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夏季异常炎热的2003年?无论是法国的勃艮第与波尔多、意大利的皮埃蒙特,还是美国的纳帕谷,酷热干旱的生长季都给葡萄种植者带来了严峻考验。
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夏季异常炎热的2003年?无论是法国的勃艮第与波尔多、意大利的皮埃蒙特,还是美国的纳帕谷,酷热干旱的生长季都给葡萄种植者带来了严峻考验。
如今,二十余年过去,这一年的佳酿表现如何?本次以2003年份为主题,我们围绕四个红葡萄品种的名家之作,展开了一场平行品鉴,共同回顾那个热情似火的2003年。
西拉 Syrah /设拉子 Shiraz
Vidal-Fleury Hermitage 2003
Araujo Estate Wines Eisele Vineyard Syrah 2003
Torbreck The Struie 2003
黑皮诺 Pinot Noir
Bouchard Père et Fils Le Corton Grand Cru 2003
Pascal Lachaux Chambertin Grand Cru 2003
内比奥罗 Nebbiolo
Bartolo Mascarello Barolo 2003
Giacomo Conterno Cascina Francia Barolo 2003
Bruno Giacosa Barolo Le Rocche del Falletto di Serralunga d'Alba 2003
赤霞珠 Cabernet Sauvignon
Château Pontet-Canet 2003
Clos du Marquis 2003
Quilceda Creek Washington Cabernet Sauvignon 2003
Shafer Vineyards Cabernet Sauvignon 2003
Vidal-Fleury Hermitage 2003
Vidal-Fleury是罗纳河谷历史最悠久的酒庄之一。酒庄由维达(Vidal)家族于1781年创立,在19世纪90年代因维达家族与弗勒里(Fleury)家族的联姻更名为Vidal-Fleury。
还有一个插曲是,当地名家Guigal的创始人Etienne Guigal的职业生涯也正是始于这座酒庄。并且他于1984年收购了Vidal-Fleury酒庄,保持其独立运营。
该酒款采用野生酵母,在30°C控温条件下进行历时3周的传统浸渍发酵,并在不同尺寸的橡木桶中带酒泥陈年4年。
这支酒初闻带有马厩、皮革和硫磺的气息,略显野性和老态,但入口风味表现鲜活,酒体平衡,展现出不错的结构感。
Araujo Estate Wines Eisele Vineyard Syrah 2003
Eisele葡萄园位于纳帕谷东北部的卡利斯托加(Calistoga)东侧,其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80年代。园内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种植于1964年,当时主要供应给当地酒庄。直到1990年Bart Araujo和妻子Daphne购入这块葡萄园后才开始独立酿酒。他们重新规划葡萄园,增种少量品丽珠(Cabernet Franc)、梅洛(Merlot)和小维多(Petit Verdot)。2013年,酒庄被出售给Artémis集团。
酒庄曾在1978年种植了一小块西拉(Syrah),但在1986年被嫁接为赤霞珠。然而,有一小部分西拉葡萄藤未能嫁接成功。1991年和1993年,酒庄以存活的老藤西拉进行试酿,并决定保留这一品种,随后逐步扩大种植规模。
这支酒效仿北罗纳河谷的混酿风格,2003年份由96%西拉与4%维欧尼(Viognier)酿造。这一年的生长季因凉爽春季和异常多雨的4月而推迟,整个夏季气候较为温和,直到9月中旬才迎来久违的高温天气,使葡萄达到了理想的酚类成熟度。采收期自9月17日持续至27日,葡萄在凌晨凉爽时分采摘并运送至酒庄,随后经人工筛选、去梗、冷浸渍,在小型开放式发酵罐中以野生酵母发酵,并延长浸渍时间。酒液在50%新的法国橡木桶中陈酿21个月,于2005年7月装瓶。
这款酒展现出蓝莓、黑醋栗、黑胡椒和紫罗兰香气,复杂且富有层次,口感平衡集中,果味浓郁且强劲,略显用力过猛,后段带有黑巧克力气息,甜美之中甚至透出一丝苦味,回味悠长,并伴随石墨与烟熏的微妙气息。
Torbreck The Struie 2003
澳洲膜拜酒庄,位于巴罗萨谷(Barossa Valley),由David Powell于1994年创立。Torbreck源自苏格兰因弗内斯附近的一片古老森林,David曾在当地做过伐木工,因此酒庄许多酒款的名字融入了凯尔特元素。
酒庄酿造多款罗纳河谷风格的葡萄酒,The Struie属于中端款,其名字取自苏格兰高地的一座山峰。这款酒由100%设拉子(Shiraz)酿造,葡萄精选自伊顿谷(Eden Valley)和巴罗萨谷的老藤。酿造过程轻柔克制,最大程度减少人工干预和酒液搅动。发酵结束后,酒液在225升法国橡木桶中陈年18个月。
该酒款散发着新鲜蓝莓、奶油、巧克力、甘草和薄荷香气,入口甜美圆润,单宁柔软且呈粉状质感,回味干净收敛,并伴有清新的薄荷气息。
Bouchard Père et Fils Le Corton Grand Cru 2003
历史悠久的勃艮第酒商,其历史可追溯至1731年。1995年,酒庄被汉诺香槟集团(Henriot)收购,并于2022年转让大部分股份予开云集团(Kering)。近年来,酒庄逐步减少酒商业务,自2024年起专注于出产酒庄酒。
酒庄的葡萄园面积达130公顷,包括12公顷特级园和74公顷一级园,是金丘的大地主之一。酒庄在博讷(Beaune)表现突出,拥有两个独占园:酿造白葡萄酒的圣朗德里园(Clos Saint-Landry)以及常被忽视的红葡萄酒园——慕思园(Clos de la Mousse)。当然,酒庄最具代表性的还是耶稣之子园(Vigne de l'Enfant Jésus)。
科通(Le Corton)特级园因其东向且高海拔的地理位置而独具特色,土壤由坚硬的石灰岩基底与浅层富含铁质的黏土构成。葡萄由手工采摘,依据年份情况进行完全或部分去梗。浸渍时间通常为15至21天,随后在法国橡木桶(其中25%-30%为新桶)中陈年16至20个月。
这支酒呈现草莓、蔓越莓、草本、薄荷与巧克力香气,伴有落叶与泥土气息,酒体中等,口感精致,入口酸度活泼,中段果味甜美,并带有草本风味,回味略显干收。
Pascal Lachaux Chambertin Grand Cru 2003
这款酒是Domaine Arnoux-Lachaux酒庄庄主Pascal Lachaux以个人名义酿造的作品。Domaine Arnoux-Lachaux坐落于沃恩-罗曼尼(Vosne-Romanée)村,前身为Domaine Robert Arnoux。1987年,老庄主Robert Arnoux退休,其女婿Pascal Lachaux接手酒庄运营。20年后,他将酒庄更名为Domaine Arnoux-Lachaux,以致敬两个家族的传承。
2002年,Pascal Lachaux开启了一项小规模酒商业务,他精心挑选葡萄园,每款酒仅酿造一至两桶。这支酒来自香贝丹(Chambertin)特级园,葡萄100%去梗,采用野生酵母发酵,发酵时间15至22天,在100%新橡木桶中熟成约16个月。
这款酒散发着红莓、玫瑰、草本和甜香料香气,夹杂一丝铁锈气息,入口清新,酒体中等,单宁柔顺,整体结构略显扁平,余韵带有树叶与泥土的风味。
Bartolo Mascarello Barolo 2003
巴罗洛传统派的典范,由Giulio Mascarello创建于1920年。上世纪60年代,Giulio的儿子Bartolo接手酒庄的经营。他与Teobaldo Cappellano和Giuseppe Rinaldi一样是老派巴罗洛的捍卫者,甚至近乎偏执地坚守着自己的原则:长时间在水泥槽中进行发酵,不添加酵母,不控制发酵温度,不使用法国橡木桶,不酿造单一园巴罗洛——即便单一园酒款越发盛行,他却深信最好的巴罗洛是不同田块混酿出来的。
1990年代中期,Bartolo的女儿Maria逐步接管酒庄,她延续了父亲的酿酒传统,并将品质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至今,Bartolo Mascarello仍然是罕见的不酿造任何单一园巴罗洛的酒庄。
Bartolo Mascarello酿造的巴罗洛来自4个葡萄园:Cannubi、San Lorenzo、Ruè以及Rocche dell'Annunziata。采用野生酵母,葡萄按照采收顺序陆续放入水泥发酵槽中共同发酵,发酵时间通常持续30至50天,初期进行淋皮,随后长时间处于半浸润状态(通过发酵罐上方的盖板将果渣压入酒液中)。发酵结束后,酒液在5000升的斯拉沃尼亚大桶中陈年约两年——这一陈酿时长虽短于几乎所有传统派酒庄的惯例,但却是Bartolo Mascarello沿用多年的标准工艺。
2003年的酷热天气导致产量锐减30%,酒庄未生产大瓶装。浸皮时间较常规缩短,橡木桶陈年时间则保持一贯的两年。这支酒的香气显出老态,带有丁香、意大利香醋、皮革和香草香气,口感柔和且多汁,中段持久性佳,表现有所提升,但依旧是我喝过的Bartolo Mascarello中表现偏弱的。
Giacomo Conterno Cascina Francia Barolo 2003
巴罗洛顶级酒庄“皇帝”Giacomo Conterno家的小皇帝。酒庄是传统派巴罗洛的标杆,坚持采用长时间浸渍和长时间大桶陈年来酿造巴罗洛,宏大的结构、丰富的层次和超强的陈年潜力是酒庄的标志。
孔特诺(Conterno)家族自20世纪初便在巴罗洛地区酿酒,在上世纪20年代,年轻的Giacomo Conterno继承家业,他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酒庄,并酿造出一款拥有超长陈年潜力的珍藏级巴罗洛,“大皇帝”Monfortino由此诞生。
上世纪50年代,Giacomo的两个儿子Giovanni和Aldo加入酒庄,在三人的配合下,酒庄的质量和声望日益增长。然而,Giacomo去世后,兄弟二人的理念分歧愈发明显,最终,坚守传统的Giovanni继承Giacomo Conterno酒庄,而追求现代风格的Aldo另立门户,创办Poderi Aldo Conterno酒庄。
如今,在大皇帝之下,还有三支小皇帝:Francia(2010年前叫Cascina Francia)、Cerretta和Arione。Francia是Giovanni在1974年购入的首个葡萄园,位于Serralunga d’Alba村,这里原不是葡萄园,酒庄在将其买下后才开始栽种葡萄藤,并花费3年时间令其达到理想的酿酒条件。酒庄在买下Francia后便不再从酒农手里收购葡萄,也因此停产3年,直到1978年才再次酿酒,推出大皇帝(1978-2014年份大皇帝皆只出自Francia单一园)、小皇帝Francia和基础款巴罗洛。2004年,Giovanni去世,他的儿子Roberto接管酒庄。Roberto在2008年和2015年先后购入Cerretta园和Arione园的田块,形成了如今一支大皇帝(2015年后为Francia和Arione双园调配)和三支小皇帝的格局。
在坚持传统风格的同时,Roberto也做出了一些革新,比如放弃不锈钢罐,改用圆锥形木桶进行发酵,以更好地维持浸皮过程所需的稳定高温。另外,他还引入奥地利大桶与传统斯拉沃尼亚桶一并用于陈酿。
在血统上,小皇帝Francia是与大皇帝亲缘最近的酒款,因为两者的葡萄(现在应该说是大部分)均出自Francia园,该园面积15.8公顷,朝向西或西南,有很小一块朝东南,海拔355-445米,土壤为含钙砂岩,是孕育陈年巴罗洛的理想之地。
2003年份的小皇帝Francia备受推崇,因为这一年并未生产大皇帝,大皇帝的葡萄汁被用于酿造这支酒,使其品质得到提升。据资料显示,2003年采收期直至10月8日才开始,但葡萄的酚类成熟度仍属中庸。这支酒是当天三支巴罗洛中香气表现最年轻的,呈现成熟的红莓、肉桂、草本、薄荷和黑巧克力香气,风味集中,单宁成熟。虽然不及其他年份的深度和精致度,但胜在活泼易亲近,保持了小皇帝的一贯稳定。
Bruno Giacosa Barolo Le Rocche del Falletto di Serralunga d'Alba 2003
皮埃蒙特酒神级别的酒庄,巴巴莱斯科传统守护神,开创者Bruno Giacosa不仅缔造了数款伟大的巴罗洛和巴巴莱斯科,更是与Gaja同期的开创单一园酒款的先驱。他出生于1929年,16岁加入父亲的酒业公司,穿行朗格山,练就"品果识园"的绝技。1960年,他顶着家族压力自立门户,精挑细选优质葡萄酿造优雅且平衡的葡萄酒,用巴巴莱斯科和VignaRionda、Falletto、Villero等单一园酒款,将皮埃蒙特风土推上世界舞台。
1982年,Bruno收购了第一块葡萄园Falletto,后又在巴巴莱斯科买下Asili园和Rabajá园。2005年产区新规更改了葡萄园的分界线,将酒庄的Rabajá地块划入Asili园,而后酒庄又于2013年买下一块新的Rabajá地块,2015年重启该园酿造。1996年起,酒庄将自有园(Azienda Agricola Falletto标)与采购葡萄(Casa Vinicola Bruno Giacosa标)的酒款分线酿造,自有园产量约占三分之一。顶级酒款仅源自自有园,包括巴巴莱斯科的Asili、Rabajá,以及巴罗洛的Falletto、Falletto Vigna Le Rocche(曾因法规变动而更名)与Vigna Croera单一园。2011年后,采购葡萄酿造的巴巴莱斯科Santo Stefano di Neive停酿。
尽管酒庄坐落于巴巴莱斯科,其自有园更多分布于巴罗洛。酒庄出品两支源于Falletto的巴罗洛:Falletto与园中园Falletto Vigna Le Rocche。基础款为白标,珍藏款为红标,后者仅在最好的年份酿造。Falletto面积8.9公顷,海拔330-450米,核心区域园中园Falletto Vigna Le Rocche朝南,其他部分则朝西和西南。Falletto Vigna Le Rocche的葡萄在1996年及之前用于酿造红标Falletto,自1997年份起开始单独酿酒,彼时酒标为Le Rocche del Falletto di Serralunga d'Alba。2007至2009年份简化为Le Rocche del Falletto,2011年起更名为如今的Falletto Vigna Le Rocche。
这支酒在2003年没有生产红标,白标在不锈钢罐中温控条件下两到三周的发酵,在5500-11000升未烘烤的法国橡木大桶陈年36个月。
酒款带有明显酱味,香气以酸樱桃、草本、薄荷、干花和意大利香醋为主,单宁已经非常融合,风味有些过于成熟,好在酸度的持续存在维持住了酒的活泼特质,能感受到酒庄已经尽力让其在本身酸度不足的情况下做出平衡和愉悦感,当然再早几年喝可能会更好。
Château Pontet-Canet 2003
波尔多超二级酒庄,位于波亚克(Pauillac),在1855分级中被评为五级庄,也是率先迈入有机与生物动力法领域的波尔多名家。
酒庄的历史可追溯至18世纪初,Jean-François de Pontet于1705年在波亚克北部购置土地建立葡萄园,又于1757年在卡内(Canet)村购置了一座庄园。遵循当时的传统,他将家族姓氏与庄园名称结合,Château Pontet-Canet便在1781年正式诞生。酒庄于1865年被克吕斯(Cruse)家族收购,又在1975年转手至干邑商人Guy Tesseron,至今仍由其家族掌管。
2003年份是酒庄转型生物动力法之前的作品。这是波尔多有记录以来最炎热的年份之一,酒庄采收期为9月11日至10月2日。这款酒由65%赤霞珠、30%梅洛、4%品丽珠和1%小维多调配而成,橡木桶(50%为新桶)陈年16至18个月。
酒款散发着蓝莓、黑醋栗、铅笔芯、烘烤及雪松气息,展现良好的集中度,酒体平衡,单宁柔顺,并伴随轻微的香料与皮革风味。
Clos du Marquis 2003
Clos du Marquis的葡萄园位于圣朱利安(Saint-Julien),自1902年起便独立酿造。最初,这款酒被视为雄狮酒庄(Château Léoville Las Cases)的副牌酒,而如今已作为独立酒款生产。2003年采收期为9月11日至26日,酒款由54%赤霞珠、43%梅洛和3%小维多调配而成。
2003年份的Clos du Marquis散发着黑醋栗、甘草、黄油及皮革香气,酒体中等,这支酒的状态已进入尾声,有同样酒款的话建议尽快喝掉。
Quilceda Creek Washington Cabernet Sauvignon 2003
华盛顿州最低调的膜拜酒庄,位于哥伦比亚谷(Columbia Valley)。华盛顿州在2003年同样经历了炎热夏季,造就了酒款的强劲风格与高集中度,并斩获《葡萄酒倡导者》(The Wine Advocate)等多位酒评家的满分评价。
酒款由97%赤霞珠与3%梅洛酿造,葡萄来自Champoux、Ciel du Cheval、Klipsun和Taptiel葡萄园,酒液在100%法国新橡木桶中熟成22个月。
它的香气层次丰富而惊艳,呈现黑醋栗、西梅、烟草、胡椒、甘草与黑巧克力气息,酒体丰满,架构庞大却不失优雅,唯一的不足就是中后段甜味明显,而酸度略显不足。
Shafer Vineyards Cabernet Sauvignon 2003
位于美国纳帕谷的名家,由John Shafer于1972年创立,葡萄园主要位于鹿跃区(Stags Leap District)。
这支是酒庄的基础款赤霞珠,从2004年份起更名为“One Point Five”,名字灵感来源于酒庄的传承历史——John直到1978年才开始酿酒,仅仅五年后,他的儿子Doug便接过了酿酒师的职责。因此,这更象征着“一代半”(One Point Five)的传承,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两代交替。这款酒由高比例的赤霞珠酿造,在100%法国新橡木桶中陈年约20个月。
酒款香气奔放,散发着黑樱桃、黑醋栗、雪茄盒、松木和巧克力的香气,口感顺滑,酒体平衡,层次细腻,酒中的酸度和清新感在中段得到了很好的保持,正处于最佳饮用状态。
来源:什么值得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