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上海黄浦江畔的心意,跨越2000多公里山河,抵达滇东大山深处的学校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0 23:19 1

摘要:今年教师节前夕,一份来自上海黄浦江畔的心意,跨越2000多公里山河,抵达了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的群山深处:7台崭新的电子白板,10台高效的办公电脑,还有82份饱含关怀的“YOYO能量包”。

今年教师节前夕,一份来自上海黄浦江畔的心意,跨越2000多公里山河,抵达了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的群山深处:7台崭新的电子白板,10台高效的办公电脑,还有82份饱含关怀的“YOYO能量包”。

师宗县素有“帝师故里,楹联之乡”的美誉,而南部的高良乡则藏在滇东连绵的群山中。大山馈赠了这里层叠的绿意与清澈的溪流,却也悄悄筑起屏障,放缓了教育资源流动的脚步。但总有一群人选择扎根于此,在三尺讲台前站成永恒的守望。

教师节来临之际,师宗县高良民族中学的音乐教室内,来自徐汇游戏企业悠星网络的音乐设计师何方与高良民族中学老师李宏雁并肩而立,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音乐互动课。“通过能量包的补给,老师们把更多知识传播给学生,这份心意就很值了。” 师宗县委常委、副县长沈思聪说。

总要有人回来,带领更多人眺望远方

“山的另一面是什么?”这个问题,曾萦绕在高良民族中学老师项金红年少时仰望峰峦的心头。如今,他已从追寻答案的少年,转身成为为家乡高良民族中学的孩子们描绘答案的人。

“又回到了曾经要眺望远方的地方,只不过现在我正带领更多人眺望远方。”项金红说,这种被需要的感觉,是家乡对他的召唤,总需要有人回来。“00后”的他活力四射,课上是认真的严师,课下则是能和学生打成一片的大哥哥。他总想把山外的世界搬进校园里——视频网站上生动的科普动画、名校名师的公开课,甚至是一部励志电影,“我想让他们真切地看见,读书能通向多么辽阔的地方。”

但现实总有些骨感——手机屏幕太小,后排同学伸长脖子也看不清;放段视频,网络卡得让人着急。有限的电子设备成了他连接山外世界的“拦路虎”。如今,企业捐赠的电子白板立在了教室前方,项金红点开一段云南大学的校园纪录片,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的图书馆、实验室……

戈勒完小是云南省师宗县高良乡的一所小学,身为校长和美术老师的马金昆,十几年前从大山中走出来,又毅然回到大山里,成为86名留守儿童的“校园爸爸”。马金昆曾在2018年赴上海参加培训。培训间隙,他用手机记录下东方明珠的璀璨与外滩的繁华。归来后,他将这些照片制作成一个PPT,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遥望山外的窗。为了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多听些新鲜事,他成了“故事大王”,一堂课下来,喉咙常常干涩如灼。长期用嗓过度,声带结节成了他和同事们的“勋章”。

“学校里的老师们一开讲,我在操场那头就能辨出是谁——嗓音沙哑得各具特色。”马金昆笑着打趣。这次收到的“YOYO能量包”中,无线扩音器成了他的“新声带”。同时,有了更好用的电脑助力,那些来自远方的影像也被更妥帖地珍藏。

悉心培育的种子,已成长为并肩的同仁

在日复一日的坚守里,这些扎根大山的老师们收获的回响,并非喧嚣的掌声,而是那些悄然点亮心房的细微瞬间:抽屉里悄悄塞满的润喉糖与稚拙可爱的手工贺卡;办公桌上永远带着山野气息的新鲜野果;或是门边不知何时静静躺下的一束沾着晨露的野花……

初至高良民族中学任教时,彭雪娇也曾因群山的阻隔感到孤独,直到她发现了孩子们和她一样对排球怀揣着纯粹的热爱。没有现成的场地,校长便领着她和孩子们亲手设计出一个排球场。戈勒完小的总务老师代冬梅,无形中早已成了女孩们依赖的“妈妈”。山里的女孩们头发长了,奶奶们梳不出的麻花辫、马尾辫等花样,她便细细学着如何编成。清晨,教室门口常排起小小的队伍。

每年的教师节,老师们的办公桌总会被“惊喜”悄然装点:三年级的孩子用草稿纸笨拙却认真地折成小花;四年级的孩子悄悄将家里的芒果、橘子放在桌角。

在高良民族中学,执教乡村教育已36载的许振非,依然步履轻快地穿行于晨读与晚课之间。他的坚守,深植于一个朴素却震撼的瞬间。一次家访,他在一名留守儿童家斑驳的墙壁上,意外地看到了自己的照片。

孩子的奶奶告诉他:“孩子说,长大了要像你一样教书。”许振非微笑着,目光投向窗外在伏案备课的年轻教师,“这或许就是老话说的‘种子’吧——用心种下一点什么,岁月自会让它生根发芽。”如今,他当年悉心培育的“种子”,已成长为讲台上并肩的同仁,与他一道,将这份希望的火种,一代代地传递下去。

跨越2000多公里,让老师的坚守更从容

这些扎根乡村的老师对于“清晰画面”与“温暖声音”的需要,在高良乡的校园里不是个例。今年六月,悠星网络的调研团队来到师宗县高良乡,真切触摸到了乡村教育最真实的肌理:电子白板老化,屏幕时常陷入黑暗;戈勒完小8名教师,共用一台反应迟缓的笔记本电脑;扩音设备修了又坏,不少老师的办公桌上,静静躺着“退役”的旧扩音器;雨季山路泥泞,老师们背负书本穿行,背包内总要细心地裹上一层防水塑料袋……

“正是基于这份深切的感受和老师们实实在在的需求,我们决定发起‘老师能量补给计划’。”悠星网络党支部书记秦斯尧在捐赠仪式上说,“作为来自上海徐汇的企业,我们所能做的,仅仅是尽一份绵薄之力,为他们分担些许肩头的重负。我们更希望它能像一粒种子,吸引更多人关注到这里,让更多力量汇聚到乡村教育发展的事业中。”

师宗县委常委、副县长沈思聪表示,沪滇协作今年刚好30周年,希望在更多社会爱心企业的支持下,能有更多的公益资源赋能当地教育发展。

来源:周到客户端

相关推荐