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神炮手一炮轰出历史记录:日本中将上任37天就领盒饭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9 06:28 2

摘要:1939年11月7日傍晚,随着几声清脆的炮炸声,一头鬼子晃晃悠悠倒在了河北泠冽的寒风中。这人名叫阿部规秀,时年53岁。击毙他的对手,是25岁的白袍小将杨成武和年仅29岁的八路军团长罗元发。

1939年11月7日傍晚,随着几声清脆的炮炸声,一头鬼子晃晃悠悠倒在了河北泠冽的寒风中。这人名叫阿部规秀,时年53岁。击毙他的对手,是25岁的白袍小将杨成武和年仅29岁的八路军团长罗元发。

这就是著名的黄土岭战斗。这事儿本身有太多的偶然性。骄横的老鬼子阿部,到死也没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阿部规秀生于1886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9期步兵科,但是没进入陆军大学学习。日本的军衔晋升制度挺奇葩。佐官要想成将官,必须经过考课制度。负责考课的人主要来自陆军大学。所以,没有陆军大学的学历,还想成将军,那是很难的。

偏偏阿部规秀在军中表现不错,一路升迁非常顺利。1937年,他从大佐晋升为少将。1939年10月2日,他成为陆军中将。日本军中,中将一般标配的是师团长、军团长。然而阿部规秀只是一个小小的旅团长。

在日本军中,阿部规秀带的独立混成第二旅团,不属于任何师团,是独立执行战斗任务的守备部队,下辖20个独立步兵大队,还有炮兵队、工兵队、辎重队和通信队。虽说火力配置不错,但这个旅团才5049人,人数并不多。

一般来说,带这种部队,一个少将绰绰有余,根本没必要动一个两颗金星的中将。这怎么看怎么让人觉得,阿部规秀有点“高衔低配”的意思。有一个说法认为,阿部规秀家里非常有钱。他老爹是日本国会的一头议员。阿部规秀靠着金主爸爸,在部队里混得风生水起,上上下下对他评价都不错。

时间回到1939年11月初。阿部规秀想进山扫荡,对付河北涞源县山区的八路军。这个情报就是涞源县城一个叫冀诚的小贩送出去的

1938年,身为敌工干部的冀诚来到县城的鬼子情报机关门口,做起了炒花生生意。俩鬼子爱占小便宜,经常白吃白拿。冀诚陪着笑脸,一来二去也混熟了,还学了点儿日本话。时间长了,一些不太保密、跑腿的事儿,鬼子就交给冀诚去办。他给八路军传递了不少情报

1939年12月底,阿部规秀带1000多日本兵进驻涞源城。某天,冀诚过北城门,看见守城的兵改成了宪兵队,意识到这是要有“大行动”。

冀诚找来一个平时一块喝酒的翻译,从他嘴里知道,上边派来个大官。翻译还提醒他,这几天别乱跑。冀诚躲在情报机关对面的照相馆里,看街上开来了好几辆汽车。第五辆车里坐着一个黄呢子大衣的军官,这人就是阿部规秀。

他赶紧写好了情报,到秘密接头的皮货铺,找来联络员杨老万。老杨牵着一头骡子,驮着两袋粮食出城,把情报顺利送到了牛山情报站,接头人又辗转送到了分区司令员杨成武的手中。这才有了后来的雁宿崖战斗和黄土岭战斗

鬼子的本意是仗着自己有飞机大炮,进山和八路军主力决战。杨成武早有准备,就不让你阴谋得逞。他预先观察地形,决定在黄土岭以北上庄子到寨头之间的峡谷埋伏消灭敌人。他让第一团、二十五团并军分区炮兵连断敌退路,第三团一部在山坡侧击敌人。第二团悄悄跟着敌人,等他们进伏击圈后再开火。另外,120师的特务团在黄土岭东南包围敌人,第三团另外一部分封锁谷口。

阿部规秀带的三个大队陷入了八路军的重重包围。11月3日,鬼子先头部队在雁宿崖被大部击毙,损失近500人。阿部规秀恼羞成怒,带部队继续前进。

杨成武知道,鬼子特点就是损失越惨,报复越凶,我军的战机就越大。11月6日,八路军第一团和游击第三支队边打边撤,追击敌人来到了包围圈。当天夜里,鬼子发现附近有八路军主力活动,意识到不对的阿部迅速调整战略,决定第二天边侦查边前进,交替掩护,逐次占领,抄小路回到涞源县城。

7日下午三点,日军全部人马陆续进入黄土岭伏击阵地,预先设伏的第1、25团迎头阻击,第3团和第2团从西、南、北三面包围。到处飞来的子弹、手榴弹,让鬼子阵脚大乱。日军慌忙抢占上庄子东北的高地,向寨头阵地实施反扑,企图突围,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山地争夺战。

鬼子集中兵力向黄土岭以东高地的八路军特务团二营阵地反复冲击,企图夺路突围。二营依托高地有利地形,在团迫击炮和机枪连火力支援下,与敌激战约两个小时,连续打退了敌人的五次进攻。敌人不得已只好偃旗息鼓。

八路军作战素来有个特点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占据有利地形,歼灭敌人一部,然后再有序撤退。本来一分区也没想过能打死日军的最高指挥官。可偏偏阿部规秀这头老鬼子就是这么寸。

曾经担任过一分区政委的开国中将罗元发回忆,大家通过望远镜看到,一个山头儿的院落里站着一群鬼子,穿着黄呢子大衣。陈正湘迅速命令迫击炮连瞄准目标打了几炮,几头鬼子在烟雾中毙命。

根据陈正湘的战斗日记记录,战斗当天,他让迫击炮连打过两轮炮弹。第一轮就是让四门炮集中打独立房屋南边中间的小山头。因为他用望远镜发现了正在观察阵地的几头鬼子像是军官

八路军的记录和日军的资料大体不差。在日方《华北治安战》书中说:“6时过后,旅团长听取了大队长的情况报告后,将指挥所迁至附近的一家独院中,立即召集各队接受命令。在准备下达整理战线的命令时,突然飞来迫击炮弹,于里院爆炸,旅团长当即死亡,旅团参谋等尽皆负伤。”

阿部规秀被打死后第二天,冈部直三郎大将写了一份报告,说阿部规秀是在一个院落突遭几枚迫击炮弹袭击,弹片造成他肚子、双脚十几处致命伤,不久后伤重毙命

阿部规秀被打死后,日本《朝日新闻》发布出消息。这时候,延安方面才知道,在河北打死了一头鬼子的陆军中将。聂荣臻、杨成武听说后非常高兴。这让南方的常凯申也不得不发布嘉奖令。

八路军炮弹少,好钢得用在刀刃上,如果不是看到这几个军官模样的人,估计陈正湘也不愿意掏家底,动迫击炮。就这么几发炮弹就打死了一个中将,这种事儿,只能说日军自己麻痹大意,想不到八路军在那么近的距离就有埋伏,想不到八路军战士恰好就在那个位置有迫击炮。这,只能怨阿部规秀自己预估失误!活该!

一般情况下,八路军能集中兵力歼敌一部就是大胜利了,打死一个佐官都非常不容易。但这次,就靠着仅有的几门迫击炮,为数不多的炮弹,就打死了一个中将

这战绩,莫说在整个中国,就是放眼整个二战也是为数不多的“奇迹”。要知道,杜聿明麾下的第五军在广西昆仑关大战倭寇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最后打死的也不过是一个少将中村正雄。

总而言之,阿部规秀之死有太多偶然性,这背后又是我军扎实的情报基础、布置得当的战略战术和瞅准时机利用有限炮弹歼敌这一系列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事实证明,再凶狠的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等待他们的只有灭亡!

最后再说一个槽点。一般部队里都愿意用猛兽形容战将。比如沙漠之狐隆美尔,马来之虎山下奉文。偏偏阿部规秀被称为军将之花,整得跟小日本夜店头牌一般。

可这世间哪有开不败、不凋谢的花朵?用这种词儿来形容阿部中将,等待他的自然只有灭亡一条路啦!

来源:升学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