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扫这个二维码,可以直接链接到法律援助团页面,还能一键拨打成员电话和12351职工服务热线。”承德市兴隆县总工会副主席姜存卫向记者展示该县总工会7月份刚推出的“兴籍务工法律服务”二维码。
承德市总工会探索协调联动模式,打造特色法治工会品牌——
维权服务从“单枪匹马”迈向“多元联动”
链接页面中,法律援助团成员的单位、姓名、电话一目了然,人员包括法官、检察官、人社监察员、人社仲裁员、律师、工会调解员等。该平台自启用以来,已接待诉求十余件,成功帮助一名职工申请了工伤认定,并推动一起欠薪案进入法律程序。
像“码”上维权服务这样的典型案例,正是承德市总工会在法治建设上创新探索的具象化体现。
近年来,针对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维护难、普法难以覆盖“最后一公里”等痛点,承德市总工会整合资源、打破壁垒、延伸阵地,组建了由工会干部、律师、公检法人员组成的141人职工法律服务团,逐步构建起“工会+律师+法院”的法治服务新体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从“单枪匹马”迈向“多元联动”,多部门协同作战成为常态。
协调联动,破解职工权益维护困局
“从求助到解决问题,工会只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就帮我们追回了工资,真是高效呀!”受援职工张某感激地说,经过工会多方协调,他和同事们被拖欠一年多的工资要回来了。
事情是这样的,2023年8月,承德市双桥区总工会法律援助中心迎来几名焦灼的职工代表。职工代表讲述,91名职工被某企业拖欠工资170余万元,劳动仲裁胜诉后,该企业不仅拒不执行,还在裁决生效前一天突然起诉,企图拖延履行。追索劳动报酬之路彻底陷入绝境,职工们无奈之下只能向工会求助。
双桥区总工会接到求助后,立即启动“工会+律师+法院”联动机制,联合承德市总工会、高新区总工会及法律援助律师组建专门工作组。在工会协调下,法律援助律师黄建军全程代理职工诉讼,双桥区人民法院开辟“绿色通道”,快立、快审、快执。从8月份接到求助,在工会、法院、律师三方共同努力下,当年11月1日,91名职工终于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不是一个部门能包办的事,尤其是跨区域、跨行业、跨类型的纠纷,必须多方协调联动,各方优势互补。”承德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侯国天表示,当工会的组织优势、律师的专业能力与法院的司法权威形成合力,就能破解复杂艰难的职工维权难题。
这种多方联动模式,既为职工权益筑起坚实防线,同时也为类似案例提供了可借鉴的典型经验。
多元普法,维权服务“从最基层做起”
在隆化县章吉营镇章吉营村,“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普法维权服务阵地”成立以来,村民们都表示,“村工会这次是办了一件大好事。”“村里不少人在外打工,以前遇到欠薪、合同纠纷问题都不知道找谁,现在不出村就有地方问、有人管了。”章吉营村支书说。
这个村的普法维权服务阵地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主管,村干部为成员,重点履行普法宣传、指导签合同、组织入会、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劳动争议调解五项职责。
各级服务阵地背后,是承德市总工会创新开展“会+队+室”广覆盖普法宣传与全链条维权服务的联动机制。市总工会建立职工普法联席会议制度,整合多方资源建成县级以上职工普法工作室(室)14个,组建了200余个职工普法志愿服务队,同时探索推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普法维权服务阵地”试点建设,形成了系统化、网络化的普法维权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承德市已建成跨省服务阵地1个,乡镇级服务阵地148个、村级1069个,真正将服务延伸到了“神经末梢”。
依托“会+队+室”普法维权服务体系,2024年,在承德全市开展普法宣传2000余次 ,成功举办首届职工普法“擂台赛”、调解员技能大赛,实现从“分散普法”到“协同治理”的转变。通过推进“互联网+普法”,结合“订单式”“嵌入式”普法与法律援助,近两年共办理职工法援案件193件,挽回经济损失1051.65万元。
“法治服务不能光靠口号,更要宣传到位、服务到位、措施到位、成效显著,让职工看得见、找得着、用得上。”承德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郭爱君表示。
跨省联动,打破行政区划壁垒
今年2月底,在山东省巨野县人民法院法庭主持调解下,围场镇职工薛广轩收到了山东省巨野县某企业拖欠他的工资、加班费及经济补偿金等各项费用4万余元。
这是承德市总工会通过外出务工人员普法维权服务阵地办结的一例法律援助案件。此案经调解、劳动仲裁、一审,在围场县总工会法律服务团成员及法律援助律师的全程陪同下,劳动者最终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工资。
“领到工资要核对,陌生链接别乱点!”5月13日,平泉市榆树林子农产品交易集市上人头攒动,一场由多部门联合推出的普法活动正在这里举行。平泉市总工会签约律师丁思玉深入农户大棚,一边解答劳动报酬追索、社保缴纳等法律问题,一边叮嘱务工人员注意防范电信诈骗。
平泉榆树林子镇与相邻的宋杖子镇、五化镇分别隶属于冀辽蒙三省(区),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务工人员流动。 今年4月10日,冀辽蒙三省(区)邻镇往来务工人员跨省联调普法维权服务阵地成立,打破行政区划壁垒,让三省区务工人员享受到了“无差别”法治服务。
这是该阵地成立后的首次跨部门协同服务,“过去务工人员维权经常面临管辖权限不清,权益受到侵害不知道该找哪里维权,现在通过跨省联动机制,实现了跨省农民工维权案件‘一地受理、三地联办’。”郭爱君表示。
从基层服务阵地到跨省联动,从单枪匹马到多元共治,承德市总工会通过机制创新与资源整合,正逐步走出一条法治工会建设的新路径,让法治力量真正成为劳动者可信赖的依靠。
来源:河北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