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妈妈,给我买那个会起泡的软泥吧,班里同学都在玩!” 放学后,不少家长常会听到孩子这样的请求。如今,起泡胶、水晶泥等软泥类玩具凭借能随意揉搓、拉伸、起泡的特性,成为孩子们追捧的 解压神器。然而,这看似有趣的玩具背后,却潜藏着威胁孩子健康的「毒」患,随时会伤害孩
“妈妈,给我买那个会起泡的软泥吧,班里同学都在玩!” 放学后,不少家长常会听到孩子这样的请求。如今,起泡胶、水晶泥等软泥类玩具凭借能随意揉搓、拉伸、起泡的特性,成为孩子们追捧的 解压神器。然而,这看似有趣的玩具背后,却潜藏着威胁孩子健康的「毒」患,随时会伤害孩子的身体。
一、线上线下热销,“三无” 产品混行
进入各大电商平台,搜索「软泥玩具」、「起泡胶」,页面出现大量商品,销量动辄数千上万,相关短视频账号的点赞量也居高不下。除了成品玩具,自制软泥套装更受青睐,这类套装的核心材料是胶水和成型水,商家宣称成型水可让胶水不粘手,让软泥实现多样玩法。
央视财经《财经调查》栏目曾收到多位家长投诉,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市场上大量软泥玩具及材料属典型 “三无” 产品,且所谓 “成型水”,成分竟只有水和硼砂 —— 一种明确的有毒化合物。部分标注 “成型水” 的商品,实际是白色硼砂粉末,需自行加温水调配,包装上无任何生产信息、质量合格证,也没有丝毫关于硼砂毒性的警示。甚至有商家直接以 “史莱姆硼砂粉”“水晶泥原材料” 为名,售卖高纯度硼砂粉,电商客服也直言 “成型水除水外只有硼砂”,让孩子可能直接接触大剂量有毒物质,一旦误食,后果不堪设想。
线下市场同样乱象丛生。在山东济南、临沂,河南郑州,辽宁沈阳等地的超市、文具店,色彩绚丽、价格低廉的软泥玩具被摆在显眼位置,吸引孩子购买。记者走访发现,不少产品无厂名厂址、无质量合格证、无成分说明。沈阳一家文具店热销的 “凝胶剂、硼砂水”,未标注硼元素迁移量;郑州某文具店的软泥套盒,成分表写着纯净水、PVA等,店主却坦言实际含有硼砂;太原部分店家更是直言,因硼砂负面新闻多,厂家故意不在包装上标注硼砂及相关迁移量,以此混淆视听。
二、软泥玩具的多重危害:不止“中毒”这么简单
软泥玩具对孩子的伤害,远不止“误食有毒”这一种,其危害贯穿接触、玩耍、误食等多个环节,且对儿童娇嫩的身体影响更为显著。早在2021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发布《水晶泥和假水玩具消费提示》,明确指出要慎选慎购水晶泥、假水玩具等类似软泥类玩具,提醒家长警惕其安全风险。
1. 核心毒性危害:硼砂引发的健康危机
硼砂是软泥玩具最主要的 “毒源”,其毒性具有 “剂量小、危害大” 的特点:
急性中毒风险:硼砂作为有毒化合物,成年人摄入1-3克即可引发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等症状;而儿童身体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对毒素的代谢能力更弱,仅需误食5克硼砂就可能致命。由于软泥玩具常被孩子拿在手中揉搓,容易沾染在手指上,若孩子玩耍后未及时洗手就进食、啃咬指甲,极易导致硼砂通过口腔进入体内。
慢性损伤隐患:即使未发生误食,长期接触含硼砂的软泥玩具,也会导致硼元素通过皮肤渗透进入人体。儿童皮肤娇嫩,屏障功能较弱,更易吸收有害物质。长期接触会损害孩子的肝肾功能,干扰身体正常的代谢功能;还会影响骨骼和神经系统发育,可能导致孩子生长迟缓、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2. 皮肤与呼吸道刺激:常见却易被忽视的伤害
皮肤过敏与腐蚀:软泥玩具中除了硼砂,还可能含有胶水、香精、色素等添加剂。部分孩子属于过敏体质,接触后可能出现皮肤发红、瘙痒、起疹子等过敏反应;而劣质软泥中的刺激性成分,还可能对皮肤造成轻微腐蚀,尤其当孩子皮肤有伤口时,会加重不适感。
呼吸道刺激:不少家长反映,孩子玩的软泥会散发出刺鼻气味,这多是由于玩具中添加了不合格的香精或挥发性化学物质。儿童呼吸道黏膜脆弱,长期吸入这类气味,可能引发咳嗽、打喷嚏、喉咙不适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诱发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等疾病。
3. 其他潜在风险:物理伤害与误食异物
物理窒息风险:部分软泥玩具(如起泡胶)拉伸后会形成薄膜,或含有细小的装饰颗粒、亮片等配件。年幼的孩子可能会将这些部件放入口中,若误吸入气管,可能引发窒息;细小配件还可能卡在食道中,造成消化道梗阻。
细菌滋生隐患:软泥玩具质地柔软,容易沾染灰尘、汗液,且常被多人触摸(如幼儿园小朋友互相分享),若清洁不及时,会成为细菌滋生的 “温床”。孩子玩耍后若未洗手,可能导致细菌入口,引发肠胃炎等消化道疾病。
三、数据触目惊心:超标问题普遍存在
硼砂的毒性远超很多家长的认知,而软泥玩具中硼含量超标的问题,比想象中更严重。2025年,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的软泥玩具比较试验结果显示,本次检测的17款软泥玩具(涵盖水晶泥、超轻黏土等主流品类)中,有16款都检出了硼元素,其中13款硼元素迁移量超过国家推荐性标准《消费品中重点化学物质使用控制指南》(GB/T 39498-2020)规定的 “≤300毫克/千克”要求,超标率高达 76.5%。
细分来看,7款水晶泥产品的硼元素迁移量全部不符合标准要求,不符合率为100%;10款超轻黏土中也有6款不达标,涉及晨光、得力、培培乐等知名品牌。更令人担忧的是,央视财经记者曾将四款热销的自制软泥成型水送检,结果显示所有产品均超标,其中 “泥泥特工” 成型水硼迁移量达2527毫克/千克,超标准8倍多;另有一款产品更是高达5712毫克/千克,超标19倍!除了硼含量问题,深圳市消委会的检测还发现,有4款软泥玩具的防腐剂含量超过相关标准要求,进一步增加了健康风险。
为何商家明知硼砂有害,还执意添加?成都某软泥玩具批发市场的店家道出实情:硼砂是让软泥达到理想质感(如柔软、有弹性、不易开裂)的关键材料,且成本较低,为追求效果和利润,多数厂家会超量添加。由于硼含量超标无法通过检测,拿不到合格报告,他们便通过不标注成分、虚构厂名厂址、造假质检报告等方式逃避监管。山东一家生产商负责人甚至直言,为躲监管,不仅用假公司名,还会在送检时提供低硼砂含量的样品,日常销售的则是超标产品,完全不顾及孩子的健康。
四、全方位预防措施:为孩子筑起 “安全防线”
面对软泥玩具市场的乱象和多重危害,结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消费提示及各地检测数据,家长需从 “选购、使用、应急” 三个维度做好预防,同时推动多方协作,减少风险:
1. 选购环节:精准避开 “毒玩具”
严查 “三标一证”:购买时务必仔细检查包装,确认是否标注完整的厂名、厂址、生产日期,是否有质量合格证,以及清晰的成分表(重点看是否含硼砂)和硼元素迁移量(需符合≤300毫克/千克标准)。参考深圳市消委会的检测结果,即便知名品牌也可能存在超标问题,切勿仅凭品牌知名度判断,缺少任何一项信息的 “三无” 产品,坚决不买。
警惕 “低价陷阱”:过于低廉的软泥玩具,往往通过缩减材料成本、添加超标硼砂降低价格,风险极高。优先选择正规品牌、价格合理的产品,可通过官方旗舰店、大型商超等正规渠道购买,避免从无资质的小摊贩、非官方网店选购。
拒绝 “自制套装”:结合央视财经的调查,自制软泥套装中的 “成型水”“硼砂粉” 等材料,成分透明度低,且多数未经过安全检测。即便商家宣称 “安全无毒”,也无法保证剂量合规,建议让孩子远离此类产品,避免自行调配时接触高纯度硼砂。
2. 使用环节:减少接触风险
全程监督玩耍:孩子玩耍软泥玩具时,家长需在旁看护,严禁孩子啃咬玩具、将玩具部件放入口中;提醒孩子不要用玩过软泥的手揉眼睛、摸口鼻。参考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提示,建议将玩耍时间控制在每次30分钟以内,避免长时间接触。
做好清洁防护:玩耍前,确保孩子双手清洁干燥;玩耍后,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必要时可使用儿童洗手液;玩具使用后及时放入密封盒,避免暴露在空气中沾染灰尘和细菌,且定期用清水冲洗玩具表面(仅限可水洗的合规产品)。
控制玩耍环境:若软泥玩具气味刺鼻,需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玩耍,避免在密闭空间(如卧室、车内)长时间使用,减少刺激性气体吸入;不要让孩子将玩具带到床上、沙发等休息区域,防止玩具碎屑沾染衣物和被褥。
3. 应急处理:遭遇危险及时应对
误食后的急救:若发现孩子误食软泥玩具或硼砂水,无论摄入量多少,都需立即催吐(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孩子咽喉部),并尽快送往医院就诊,同时带上玩具包装或剩余材料,方便医生根据成分(如硼砂含量)判断毒素类型,及时针对性治疗。
皮肤过敏的处理:若孩子接触软泥后出现皮肤发红、瘙痒等过敏症状,立即停止使用玩具,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若症状较轻,可涂抹儿童专用抗过敏药膏;若出现皮疹扩散、肿胀等情况,及时就医。
呼吸道不适的处理:若孩子因吸入玩具气味出现咳嗽、喉咙痛等症状,立即带孩子前往空气新鲜的地方,多喝温水;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到医院呼吸科检查。
五、安全玩具替代方案:让孩子玩得开心又放心
与其在软泥玩具的 “安全雷区” 中谨慎试探,不如为孩子选择兼具趣味性、教育性和安全性的替代玩具,既能满足孩子动手、探索的需求,又能规避健康风险。以下按年龄段推荐合适的玩具:
0-3岁幼儿:侧重安全与感官发育
可啃咬硅胶积木:选用食品级硅胶材质,柔软无棱角,即使孩子啃咬也无安全隐患,积木上的凹凸纹理还能刺激宝宝触觉发育,帮助认知形状、颜色。
布艺安抚玩偶 / 布书:采用纯棉或有机棉面料,可机洗易清洁,避免细菌滋生;布书图案丰富,能引导宝宝认识事物,培养阅读兴趣,且不会划伤宝宝娇嫩皮肤。
木质敲击玩具:选择无漆或环保水性漆的实木玩具,比如敲击木琴、木质敲球台,边缘经过精细打磨,无毛刺,既能锻炼宝宝手部力量和手眼协调能力,天然材质也更安全。
3-6岁儿童:侧重动手能力与创造力
大颗粒积木:大颗粒设计避免孩子误吞,材质为食品级ABS塑料,耐高温、无异味,可自由拼接出各种造型,培养孩子空间思维和创造力,且多数品牌通过国际玩具安全标准检测(如欧盟CE、美国ASTM)。
水溶性儿童绘画套装:包括可水洗蜡笔、水彩笔和无毒画纸,颜料附着力弱,沾到皮肤或衣物后用清水即可洗净,不会刺激孩子皮肤;绘画过程能释放孩子的想象力,且无需担心误食颜料的风险(建议家长仍需看护)。
6岁以上儿童:侧重探索与思维提升
科学实验套装(儿童安全版):比如 “水培植物观察套装”“简易电路积木”,材料经过安全认证,实验过程无需接触有毒化学物质,能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了解科学原理,培养探索精神,且配套说明书详细易懂,家长可陪同完成。
木质拼图/立体拼图:选用多层椴木夹板,环保油墨印刷,图案涵盖自然、建筑、动物等主题,拼图块边缘光滑,拼接完成后可作为摆件,既能锻炼孩子逻辑思维和耐心,又能提升审美能力。
户外玩具(跳绳、飞盘、沙包等):飞盘为软质EVA材质,重量轻、不易伤人;沙包填充物为无毒玉米粒或布料,既能让孩子走出室内、锻炼身体,又能避免室内玩具可能带来的化学物质接触风险。
选择玩具时,除了关注材质和安全性,还需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符合孩子天性的玩具,才能让他们在玩耍中收获快乐与成长,这也是安全玩具的核心意义。
只有家长提高警惕、做好防护,监管部门重拳出击、强化整治,商家坚守底线、合规生产,同时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安全玩具,才能让孩子们真正远离软泥玩具的多重伤害,让玩耍回归纯粹与安全,让孩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来源:什么值得买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