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这10则金句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3 22:51 1

摘要:“人生”二字,道尽生命的厚重。“勤”字拆解为“堇”与“力”,本义是手持农具在田间劳作,引申为持续付出。“索”是探索、追寻,“获”则是收获成果。全句直译即:人活于世,应当像农人耕耘般勤勉,若不主动探寻,何来收成? 张衡发明地动仪时,曾面对“难而无用”的质疑,他以

1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后汉书·张衡列传》

“人生”二字,道尽生命的厚重。“勤”字拆解为“堇”与“力”,本义是手持农具在田间劳作,引申为持续付出。“索”是探索、追寻,“获”则是收获成果。全句直译即:人活于世,应当像农人耕耘般勤勉,若不主动探寻,何来收成? 张衡发明地动仪时,曾面对“难而无用”的质疑,他以“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回应。汉代王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张衡之语互为注脚。如今“躺平”论调盛行,但袁隆平田间躬耕六十载、航天人攻克技术封锁的事例证明:所有收获都始于踮脚的张望,成于俯身的耕耘。

2

交浅而言深者,愚也。——《后汉书·崔骃列传》

“交浅”指交情尚浅,“言深”是倾诉隐秘,“愚”即不明智。字面是说:与相识不久的人推心置腹,实为不智之举。 社交如烹茶,火候不足则寡淡,过猛则苦涩。战国时苏秦与张仪同窗,初交时各自保留锋芒,终成刎颈之交。苏轼说“交浅言深,君子所戒”,并非教人虚伪,而是强调边界感。职场中过早暴露短板易被利用,生活里贸然交心可能换来背叛。正如刺猬取暖,保持分寸才能既避伤害又得温暖。情谊如陈年普洱,需时间慢慢浸润,急火烹煮只会破坏本味。

3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桓谭冯衍列传》

“取”是获取,“与”为给予。世人皆懂索取是收获,却不知给予同样能创造价值。 桓谭此语颇有老子“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的辩证味道。汉代张骞通西域,以丝绸换取和平,看似“吃亏”,实则开辟了千年商路。敦煌壁画中“割肉贸鸽”的故事,亦诠释了“舍”与“得”的哲学。历史上光武帝刘秀将缴获的珍宝全部分赏将士,终成帝业。给予不是失去,而是播种信任的种子,待其生根发芽,自有果实回报。

4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贫贱之知”指困境中的挚友,“糟糠之妻”喻共患难的妻子,“下堂”即休弃。全句意为:发达后不可忘记贫贱时的朋友,不可抛弃同甘共苦的妻子。宋弘面对光武帝“贵易交,富易妻”的试探,以“糟糠之妻不下堂”作答,成就千古佳话。战国时管仲与鲍叔牙的友情,正是“贫贱之交”的典范——管仲多次临阵脱逃,鲍叔牙仍理解其苦衷。情义是抵御功利的铠甲。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此具体化为对初心的坚守。当物质至上的浪潮席卷社会,这份对旧情的珍视,弥足珍贵。

5

知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后汉书·朱冯虞郑周列传》

“知”通“智”,指智慧;“顺时”即顺应时势;“逆理”则是违背规律。全句可解为:智者善于把握时代脉搏谋划布局,愚人却总逆势而行,最终一事无成。 朱浮以光武帝刘秀为例,他在绿林赤眉起义时审时度势,先隐忍积蓄力量,后以“柔道治国”开创光武中兴。战国商鞅变法“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正是顺时而谋的经典故事。马云1999年创立阿里巴巴,任正非常年投入芯片研发,皆是看清趋势后的果断抉择。正如《孙子兵法》所言“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顺应时代潮流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像冲浪者般在浪尖保持平衡,既借风力又不失方向。

6

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后汉书·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

“善人”指品德端正之人,“嘉训”即良言教诲;“恶人”指行为不端者,“邪情”谓不良习气。字面意为:与君子相交,每日受其熏陶;与小人厮混,渐染恶习。 杨震以“四知拒金”闻名,其择友观如明镜照人。孟母三迁、管鲍之交,皆证明环境塑造人格。明代王阳明在龙场驿与苗民相处,终悟心学。选择与谁同行,往往决定能走多远。

7

愿人之相美,不乐人之相伤。——《后汉书·郑孔荀列传》

“相美”即相互成就,“相伤”指彼此伤害。全句表达了孔融对和谐社会的期许:希望人们以善相待,而非互相倾轧。 此句与墨子“兼相爱,交相利”颇有相通之处。汉代“文景之治”推行“与民休息”政策,正是“相美”的治国实践。诋毁他人如同在镜上抹黑,唯有互相映照,方能成就更广阔的天地。

8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马援传》

“丈夫”指大丈夫,“穷”谓处境困窘,“老”指年老体衰。全句意为:有志之士在逆境中更需坚韧,即便年迈也要保持豪迈气概。 马援六十二岁请缨西征,留下“马革裹尸”的千古誓言。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担当,皆与此句共鸣。敦煌女儿樊锦诗,守护莫高窟四十载,退休后仍推动数字敦煌工程;褚时健七十四岁承包荒山种橙子,缔造“褚橙”传奇。年龄不是设限的理由,正如戈壁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真正的志向永远鲜活。

9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精诚”指至诚之心,“加”是施加,“金石”喻坚硬之物。全句是说:只要心意至诚,再艰难的困境也能突破。 李广“射石搏虎”的传说,赋予此句生动注脚。张骞凿空西域,十三年持节不屈,终通丝绸之路;常书鸿在战火中守护敦煌,用生命诠释“精诚”。诚如《庄子》所言:“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唯有坚守方能穿透岁月迷雾。

10

建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岑彭传》

“建大事”指成就伟业,“忌”是计较,“小怨”即细微嫌隙。全句大意是说,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不能因个人恩怨而裹足不前。 光武帝刘秀不计前嫌重用朱鲔,终成帝业;唐太宗李世民纳谏魏征,开创贞观之治。“归义军”的故事中,张议潮联合各民族势力驱逐吐蕃,体现“不忌小怨”的政治智慧。格局决定结局,正如“舍身饲虎”故事,真正的大勇在于超越个人得失,拥抱更广阔的天地。

来源:小学快乐课堂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