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18日至21日,北京中医药大学社会实践百花岐放重点项目“神农兴医路——湖北兴山中医药科普调研医疗服务团”,走进昭君故里和美兴山。在这片浸润着神农遗风、弥漫着千年药香的土地上,开展中医药医疗帮扶、科普宣讲及基层调研活动,切实为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建设
2025年8月18日至21日,北京中医药大学社会实践百花岐放重点项目“神农兴医路——湖北兴山中医药科普调研医疗服务团”,走进昭君故里和美兴山。在这片浸润着神农遗风、弥漫着千年药香的土地上,开展中医药医疗帮扶、科普宣讲及基层调研活动,切实为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建设贡献积极力量。
中医药调研走基层
实践团首站走进兴山县中医医院,开启基层医疗赋能行动。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形式,调研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发展情况。
访院建言献良策
参观中医药博物馆、针灸科及医养结合中心,根据医院发展规划建言献策,围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特色专科建设等议题提供专业指导,助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授业赋能助医研
开展中医经典讲座(《认识人体的智慧》《AI赋能中医经典病房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捐赠中医经典书籍(《王玉川医学全集》),以经典传承之力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提质增效,彰显高校服务基层、回馈社会的责任担当。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实践团第二站来到兴山县昭君镇中心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以文化浸润的方式,在童心中播撒传统医学种子,助力文化基因代际相传。
捐赠科普读本
捐赠科普书籍(《中医药文化校园普及读本》《陪孩子读》《少儿必读精选金句》),培育青少年中医药文化素养。
参观中草药园
中医药服务下乡镇
实践团第三站抵达兴山县榛子乡卫生院,开展中医乡村行义诊活动,进行中医药服务需求专项调研,用专业行动为基层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中医义诊进深山
通过提供健康咨询与专业诊疗服务,直击山区村民“看病路途远、寻中医更难”的痛点,获得了当地百姓的广泛好评。
问需问计于基层
通过设置临时咨询点发放问卷,系统摸排基层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接受程度、应用现状、现实需求和意见建议,为今后精准优化基层中医药供给提供重要参考。
中医药研学访村医
实践团第四站走进兴山县榛子乡板庙村,走访扎根基层的乡村医生,调研野生药材的种植情况。
8月21日下午,实践团顺利返京,为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画上圆满句点。活动期间,团队深切体会到中医药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实践价值,然而基层在其应用层面,仍面临着理论知识薄弱、专业人才短缺、资源配置失衡、医保支撑乏力等多重挑战,使得中医药优势在基层难以有效发挥,“想用用不好、能用难落地”的现实困境愈发凸显。
据此建议基层中医药发展需立足群众实际需求,结合地域特色制定差异化服务方案;中医药文化传播应注重生活化渗透,尤其要加强青少年启蒙教育;校地协同可搭建长效合作平台,通过人才技术资源的持续输送,推动专业能力提升与社会价值创造同频共振,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意义深远,惠民服务温暖人心,文化浸润培育童心,实践育人铸就初心,这既是对国家中医药振兴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新时代青年服务社会的生动体现。满载着兴山群众的认可与期待,团队成员表示将继续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推动优质中医药资源常态化下沉,让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
以青春实践
绘就时代担当画卷
在磨砺中成大才、担大任
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勇担时代使命
在实践中守纪律、做表率
在深入基层医疗中践行服务精神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