日本的交流与,《兰陵王入阵曲》被遣唐使带回日本,在日本保留下来。很不幸《兰陵王入阵曲》在中国失传,1986年,河北省邯郸市兰陵王墓文物人员通过日本专家找回此曲,使其重归故里。

3、《群书治要》

《群书治要》是我国古代治政书籍的选辑。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自己治理好国家,也为子孙后代留下治理国家的总结,于是命令魏征及虞世南、褚亮等在贞观初年以辑录前人著述作谏书,为唐太宗“偃武修文”、“治国安邦”,创建“贞观之治”提供警示的匡政巨著。《群书治要》取材于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上始五帝,下迄晋年”,以“务乎政术,存乎劝戒”为宗旨,从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采摭群书,剪截淫放”,呕心沥血数年,于贞观五年(631年)编辑成书,计六十五部约五十余万言。

然而这本史诗巨著却因雕版印刷术尚未发明而未普及,所以保留较少,加上唐末安史之乱致使此书失传,幸得由日本遣唐使抄录带去日本(又是日本遣唐使),经过多代人共同努力,终于使这本书重见天日,实乃:“不幸之万幸”。

4、《孙真人玉函方》

《千金方》大家都不陌生,是孙思邈的巨著,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孙思邈还有另外一部著作,那就是《孙真人玉函方》,该书为木板印刷品,分上中下三卷,共38页,主要记载了治疗头痛、传染病等30种疾病的药方及服用注意事项。

在14世纪编纂的中国《宋史艺文志》中有所记载,但是在中国已经失传。

2012年在日本千叶县馆山市某世家的仓库里发现了此书,该书得以重见天日。

5、《算学启蒙》

《算学启蒙》,中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撰,元大德三年(1299)刻于扬州,此刊已不存。说这本书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这本书里记载了我们小时候背过的九九乘法表。本书的正文分3卷,20门,259问。卷上8门,113问,包括各种乘除捷算法和歌诀的应用题,以及各种比例算法。

《算学启蒙》的原始版本,今已失传。现存版本中最早的当推日本筑波大学所藏15世纪朝鲜李世宗时期的铜活字本。

6、《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是最可惜的一本书,他被埋没了300年,如果不是在日本发现,我们课本上都不会有《天工开物》这本书的记载了。

《天工开物》作者是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是名副其实的大明百科全书。

就是这样一本百科全书,被认为存在“反满”思想而在修《四库全书》的时候被销毁,埋没了300年。后来《天工开物》由藏于日本的版本重印刊行中国。

相信这样的书籍和东西还有很多,在中国失传,却活跃于其他国家,为其他国家做着巨大的贡献,过去可能是因为战乱,外族入侵,但是现在的我们是不是也在失传着传统的东西,却被别的国家发扬光大呢?这值得我们反思。

来源:古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