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i+o+ng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1.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2.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
3.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作尔庸。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王命傅御,迁其私人。
4.申伯之功,召伯是营。有俶其城,寝庙既成。既成藐藐,王锡申伯。四牡蹻蹻,钩膺濯濯。
5.王遣申伯,路车乘马。我图尔居,莫如南土。锡尔介圭,以作尔宝。往䢋王舅,南土是保。
6.申伯信迈,王饯于郿。申伯还南,谢于诚归。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疆。以峙其粻,式遄其行。
7.申伯番番,既入于谢,徒御啴啴。周邦咸喜,戎有良翰。不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
8.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邦,闻于四国。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
□□□□,□□□◆。□□□◆,□□□◆。□□□□,□□□◆。□□□◆,□□□◆。ng
□□□□,□□□■。□□□□,□□□■。□□□●,□□□□●。□□□◆,□□□◆。i+o+ng
□□□□,□□□◆。□□□□,□□□◆。□□□□,□□□□◆。□□□□,□□□◆。ng
□□□◆,□□□◆。□□□◆,□□□◆。□□□●,□□□●。□□□●,□□□●。ng+o
□□□●,□□□●。□□□●,□□□●。□□□●,□□□●。□□□●,□□□●。o
□□□□,□□□■。□□□□,□□□■。□□□□,□□□□◆。□□□◆,□□□◆。ng+i
□□□◆,□□□□,□□□◆。□□□□,□□□◆。□□□●,□□□●,□□□◆。ng+o
□□□■,□□□■。□□□□,□□□■。□□□□,□□□●。□□□●,□□□●。o+i
附注:修改了部分标点。
1、本诗押韵不太规则,主体是偶数句押韵,也即,ABCB。
2、存在前后句押韵,也即,AA。
3、第七阕存在远程押韵,例如,番-啴-翰-宪,押韵ng,有的相距2句,有的相距3句,不固定。
在编写《周音》时,我按照偶数句押韵的套路,认为:该阕押韵i,并且宪(憲)金文从害,可能表音,则为i韵。也即, 谢-喜-伯-宪,押韵i。
现在看来,即使按照金文宪从害,存在i o二象性,古音cui;伯从白,存在i o二象性,古音bui;喜从吉,吉从士,士从圭,存在i o二象性,古音cui→dui;谢从射,射从手,古音do。这几个字, 谢-喜-伯-宪,应该押韵o,而非i。
4、在编写《周音》时,根据偶数句押韵规则,我认为第二阕:事-式-宅,押韵i,因为宅今音zhai,属于i元音的变体。现在看来,宅从乇tuo(刀),古音do。
伯-宅押韵o,因为伯从白,具有i o二象性。如果考虑到刀-匕-勺同源的话,存在i o二象性,古音dui,那么,伯-宅押韵ui、oi,属于i o二象性同时押韵。
5、在编写周音时,由于参考网络版,将第5阕䢋写作:近。现在根据多个古本,予以纠正。
6、本篇标题《崧高》取自首句,但由于本诗主题是申伯,我将其更改为《申伯》。
来源:pluiepo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