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职业性节日有必要吗?劳动无高低贵贱,不存在谁过节的问题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1 08:31 2

摘要:设立职业性的节日有必要吗?比如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等等。如果有必要,是不是应该再设立一个公务员节,科技工作者节,农民节,工人节,消防员节,律师节,演员节,快递员节,保洁员节等等?每个职业上平等的,都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应该不存在哪个职业需要重视的问题。

设立职业性的节日有必要吗?比如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等等。如果有必要,是不是应该再设立一个公务员节,科技工作者节,农民节,工人节,消防员节,律师节,演员节,快递员节,保洁员节等等?每个职业上平等的,都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应该不存在哪个职业需要重视的问题。

职业节日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能帮助从业者强化职业身份认同,比如疫情后设立医疗工作者节,就凸显了高风险职业群体的特殊价值。职业节日还能塑造集体记忆,从劳动节到护士节的发展,记录了工业化进程中职业分化的历史轨迹,设立科技工作者节可以铭记“卡脖子技术攻关”等历史性突破。同时,职业节日也是强化职业伦理的窗口,记者节不仅是对记者的表彰,更是让他们重温新闻职业准则的契机,设立律师节或许能更有效地传播法治精神。

从需求层次理论来看,职业节日设立有其必要性。像消防员这类高危职业群体,有更高层次的安全需求保障需要,设立他们的节日应配套职业风险保障立法。农民为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目前没有专属节日,设立农民节有助于提升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民的获得感。设立工匠节等节日可以引导青年进行职业选择,强化他们对制造业基础性地位的认知。

从政策效果的实证角度分析,职业节日与物质保障协同很有必要,教师节配套的教龄津贴制度、医疗人才补助政策就验证了这一点。对于基层公务员队伍,设立节日需要同步推进职级并行等制度改革才有实质意义

目前缺乏职业节日设立评估体系,需要建立贡献度、风险度、社会影响力等指标体系。既要保留像工匠节这样传统职业的节日,也要重视为人工智能工程师等新兴职业设立专属节日。可以参考国际劳工组织“家政工国际日”的设立经验,为2亿灵活就业者创设专属节日。

环卫工人节的晨扫仪式、教师节的尊师典礼等仪式活动,构成了独特的文化编码系统。农民丰收节带动了乡村文旅消费,体现了节日的经济衍生功能。

职业节日的设立不应只是一种符号,而应成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未来,要在数字经济催生的新职业形态中,建立更具弹性的职业荣誉体系,让每个劳动者的价值都能得到与时俱进的制度回应。这既是对“劳动无高低贵贱”理念的实践,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来源:风闻论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