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资讯:水稻插秧后真的必须打药吗?别被骗了,老农告诉你几招,省很多钱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0 12:22 1

摘要:农资店的直播一个接一个,各种卖药的喊得震天响,说什么不及时打药就要减产绝收,搞得人心惶惶。

最近正值水稻生长关键时期,我看到很多种植户都在着急一个问题:到底要不要打药?

农资店的直播一个接一个,各种卖药的喊得震天响,说什么不及时打药就要减产绝收,搞得人心惶惶。

我只想说一句:别信这些鬼话!特别是水稻沟头时期,让你打药的都是想赚你钱的!

水稻沟头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特点?

水稻沟头,指的是水稻插秧后到分蘖前这段时期。

具体来说就是从插秧后的幼苗期开始,到植株开始分蘖的这个阶段。

这个时期的水稻植株比较弱小,根系也不发达,正处于适应田环境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水稻有几个明显特点。

首先是生长速度较慢,植株把主要精力放在扎根上,地上部分生长不明显。

其次是抗逆性较差,因为植株幼嫩,对外界环境变化比较敏感。

最后是病虫害发生率相对较低,因为很多病虫害的发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和植株发育阶段。

从农业专业角度来说,这个时期的水稻就像刚出生的婴儿,需要的是适宜的生长环境,而不是大量用药。

强行在这个阶段使用农药,就像给新生儿喂补药,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为什么水稻沟头期不要打药?

水稻沟头期不打药是有科学依据的。

这个时期病虫害发生率本来就很低,根本没必要用药。

根据农业研究,插秧后30-80天才是一些主要病害的发生时期,特别是45-60天这个阶段。沟头期还早得很。

提前用药完全是浪费。

农药都有有效期,现在用了等真正需要的时候药效早就过了。

这就像冬天就准备好夏天的衣服,等到真需要的时候反而用不上。

此外,过早用药会破坏田间生态平衡,把有益昆虫也杀死了,等病虫害真来的时候反而没有天敌来控制。

水稻在这个阶段,是要培育健壮植株,而不是依赖药物。

健壮的植株自身就有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如果一味依赖药物,就像总是靠吃药维持健康的人,体质反而越来越差。

好的种植户都知道,培育健壮植株比事后打药重要得多。

从经济角度算笔账就更明显了。

一次打药的成本包括药剂钱、人工钱,还有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如果没必要打药,这些钱就纯属白扔。

种植成本就是这么一点一点增加起来的。

网友为什么觉得这个时期应该要打药?

很多人看到刚插下去的秧苗显得特别弱小,叶子泛黄,生长缓慢,就误以为需要用药来提苗助长。

这种担心纯属多余,水稻插秧后本来就有个适应恢复期,就像人动了手术需要静养一样,这时候乱用药反而添乱。

秧苗返青需要时间,不能心急。

有人轻信农资店说的“预防为主”,以为提早打药就能万无一失。

预防是没错,但得看预防什么。

沟头期根本没什么病虫害,预防纯属无的放矢。

这就好比冬天预防中暑,完全搞错了季节。

真正的预防应该是在病虫害发生前适时用药,而不是盲目提早。

不少种植户看邻居打药了,自己就怕落后,赶紧跟着打。

这种从众心理最要不得。

每块田的土质、品种、插秧时间都不同,病虫害发生情况也不可能一样。

别人打药可能是因为他家田里确实有问题,你家田里可能根本没事。

盲目跟风打药就是白白浪费钱。

最多人担心的是万一现在不打药,后期病虫害爆发就来不及了。

这种焦虑完全是农资商刻意制造出来的。

水稻主要病虫害如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等,其发生盛期都在插秧后30天以后,特别是45-60天这个阶段。

沟头期距离危险期还早得很,完全来得及观察和防治。

商家利用农户害怕的心理,疯狂割韭菜

农资商会特意选择在沟头期这个时间点,在短视频平台开直播卖药。

直播画面里会展示各种恐怖的病虫害图片,把水稻说得不马上打药就要死光似的。

其实很多图片都是从网上下载的严重病例,根本不是本地当前会发生的病虫害。

他们就是利用视觉冲击制造恐慌。

这些主播往往穿着白大褂,自称“农艺师”、“技术老师”,说话一套一套的,其实很多都是背好的销售话术。

他们会把简单的种植问题说得特别复杂,让你觉得自己不懂技术,必须依靠他们的产品和指导。

更黑心的是推荐一些根本用不着的药,或者把几种药搭配成“套餐”销售。

比如让你同时买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说这是“三位一体综合防治”。

实际上沟头期根本不需要这么多药,这种搭配纯粹是为了提高客单价,多赚钱。

还有的商家会搞“限时优惠”,说今天下单送喷雾器,明天就没有了。

或者搞“买十送一”的活动,诱使你大量囤货。

等你发现根本用不上这些药时,钱早就进了他们的口袋。

最可恶的是明知这个时候不需要打药,却还昧着良心推销。

农药也是药,是药三分毒,乱用不仅浪费钱,还可能造成药害、环境污染、农药残留。

为了赚钱而教人乱用药,这种缺德事都干得出来。

水稻沟头时期不买药不施药,一亩地至少能省下八十到一百二十元。

这笔钱包括药剂成本五十到七十元,人工喷洒费用三十到五十元。

全省下来的都是纯利润,够买两袋优质肥料或者支付半个月的田间管理人工费。

整个生长周期类似这样的无效用药能省下三到五次,累计节省金额相当可观。

记住,每少打一次不必要的药,就直接增加一次收益,种植效益就是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来源:阿驰的农事乡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