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修订,微信、微博等电子数据正式成为法庭上的合法证据。但随手截几张图就能当证据吗?答案是否定的!以下结合法律要求与实务经验,教你正确使用微信记录维权。
微信证据怎么保存和提交法院?
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修订,微信、微博等电子数据正式成为法庭上的合法证据。但随手截几张图就能当证据吗?答案是否定的!以下结合法律要求与实务经验,教你正确使用微信记录维权。
微信证据分为6类,但必须满足“三性”(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
文字记录:如借款文字、合同协商聊天记录、朋友圈声明等。图片/表情包:转账截图、借条照片、侵权商品图等。语音/视频:对方承认欠款的语音、现场拍摄的纠纷视频。网络链接:对方发送的虚假宣传链接、侵权文章网址。转账记录:微信红包、转账详情(需附身份信息和用途备注)。单独截图或片段可能无效,必须提供完整对话链;语音、视频需清晰可辨,且不得篡改原始内容;转账必须备注用途(如“借款”“货款”),否则可能被质疑性质。1. 固定身份
保存对方微信个人信息页(含微信号、手机号、头像);若对方微信号非实名,需结合聊天内容、手机号等锁定身份。2. 保留原始载体
切勿删除聊天记录,保留原始手机/电脑;开庭时需当庭登录微信展示,与提交的截图/录屏核对。3. 完整备份
对话记录需完整,不得选择性截取;长按聊天内容→“多选”→合并转发至自己或邮箱备份。4. 关键证据公证
重要记录(如大额借款、侵权证据)建议到公证处或第三方存证平台保全;公证流程:全程录像登录微信→展示对话→导出文件并刻录光盘。注意:自行录屏、截图若未经公证,需当庭演示原始记录,否则可能因真实性存疑被驳回。
文字/图片:点击逐条展示,证明完整性;转账记录:点击“账单”→“交易记录”→展示收款人、金额、备注;语音/视频:当场播放,法官核对内容与文字整理稿是否一致。异议处理:若对方质疑真实性,可申请鉴定或调取微信后台数据。禁忌:
使用“一键瘦身”“清空聊天记录”功能;仅提供截图而无原始载体;擅自剪辑、拼接语音或视频。证据孤立无援:仅有微信转账,无聊天记录佐证用途。正确做法:转账时备注“借款”,并聊天中明确约定还款时间。身份无法锁定:对方使用网名,且聊天未提及真实姓名。正确做法:要求对方发送身份证照片或签署电子借条。记录断章取义:只提供对自己有利的片段。记住: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与其纠纷后手忙脚乱,不如日常养成“留痕”习惯。
来源:北京赵云涛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