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间过得好快,转眼中元节也过去五天,进入了农历七月的下旬,秋天意景是越来越浓,早晚温差是越来越大,正是一场秋雨一场寒。此时农田里的庄稼正是成熟快要收割关键期,田园一副金色美景。明天是公历9月12号,农历七月二十一,这天正好是天干地支的甲申日,也是民间常说的换甲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中元节也过去五天,进入了农历七月的下旬,秋天意景是越来越浓,早晚温差是越来越大,正是一场秋雨一场寒。此时农田里的庄稼正是成熟快要收割关键期,田园一副金色美景。明天是公历9月12号,农历七月二十一,这天正好是天干地支的甲申日,也是民间常说的换甲日。老辈人常说的,农历七月怕换甲日下雨,那换甲日这天下雨底藏有啥怕的?接下来从农谚、五行、农事几方面来说。
换甲日,其实就是古人根据天干地支的交替变化总结出来的日子。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位,地支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位,天干与地支搭配两两循环往复,形成了六十个不同的组合,也就是民间所称的六十轮甲子。这当中与甲组合的有六个,分别是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每到甲日与地支交替时,就称为换甲。明天七月二十一是甲申日,天干的甲遇上申,就是换甲日。
据古人的说法,换甲日这天的天气情况就行事一个转折点,在《农桑通诀》里有记载:换甲之日,气脉易转。意思是这天的天气变化,能预示接下来一段日期的气候走向。在民间还有一些说法,久晴久雨且看换甲,意思是说,要是当前连着晴了好几天,或是连续的下了好几天的雨,这个时候就看换甲日这天是晴还是雨,通过这天晴或雨,就能预测后续天气走向,这个是八九不离十的,这都是古人在没天气预报时,观天天气的智慧。
农历七月正是农作物的生长成熟关键阶段,如这时候遇上连续的阴雨天,导致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减少,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这种情况会使即将成熟的农作物籽粒不饱满、植物倒伏、穗上发芽等问题,也影响到农作物收割、晾晒的顺利进行。连续的阴雨天还耽误秋季作物的播种,耽误农时播种期。正是这些因素,古人怕农历七月换甲日下雨的原因。
为啥在农历七月的换甲日怕下雨?其实在老祖宗留下的农谚里,就给我们留下参考答案了,接下来看这些谚语是咋个说的。
七月换甲雨淋淋,连绵细雨十来天。这句农谚的意思比较直白,意思要是在农历七月换甲日这天下雨,那意味着接下来的下雨天可能要连续到秋分。秋分一般是在农历八月中旬或后面,因今年闰六月,秋分提前到八月的上旬。现在七月正是庄稼快成熟的关键时候,南方的晚稻正灌浆,正是急需光合作用,让籽粒饱满。北方的玉米、大豆进入成熟期,这个时候最怕的就是遭受雨水侵泡。要是连续的阴雨,晚稻灌浆不足,穗子籽粒不饱。玉米果穗里积水,籽粒在苞叶里就发芽霉变。花生、红薯正是收获,因连续降雨地里水排不出去,荚果、块根在泥里就腐烂,这些就是农历七月换甲日怕下雨的原因。
七月换甲闻雷鸣,阴雨连绵到中秋。农历七月,在换甲日这天打雷加下雨,更是一个不好的信号。意思是如果农历七月换甲日这天听到雷声,那么接下来的天气可能会以阴雨为主,且这种阴雨天气会持续到中秋,也就是农历八月十五左右。这天打雷下雨,意味着北方冷空气逐渐活跃,与南方暖湿气流二者交汇形成降雨。正常情况,进入秋季气温下降,大气对流减弱,雷声应少或没有。若此时仍有雷鸣声,这是暖湿气流与冷空气的交汇频繁且持续时间长,从而导致阴雨天气不断。这对秋收影响极大,成熟的农作物不能及时收割,收割了也没法晒,堆在屋里发霉。冬小麦也没法翻耕播种。
明天农历七月二十一,甲申日,也是老祖宗说的换甲日。老祖宗常用天干地支对应五行属性:甲属木,申属金,明天的甲申日,按五行说法是金克木的日子。而秋天在五行里属金,象征着收获,田野里金黄的稻浪、饱满的谷穗,都被古人看作金气饱满的体现。古人就觉得,甲申日这天,金气正盛,要是这天下雨,金气被雨水侵润了,会影响秋收的运势,当然这更多是对传统文化的联想。以科学角度说,如农作物快要成熟收割期,遭遇连续的雨水,农作物的光照不足,影响其光合作用,湿度太易滋生病虫害,这是减产的真正原因。
明天农历七月二十一是甲申日,农历七月换甲日怕下雨的说法,是老祖宗对农耕生活的经验总结。是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对丰收的期盼,今天来看这些话,能感受到过去靠天吃饭的不易。现在农业科技的进步,种植业有大棚、配套的灌溉、良种和气象预警,就算农历七月换甲日连续下雨,也有相应办法减少损失。但老辈人留下经验,还是值得了解的。
来源:忆想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