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洞又堵了,这回不是因为打折,是因为有人举着喇叭骂中国游客。
“明洞又堵了,这回不是因为打折,是因为有人举着喇叭骂中国游客。
”——首尔本地论坛里这条吐槽,点赞已经破万。
李在明9号在龙山总统府拍桌子:再闹就按扰乱秩序办。
一句话,把极右翼的“反华游行”直接定性成违法行为。
这不是他第一次发火,8月12号他就说过“再闹下去,韩国的脸往哪儿搁”。
两次表态,间隔不到一个月,火药味一次比一次重。
为什么总统急了?
数字摆在那儿:韩国旅游发展局刚出的半年报,中国游客少了15%。
明洞房东群里哀嚎一片,“以前周末挤到走不动,现在空出整条街”。
有做代购的留学生干脆改飞大阪,“一样的面膜,日本不吵不闹,还能多赚三成”。
更扎心的是,示威者挑的地段太精准——明洞地铁4号口出来就是银联海报,旁边是中文导购扎堆的化妆品大楼。
等于在中国人脸上开大喇叭,效果堪比直播“别来”。
有店员偷偷录视频:中国游客被围着骂,手里的炸鸡都凉了。
视频传回国内,热搜标题直接写“去韩国花钱挨骂?
”
李在明这次放话要“研究制裁”,其实有迹可循。
上次大选后,极右翼团体尝到甜头——把反华当选票提款机。
首尔市长补选时,某候选人演讲现场挂“拒绝中国资本”横幅,当天直播打赏暴涨。
现在总统府里传出的风声:可能要动用《集会示威法》第10条,对“煽动仇恨”的现场组织者罚款并留案底。
说白了,以后举着标语骂“滚回中国”,可能先被警察请去喝茶。
中国驻韩大使戴兵的反应也微妙,一句“赞赏韩方态度”,翻译过来就是“看你后续怎么做”。
毕竟半导体、电池、文化出口,哪样都离不开中国市场。
有在韩中企员工透露,最近中方合作项目审批突然提速,“大概是怕夜长梦多”。
最魔幻的是,示威者里混着穿韩服的大爷和戴墨镜的网红。
有人拍到他们收工后钻进同一辆面包车,车牌一查,挂靠在某宗教团体名下。
首尔本地媒体扒出,该团体去年收了笔“政治献金”,来源栏写着“匿名”。
网友辣评:“反华是门生意,爱国是块招牌。
”
现在明洞商户自发搞了“欢迎中国游客”的贴纸,贴在玻璃门上像打补丁。
有老板把中文菜单印成粉色,配emoji笑脸,“他们骂他们的,我们赚我们的”。
能不能挡住15%的下滑?
得看李在明的制裁靴子什么时候落地。
毕竟,没人想在旅游季看到空荡荡的免税店里,只剩下示威者的回声。
来源:热情冰淇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