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都知道,精神分裂这病挺棘手的。很多人可能以为奥氮平、利培酮这些药是治疗精神分裂的 “神药”,但实际上,对那些被精神分裂困扰的孩子们来说,这些药仅仅是压制症状的手段,没办法真正除根。
大家都知道,精神分裂这病挺棘手的。很多人可能以为奥氮平、利培酮这些药是治疗精神分裂的 “神药”,但实际上,对那些被精神分裂困扰的孩子们来说,这些药仅仅是压制症状的手段,没办法真正除根。
我经常跟我的患者讲,心病还需心药医。你们知道治疗精神分裂最好的 “药” 是什么吗?就一个字,“静”。《黄帝内经》里说过,“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静心啊,能减少外界刺激对神志的干扰。
咱从中医的角度来讲,“静” 对五脏六腑都有好处。对肝来说,静能疏解肝郁,像那种因为气机不畅导致的急躁易怒就能缓解。心呢,静能清心火,还能养心血,改善心悸、失眠这些症状。脾胃也能受益,静有助于脾胃运化,能减少痰湿内生,毕竟痰迷心窍可是癫狂的主要发病原因。肺主一身之气,静能让气顺,气机通畅了,气血也就调和了。肾方面,静能固摄肾精,防止虚火上扰,改善脑髓失养的情况。所以啊,要治好这病,修复五脏六腑功能是一方面,保持冷静、不轻易动怒也特别关键。
我之前遇到过一位年轻患者,他原本是个开朗的小伙子,可后来却被精神分裂缠上了。患病之后,他变得特别敏感多疑,性格也变得孤僻暴躁。家里人发现,他常常一个人对着空气自言自语,情绪波动极大,一会儿兴奋得手舞足蹈,一会儿又陷入极度低落,甚至有过几次自残行为。
家属心急如焚,带着他四处寻医,病情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后来找到我时,患者目光呆滞,眼神游离,整个人看起来十分疲惫。通过详细问诊,我得知他最近工作压力巨大,长期加班熬夜,生活作息极其不规律,再加上感情上遭受了挫折,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最终诱发了精神分裂。
我仔细观察他的舌象,发现舌苔白腻,舌体胖大且伴有齿痕。结合症状,诊断为痰湿内阻型精神分裂症。这病根在于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负面情绪,使得脾胃受损,水湿运化失常,聚湿成痰,痰湿蒙蔽清窍,从而导致精神出现异常。
针对他的情况,我给他开了温胆汤合菖蒲郁金汤加减的方子,里面有法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石菖蒲、郁金、远志等。方中法半夏燥湿化痰,陈皮理气健脾,茯苓利水渗湿,三者共同化痰湿、健脾胃;枳实破气消积,竹茹清热化痰除烦;石菖蒲、郁金、远志则能开窍醒神、化痰解郁。
在治疗过程中,我反复叮嘱患者和家属,除了按时服药,心态的调整至关重要,要尽量保持平静的心态,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同时,在饮食上也要严格忌口,辛辣油腻、生冷甜腻的食物都不能吃,像蛋糕、冰淇淋、辣椒、油炸食品这些统统要杜绝。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一诊时,患者情绪稍微稳定了一些,自言自语的次数有所减少,但仍然容易烦躁不安。我根据他的情况对药方进行了微调,继续让他服用一段时间。
到了二诊,患者的状态明显好转,眼神有了光彩,不再像之前那样萎靡不振。他自述睡眠质量提高了不少,心情也没那么压抑了,不过偶尔还是会有一些莫名的担忧和猜疑。于是,我在原方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理气化痰、宁心安神的功效,让他继续服药巩固。
三诊的时候,患者已经能够正常与人交流,情绪基本稳定,那些奇怪的症状也都消失了。为了防止病情复发,我建议他再坚持调理一段时间,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多去户外走走,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心情。
看到患者逐渐恢复健康,我打心底里感到欣慰。这也再次证明,对于精神分裂患者来说,安静平和的情绪是康复的关键因素之一。只要能做到心态平静,避免不良刺激,再配合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生活调养,就一定能战胜病魔,重新找回生活的阳光。
来源:中医孙老谈情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