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在初心如磐。从扎根边陲乡村教育40年的刘玉忠老师,到跨越千里奔赴边疆执教的保定学院毕业生群体,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真谛。
文/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王石川
今天是第41个教师节。
今天,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丁美珍等24名同志和保定学院毕业生赴疆任教群体代表光荣入选。
这份名单,不仅是一份荣誉名册,更是一幅当代中国教育工作者无私奉献的壮丽画卷。
获评教师涵盖高教、职教、基教、幼教、特教等各级各类教育,他们的先进事迹,生动体现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强烈责任担当。
三尺讲台写春秋,一片丹心育桃李。全国“最美教师”,美在何处?
美在初心如磐。从扎根边陲乡村教育40年的刘玉忠老师,到跨越千里奔赴边疆执教的保定学院毕业生群体,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真谛。
在物质诱惑多样的今天,这些教育工作者选择了坚守,将知识的火种播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种选择本身就是对教师职业神圣性的最好注解。
美在使命担当。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价值观的塑造者和文化的传承者。在边疆地区,教师们承载着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特殊使命;在乡村课堂,他们肩负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历史责任;在特殊教育领域,他们用爱心点亮残缺的生命。
这些“最美教师”用实际行动证明,教育工作者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坚实力量。
美在勇于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姜德生,在50年教学科研生涯中,带领团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创光栅阵列传感网络技术,构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纤传感成套生产技术与装备。还带领学生下煤矿、进隧道,言传身教“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培养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
“授业”“解惑”“传道”是一体的。身教重于言教,“最美教师”激励大中小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涵养家国情怀,令人感佩。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生命的点亮。致敬“最美教师”,也致敬每一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师。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价值观的塑造者。每个人回想成长之路,总会想到一路上老师的谆谆教导,想到老师的引领航向,特别是回想当年陷入困惑、愁闷、迷途之际、更会感谢老师的开导和鼓励。
当前我国教育正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最美教师”的评选发布,既是对优秀教师的褒奖,也是对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的引领。这些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工作者们,犹如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无数孩子的未来之路,也照亮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不负殷殷期待,凭着良心执教,就是最美教师,就能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尊敬。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让我们向所有“最美教师”致敬,也向每一位奋战在教育一线的老师们再真诚道一声:辛苦了,教师节快乐!你们用爱与智慧浇灌的每一颗种子,终将茁壮成长,成为家庭的骄傲,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愿尊师重教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愿更多“最美教师”不断涌现,共同托举起中华民族的未来与希望。
来源:林氏学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