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个非洲品牌为何要组团来上海时装周首发?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4 10:19 1

摘要:一身全黑的南非设计师David Tlale紧随男模特登场,延续其一贯的戏剧感结构与精工工艺,通过华丽面料与传统刺绣技艺的结合,构建起一套当代非洲的高级叙事。

3月29日,上海SOHO丽园的老厂房,迎来了一场不同寻常的时装秀。

一身全黑的南非设计师David Tlale紧随男模特登场,延续其一贯的戏剧感结构与精工工艺,通过华丽面料与传统刺绣技艺的结合,构建起一套当代非洲的高级叙事。

近十个非洲先锋品牌依次完成秀演,模特们从纯白的帷幕后走出,展示从奢华到日常的服装设计,设计师也构成秀场的重要部分,有的身着民族风手舞足蹈登场,有的一身极简谢幕,他们以一场互动感十足的走秀重塑了中国时尚界对非洲的想象。

在2025秋冬MODE上海服装服饰展,由22个非洲设计师品牌组成的“活力非洲”(Africa Reimagined)展区,也刮起一阵非洲旋风。说着流利英语的设计师们坐镇展位,与往来访客交流本季新作,画册、报价单一应俱全。这些大印花、高明度、廓形感的非洲设计吸引了众多人打卡拍照,为2025秋冬上海时装周注入一股新风。

热烈而野性的时尚表现力似乎是非洲人与生俱来的,但这片大陆还孕育了多元的文化和民族,共同塑造了今日非洲的多样性。“活力非洲”展区负责人芮婉洁(Hannah Wanjie Ryder)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非洲拥有独特的纺织文化,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挖掘以及代代相传的印花、工艺等优势,帮助非洲设计师品牌锚定全球市场。

肯尼亚人芮婉洁在2014年来到中国工作,领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与中国的合作,这段经历也让她萌生了创业想法,2019年她创立睿纳新公司(Development Reimagined),其旗舰项目“活力非洲”主要为非洲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准入服务。

“这次参展的几个品牌之前已经来过中国,主要是为了采购或者生产。大多数是第一次来,其中一些虽然已经在欧美打开市场,但并不知道中国市场的规模之大,从中它们可以获得很多机会,亮相上海时装周只是第一步。”芮婉洁表示,在上海首秀之后,他们将推动跨境电商拓展市场,期待与中国乃至全球时尚产业实现深度连接。

据悉,上海时装周持续打造“亚洲最大订货季”,一批海外高端品牌集体亮相MODE展,3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品牌带来最新一季作品,其中海外品牌占比达到57%。

重新认识非洲

当汉服中的襟、裾、带、扣等元素与非洲植物印花碰撞,“小清新”的南非品牌Molebatsi成了“活力非洲”人流最大的展位之一。

设计师Jessica Jane Molebatsi与丈夫在2023年来到长沙参展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随后的10天之旅中第一次接触了马面裙等中国传统服饰,让她深深着迷并开始构思创作。再次来到中国,她带来新一季印花作品“Toiles du Sud”(意为“南方的画布”),从南非本土动植物中汲取灵感,并与汉服元素相结合,衍生出衬衫、长袍、背心裙、飞行员夹克等单品。

这季强调自然之美的印花作品,引起了不少买手和零售商的兴趣,前来洽谈订货,Jessica Jane Molebatsi也在MODE展“活力非洲”圆桌论坛上表示,品牌正在积极筹备进入中国市场,希望“以文化为桥,而非趋势为入口”。

这场分享会上,围绕“印花与纺织中的非洲叙事”,多位非洲设计师展开了一场富有温度的对谈。有设计师表示,非洲传统布料就像“视觉的字母表”,每一个符号都承载着家族、部落、祖先的记忆与文化密码。“我们并不是在做图案,我们在讲故事。”在他们看来,印花是身份认同的表达,是对传统的挖掘与重塑,更是抗拒同质化、重建自我叙事的重要手段。

一直以来,非洲设计师想要打破“非洲=落后”的刻板印象,呈现一个真实、多元且鲜活的非洲设计世界。比如,来自南非的David Tlale以黑色系前卫设计著称,通过传统工艺、独特印花和当代剪裁讲述非洲故事走向全球化的历程。他的同名品牌20年多来一直是非洲高端时尚的先锋力量,品牌在纽约设立展厅。

来自肯尼亚的KikoRomeo由Ann McCreath创立于1996年,2018年由女儿Iona McCreath接管,她曾在意大利接受高级定制的培训,因此设计中保留了传统工艺的精髓,并选用手工面料、串珠、蜡染等手工艺技法,二代传承与可持续理念也为这个品牌增添了岁月沉淀。

“目前为止拿到了很多意向订单,毕竟这是第一次参展。中国市场能真的看到这些品牌,亲身来感受,了解它们的故事,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会一步步推进,品牌已经做好了准备。”芮婉洁表示,通过参与上海时装周,非洲品牌获得了关注和曝光,展现了他们拓展中国乃至更广阔市场的雄心。

为非洲时尚产业增值

经过一段时间的蓄力,非洲时尚产业已实现显著发展,一些非洲设计师开始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他们的作品出现在时尚杂志或时尚活动中。然而,从产值来看,约占世界总人口1/6的非洲,仅占全球2.5万亿美元时尚市场的1.5%份额。

缺乏融资、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重重挑战之下,大多数设计师只能自筹资金,难以满足批量生产与快速交付的要求;许多手艺人因缺乏稳定订单,转而从事建筑等工作。即使顺利推向市场,消费者对手工艺价值不够认同,常与“快时尚”比价。

“非洲大陆的发展不平衡依然明显,通常更富裕的国家拥有更发达的时尚市场,但同时需要完善制造产业链,这也是我把这些品牌带到中国的一个原因。在我们的国家,很少有人了解时尚生态系统以及不同业务模式是怎样运转的。”芮婉洁表示。

如何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避免文化被消费化、异化为“潮流”?如何让更多人了解非洲时尚的多样性,而非被单一标签化?设计师们的疑问还有很多。他们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潜在需求,也愿意等待一个好时机来启动生意版图,但在此之前,完善供应链是先决条件。

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些品牌深入了解中国市场,睿纳新公司将在时装周之后带着设计师们赶赴杭州,推进电商业务的合作,预计今年晚些时候推出“活力非洲”线上集合店,为非洲品牌的本土化落地打通最后环节。同时,为应对线上消费需求的增长,他们也将考察中国时尚产业的供应链,去到各个工厂学习更高效的生产模式。

在联合国时,芮婉洁的工作重心是减贫和可持续发展,如今依旧如此。作为一名前外交官和经济学家,她始终认为,“全球贫困的新复杂性需要新的想法和新的解决方案”,这也是她发起“活力非洲”平台的动力所在。“我一直认为非洲国家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不应该只是援助,它应该真正涉及贸易、投资、经济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时尚是贸易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它创造了最多的就业机会,有相当长的供应链,同时与农业紧密联系。非洲有很多农产品,但必须让它们增值,好比时装是棉花的增值产品,我们没有必要把原棉寄到中国,但可以把非洲时尚带到中国,这将为非洲大陆的增长目标做出更多贡献。”芮婉洁说道。

来源:第一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