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了:两大臣逼得李世民掀了桌子不玩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1 06:44 2

摘要:隋唐之间的暧昧关系,实在是外人难懂。一切看似泾渭分明,却总在关键处拧成麻花。北方的胡服骑射,南国的吴根越角,最后居然要靠一场家族内部大洗牌,结束南北分裂。这算不算是历史老天爷的无常安排?!

隋唐之间的暧昧关系,实在是外人难懂。一切看似泾渭分明,却总在关键处拧成麻花。北方的胡服骑射,南国的吴根越角,最后居然要靠一场家族内部大洗牌,结束南北分裂。这算不算是历史老天爷的无常安排?!

得先说说公元589年隋军破陈。表面上,大业已定,南北归一了结恩怨。可暗地里,灭陈的隋军首领杨坚,其实和南边皇族,好像有点什么说不清的瓜葛。当时,陈叔宝最后一任皇帝,母亲柳敬言、外祖母那边是梁武帝萧衍的亲骨肉。再反查隋宫这边,萧皇后出身,正是梁武帝子孙。你说这是灭了敌人还是打入自家?亲戚之间抄家伙,别扭归别扭,总归比亡国之君要体面。

陈叔宝败降那年,按史书说,他懦弱成性,独爱宫中美色,乐不思蜀,也没想过东山再起。这人命数古怪,偏偏死后成了诗人感叹对象。其实他和萧皇后算是亲戚长辈,对彼此称呼上都容易乱了套。有谁普通家庭能和大江南北的王朝世家搅在一起?真要论起来,陈叔宝还比萧皇后年长上一辈。

而萧皇后这边,兄弟萧瑀也一路仕途跌宕。他原是西梁王室成员,后来成了隋的高官,再到唐朝居然位列宰相。但隋唐交替这阵,他并不好受。隋炀帝时被晾到地方吃灰,进了唐朝更是小心做人。别看官位高,其实早已江湖老鸟,不蹚浑水。可有意思在,他们“同僚”陈叔达竟也是前陈义阳王。南北两朝失势贵胄,在唐朝并肩为相,就问尴尬不尴尬?

换成旁人,估计早被这乱七八糟关系搅昏头。可史书上记载,二人因政见争吵起来,唐太宗李世民在朝堂上气得当众把桌案都掀了!堂堂天可汗,受不得属下不对盘,直接罢免两位元老。可过段时间,他又心软,重新启用。不是软弱,是深知他们家底太厚,断不得。若论起谁家族根系最旺盛,萧瑀八个近亲在唐朝都做过宰相,可就没法和陈叔达一样身世复杂。

人说唐朝盛世,实争不过隋朝搭的台。隋朝有效融合南北体制,推行科举统一度量衡,水利交通,才有日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铺垫。可偏偏,隋炀帝一朝名声太坏,一提起就是暴君、亡国、无道。有人说隋炀帝奢靡自取其祸,殊不知,隋末羁縻政局早已积重难返,绝不是他一人可控。现在流行一句“没有隋朝就没有盛唐”,倒不是夸张。

隋末分裂时,李渊太原起兵,同宗亲意外地成了对手。李渊母亲、隋炀帝母亲是独孤家姐妹,李渊喊杨广一声表哥。你看,这两家政变造反,哪有分得那么干净。独孤家的三姐妹,各为北周、隋、唐三朝生出皇后。再加上萧、陈两家,各路公主、王孙,五六朝分分合合,前后两百多年,全搅在一起。这才有蒙曼教授说的“五朝一体”。

其实再往细里翻,坐到朝堂上的唐朝宰相中,北地旧贼、南渡后裔、凉州杂胡、关陇士人,几乎全有代表。唐太宗对他们并没有刻意区分南北,只要论才而用。尤其是像萧瑀、陈叔达此类身世,早把家国仇怨看淡,混在这巨大舞台上,谁也说清楚谁的出身洁白无瑕。

唐太宗的权威,其实很大程度得益于他打破了隋朝末年的恶性循环。萧瑀和陈叔达在朝堂上争吵,本是家族旧仇映射,却在李世民法度下以朝政公论定夺。你看,这甚至成了其治理国家的某种方法:让权力之争暴露出来,才能彼此制衡。

但也不全是如此。有时候,皇帝越是依赖家族旧人,底下的矛盾反而更难以彻底消化,该翻旧账还是会翻。比如玄武门政变,萧瑀立功之余,也未免不是在押注哪边能赢。你说他真心拥护太宗,还是另有所图,谁也没法说准。风向一变,昨天的同僚就成风险人物。

而李渊起兵、称帝、退位的整个过程,家族恩怨贯穿始终,很多决策是形势所迫,并不见得真有“王朝更迭”的大理想。反倒像一场纷争的延续,上一代的对手变亲家,表哥和表弟干起仗来,一副宗族闹财产似的。就这样,历史自顾自往下走,谁又在意后世翻旧账的时候怎么讲呢?

看待萧瑀的一生,能从北周、隋、梁、陈,一直到唐朝,都能找出满身荣耀,也能查到无数挫折。有人嘲笑他善变,但谁没看见他被逼得夹缝求生?他的亲姐姐嫁进窦家,关系盘根错节。等到唐太宗娶了自己的亲表妹杨妃,历史再次打了个结,皇权与皇族利益绑得更深。

其实唐朝的“开国血统”混杂,是王朝稳定的武器。北方集团、南方遗民,残破家族通过联姻乃至混用政策,成为坚韧的国家肉身。史料显示,到唐高宗一朝,数以百计的隋末遗老、南陈后裔、梁王室被重要任用。这不是偶然,是长久融通的结果。谁能说清到底哪一朝是真正“正统”?一切权威和秩序,都是历史阴差阳错的产物吧。

还有人认为,正因为五朝贵胄彼此牵绊,唐朝才未能割席而治。朝堂之争,根子还在亲族案头。可也不一定。就拿萧瑀和陈叔达来说,闹归闹,最后还是被召回原职,说明只要有才干,身份并不是绝对的枷锁。这种纠结其实成了一种力量。

奇怪的是,时间长了,“隋唐一体”反倒没多少人追究。现在大众只记得盛唐气象、文治武功,却不知黄金时代背后那么多不得已。隋文帝得江山时,谁又料到不是为别人做嫁衣?

盛世或混乱,兴王立国不只靠某个人的意志。从梁武帝、陈叔宝、隋文帝,再到李渊李世民,江山社稷的命运,早给复杂血脉关系搅得虚虚实实。史书说杨广野心太大,实际一查,亲戚一堆,拿上刀枪是造反,放下就是联姻。几家合体,哪还分得清什么南、北、正统、篡逆?

**最终,隋唐之间,不止血缘。不止因果。更多是彼此难舍的纠葛。**有些事说得太明白,反倒没意思。既然历史都能绕一圈把自己人斗上台,世事多变,大概就这样了。

故事讲完,风吹过几百年,我们只能就着一堆尘封家谱,看看哪段错综复杂的关系更让人挠头。该说的说了,不想再多一句,剩下的,都任由后来人慢慢品。

来源:谈天说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